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那会,有位理财很厉害的朋友,在北京2008年前就买入了7、8套房,以至于到了2008年之后,房价猛涨的情况下,他把其中几套房子租出去,每月收到的房租竟然几倍于他已经不菲的工资。那会闲聊,便说:想发财不能靠工作。
工作这么几年,因为工作的性质,看很多企业,接触很多企业家,于是很多时候有了其他职业不常有的机会,在和企业家打交道沟通的过程中,站在企业家角度看财富,再结合自身作为一个普通职员看财富的思路,很多思路在本书中找到了共鸣。
1、积极的财富观。我和我很多同学,都是沿着作者的穷爸爸设定的路径,一路做绩优生,最后拿到了一份社会很认可的学历,但是这个过程中,对于财富的概念并不明确。在毕业那会,觉得能拿到一年十万的offer,简直就是心满意足了。这也真是应征了作者那句话: So many talented people are underpaid。进入社会才发现,这个理想其实对比我们曾经在学业中付出的辛劳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其实饶了一个大圈,想着做有素质的人才,找一份光鲜的职业,赚一份不错的工资,但是归根结底,落脚点还是一份好的收入。如果直接把才华和精力放在赚钱这个目标上,寻找最直接的路径前进可能速度早已不一样。我的几位同学这事儿明白的很早,上学时候直接了当捣鼓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现在已经在实现财富自由的路上了。
2、工作不能产生财富。所谓的工作不能产生财富,是相对的。工作不能给劳动者与其实际创造价值相匹配的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做过很精辟的解释,劳动者出售的是无差别的劳动,但是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远低于一般劳动的实际价值,由此剥削了劳动者剩余价值。抛开观点的阶级性,在实际公司运作中上述理论也是成立的,如果劳动者不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价值,公司为什么还要雇佣这些人?即便是那些收入较高的职业,比如律师、医生、投行,他们获得更高收入是因为他们具备一些难于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相对于他们创造的价值,也是相对低的。
因此,如何对自己劳动正确定价,获取自己全部付出的应有回报?
作者的观点是要Mind your own business,鼓励人们投入精力做有利于自己财富增长的事情,比如开公司,做实业投资、金融投资等。这些方式未必适合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态,但是这个观点很重要:工作会让人陷入rat race,生活进入付账单养家糊口的循环。
3、正确的消费观。作者说人都是有欲望的,因为贪婪所以要工作,满足物欲,但是物质满足只能是暂时的,胃口会越来越大,所以想要更多。我认为这是对人性的精准阐述。问题是,穷人和富人消费有什么区别?还是拿我那个同事举例,他出国旅游一趟,花费了四十余万在购物上面,这在北京已经足够三到四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了,但是对于他来说并无负担,他的房租以及购买金融资产带来的收益,可比这多多了,于是在同一年,他又张罗着给自己换了一辆豪车。我还认识一些刚毕业一两年的姑娘,省吃俭用两三个月,就是为了给自己买一个LV的包,然后过地铁都不愿放在安检的机器上怕弄脏了。这就是富人和穷人消费的区别:富人不用考虑对自己财务状况造成的影响,穷人反而反其道行之,购买奢侈品等来营造自己购买力的假象。再换一个角度想想,不是二代的话,谁都有穷的时候,这个时候,多积攒一些金钱,用于投资,不论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或者去购买房产或金融产品,而不是用于消费,十年之后,结果完全是两样。消费的产品在物理上可能早就灭失了,带来的愉悦早已过去,如果投资,这时候可能就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财富了。
4、放弃寻找安全职业的错觉。当然,作者说的是万恶的资本主义,没有公司能万古长青基业长存,也没有公司能保证哪天不让你走人。本次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又把这些故事重新温习了一遍: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工人,英国伦敦金融城的投行家、中国深圳的产业工人们......最尴尬的事实是,也许在一个企业奉献了青春,不再年轻,某天发现从事的职位变成了夕阳行业没了饭碗,这个时候不得不从头做起,和20岁毕业的毛头小子们一起竞争。
在中国,当然有特殊情况,公务员和国企有编制的员工目前看来还是很安全的。但是,安全感永远不能让别人给,在干事业和谈感情上这点是共通的。别人给的安全感,永远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5、人富钱生钱。在中国,资本的回报率可比人“贵”多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工作勤奋的年轻人,在一线城市一年能有20万的收入,算得上是不错了。如果考虑一下家庭为了养育这个年轻人所花费的巨量金钱,这个收入的回报真不高。但是金融资产,一年取得10%的回报只能算稀疏平常。富人的资产量大,也可以接触到很多普通人接触不到或不留意的渠道,为自己的资本寻找到迅速增值的通道。举个例子来说,北京的一些双语幼儿园,毛利可以达到50%以上。
6、获取财富是为别人创造价值。获取财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别人创造价值的过程。通俗来说,就是作出一个财富 蛋糕来,既然你有本事做出这么一个蛋糕,自然有权利分取其中一部分。
人穷是一种观念,时刻想的是“我不能做这个”、“我不能做那个”,正是这些自我施加的桎梏,彻底束缚了一个人追求财富的能力,在中国这个社会,有很多不自由,但是唯独对追求财富,真的没有那么多“不能”的限制,把这些“不能”替换掉,时刻想想“我怎么能做成这个”、“我怎么能做成那个”。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和行动者。物质上的富裕,本源来自于思想上的深刻、精神上的丰富和意志的鉴定。
