“有谁想过管理的世界观是什么?中国的EMBA教育何以越来越庸俗化?”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在接受南方某报采访时感慨地说,国内许多EMBA项目已经沦为富人交友、喝酒的俱乐部,逐渐偏离教育本质。宋华表示,目前国内EMBA教学体系必须改变,管理者们需要的是全面的知识观,社区导向价值观需要补课。
价值观教育薄弱 管理者需补课
宋华告诉记者,世界著名工商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一直在大声疾呼“现行的EMBA教不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和领导”。自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在进行EMBA课程的创新,希望通过CMPM教育塑造真正有价值、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领导者,以引领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正确航向。
这几年EMBA教育过于强调了管理层面的培训,教育功利化,而没有使命感、价值观的企业家无法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国内企业家在商业模式探讨上表现不错,社会关系处理更加出色,但这些不是充分条件。“明茨伯格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为什么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还很难立足,就是缺乏社区导向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价值观上的问题。反过来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问题。”原因很简单。
宋华说,今天我们提供的MBA和EMBA教育体系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有些捉襟见肘了。拿一个培训对象来说——中国民企一代和二代创业者,早20年的MBA教育,使“民企一代”在战略、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的决策能力得到了跃升。但现在形势变了,针对二代企业者的教育,可能更要侧重于全局性、知识性、全球性,以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规则。
传统哈佛style的功能性教育,忽略了全面知识观的建立。全面的知识观是指管理者不仅需要经济和管理,更需要历史、人文、法律等多元素,相互交织。宋华表示:“目前国内EMBA教学体系必须改变,按照现有模式,学员很难担当企业领袖的重任。EMBA教育启动十几年来,管理者们接受的教育过于强化了功能性。时移境迁,价值观教育薄弱的问题凸显,管理者们需要的是全面的知识观,社区导向价值观需要补课。”
价值观教育薄弱 管理者需补课
宋华告诉记者,世界著名工商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一直在大声疾呼“现行的EMBA教不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和领导”。自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在进行EMBA课程的创新,希望通过CMPM教育塑造真正有价值、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领导者,以引领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正确航向。
这几年EMBA教育过于强调了管理层面的培训,教育功利化,而没有使命感、价值观的企业家无法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国内企业家在商业模式探讨上表现不错,社会关系处理更加出色,但这些不是充分条件。“明茨伯格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为什么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还很难立足,就是缺乏社区导向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价值观上的问题。反过来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问题。”原因很简单。
宋华说,今天我们提供的MBA和EMBA教育体系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有些捉襟见肘了。拿一个培训对象来说——中国民企一代和二代创业者,早20年的MBA教育,使“民企一代”在战略、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的决策能力得到了跃升。但现在形势变了,针对二代企业者的教育,可能更要侧重于全局性、知识性、全球性,以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规则。
传统哈佛style的功能性教育,忽略了全面知识观的建立。全面的知识观是指管理者不仅需要经济和管理,更需要历史、人文、法律等多元素,相互交织。宋华表示:“目前国内EMBA教学体系必须改变,按照现有模式,学员很难担当企业领袖的重任。EMBA教育启动十几年来,管理者们接受的教育过于强化了功能性。时移境迁,价值观教育薄弱的问题凸显,管理者们需要的是全面的知识观,社区导向价值观需要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