工作这么几年,因为工作的性质,看很多企业,接触很多企业家,于是很多时候有了其他职业不常有的机会,在和企业家打交道沟通的过程中,站在企业家角度看财富,再结合自身作为一个普通职员看财富的思路,很多思路在本书中找到了共鸣。
1、积极的财富观。我和我很多同学,都是沿着作者的穷爸爸设定的路径,一路做绩优生,最后拿到了一份社会很认可的学历,但是这个过程中,对于财富的概念并不明确。在毕业那会,觉得能拿到一年十万的offer,简直就是心满意足了。这也真是应征了作者那句话: So many talented people are underpaid。进入社会才发现,这个理想其实对比我们曾经在学业中付出的辛劳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其实饶了一个大圈,想着做有素质的人才,找一份光鲜的职业,赚一份不错的工资,但是归根结底,落脚点还是一份好的收入。如果直接把才华和精力放在赚钱这个目标上,寻找最直接的路径前进可能速度早已不一样。我的几位同学这事儿明白的很早,上学时候直接了当捣鼓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现在已经在实现财富自由的路上了。
2、工作不能产生财富。所谓的工作不能产生财富,是相对的。工作不能给劳动者与其实际创造价值相匹配的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做过很精辟的解释,劳动者出售的是无差别的劳动,但是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远低于一般劳动的实际价值,由此剥削了劳动者剩余价值。抛开观点的阶级性,在实际公司运作中上述理论也是成立的,如果劳动者不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价值,公司为什么还要雇佣这些人?即便是那些收入较高的职业,比如律师、医生、投行,他们获得更高收入是因为他们具备一些难于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相对于他们创造的价值,也是相对低的。
因此,如何对自己劳动正确定价,获取自己全部付出的应有回报?
作者的观点是要Mind your own business,鼓励人们投入精力做有利于自己财富增长的事情,比如开公司,做实业投资、金融投资等。这些方式未必适合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态,但是这个观点很重要:工作会让人陷入rat race,生活进入付账单养家糊口的循环。
3、正确的消费观。作者说人都是有欲望的,因为贪婪所以要工作,满足物欲,但是物质满足只能是暂时的,胃口会越来越大,所以想要更多。我认为这是对人性的精准阐述。问题是,穷人和富人消费有什么区别?还是拿我那个同事举例,他出国旅游一趟,花费了四十余万在购物上面,这在北京已经足够三到四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了,但是对于他来说并无负担,他的房租以及购买金融资产带来的收益,可比这多多了,于是在同一年,他又张罗着给自己换了一辆豪车。我还认识一些刚毕业一两年的姑娘,省吃俭用两三个月,就是为了给自己买一个LV的包,然后过地铁都不愿放在安检的机器上怕弄脏了。这就是富人和穷人消费的区别:富人不用考虑对自己财务状况造成的影响,穷人反而反其道行之,购买奢侈品等来营造自己购买力的假象。再换一个角度想想,不是二代的话,谁都有穷的时候,这个时候,多积攒一些金钱,用于投资,不论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或者去购买房产或金融产品,而不是用于消费,十年之后,结果完全是两样。消费的产品在物理上可能早就灭失了,带来的愉悦早已过去,如果投资,这时候可能就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财富了。
4、放弃寻找安全职业的错觉。当然,作者说的是万恶的资本主义,没有公司能万古长青基业长存,也没有公司能保证哪天不让你走人。本次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又把这些故事重新温习了一遍: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工人,英国伦敦金融城的投行家、中国深圳的产业工人们......最尴尬的事实是,也许在一个企业奉献了青春,不再年轻,某天发现从事的职位变成了夕阳行业没了饭碗,这个时候不得不从头做起,和20岁毕业的毛头小子们一起竞争。
在中国,当然有特殊情况,公务员和国企有编制的员工目前看来还是很安全的。但是,安全感永远不能让别人给,在干事业和谈感情上这点是共通的。别人给的安全感,永远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5、人富钱生钱。在中国,资本的回报率可比人“贵”多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工作勤奋的年轻人,在一线城市一年能有20万的收入,算得上是不错了。如果考虑一下家庭为了养育这个年轻人所花费的巨量金钱,这个收入的回报真不高。但是金融资产,一年取得10%的回报只能算稀疏平常。富人的资产量大,也可以接触到很多普通人接触不到或不留意的渠道,为自己的资本寻找到迅速增值的通道。举个例子来说,北京的一些双语幼儿园,毛利可以达到50%以上。
6、获取财富是为别人创造价值。获取财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别人创造价值的过程。通俗来说,就是作出一个财富 蛋糕来,既然你有本事做出这么一个蛋糕,自然有权利分取其中一部分。
人穷是一种观念,时刻想的是“我不能做这个”、“我不能做那个”,正是这些自我施加的桎梏,彻底束缚了一个人追求财富的能力,在中国这个社会,有很多不自由,但是唯独对追求财富,真的没有那么多“不能”的限制,把这些“不能”替换掉,时刻想想“我怎么能做成这个”、“我怎么能做成那个”。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和行动者。物质上的富裕,本源来自于思想上的深刻、精神上的丰富和意志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