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67,449贴子:14,632,092
  • 15回复贴,共1

来聊天,欢迎指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儿在u17看到一个叫《君思故乡明》的漫画,有一些感触,来这里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望不吝赐教。当然来秀素质我也欢迎,也接受。
先说说对汉服的印象,当然这认识只是个人的看法,不会完全正确。
我小时候是没听说过“汉服”这个概念的,小时候只知道我们国家有别于西方的男士西服和女士套装的正式场合礼服是中山装(脱胎于军服)和现代旗袍(脱胎于旧式满族旗袍)。汉族传统服饰只是课本里的宽袍大襟,并无明晰的概念。
大学的时候在网上看过新闻,知道了有人穿叫做“汉服”的衣服。我对此事的认识是“有那么一群人,喜欢穿古装”,仅此而已,并无留下太深印象。当时并不在意,觉得这只是个人爱好、个人选择,cosplay那一类的爱好。
后来记得就是好像有个代表还是委员来着,说要把“汉服”定为“国服”,当时的反应是“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多,该委员就会扯淡。即使要办这件事,也不是现在,我们国家的人民普遍接受“汉服”了吗?“汉服”什么时候这么有群众基础了?现在提这个时机不对吧?”
再后来就是10年的**游行时候的新闻,当时对这种不尊重他人人身权利的事情很气愤,对这种人的没素质深感不齿,情感上同情汉服妹子。
后来,舆论的情况让我见识到这样一群推广汉服的年轻人:他们有着深重的如祥林嫂一般的受害者心态,变得敏感又严苛。围观的那一段时间,我挺讨厌看到“汉服”两个字的,围绕着这两个字,充满着“你应该怎样怎样……”、“你怎么能怎样怎样……”、“你不能侮辱……”、“你是个……”的强势语境。说实话,这很让人厌烦。我觉得,以弱势的姿态示人,试图挟持他人情感,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暴力。
再然后就是刚刚,我看到了《君思故乡明》,让我进一步认识了汉服的认知基础和推广现状。产生很多想法,想跟推广汉服的朋友们交流一下,稍后仔细谈谈。


IP属地:中国台湾1楼2012-12-07 02:09回复
    关于《君思故乡明》
    脱开“汉服”来讲,这是一部好漫画。作者的叙事、分镜、笔触都属专业级别。但是也看得出来,作者的年龄还是太小,强烈的情绪化构成了他个人风格的一部分,当然,对于创作风格来讲,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代表不好,也不代表我不喜欢。我只是免不了会想,再过二十年这个作者画这个题材,会是什么样子?这也是漫画带给我的一种乐趣啊。不论如何,谢谢作者带来这样一部让人思考的好漫画。 


    IP属地:中国台湾2楼2012-12-07 02:21
    回复
      拿了我的切糕,还不快还我。哼。


      IP属地:西班牙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2-12-07 02:59
      收起回复
        关于“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他的研究绝不是近年兴起的,我们很早就对古代汉服的形制有所研究了解。只是很多年以来,这些璀璨的历史财富散落在历史中,流落在主流社会关注的视野边缘之外。我认为,“汉服”毫无疑问是古装,因为他并不是现在汉民族主体所流行的服装,少数特例并不能证明其对“民族服饰”这一定义而言的传承连续性。虽然是很悲哀的一点,但是不得不承认,对于汉民族来说,“汉服”不再是现在的民族服饰了。为什么近年来出现了所谓“汉服复兴运动”的提法呢?我认为,这是汉民族的年青一代重寻民族符号的结果。
        关于民族主义
        个人的政治倾向是极端排斥民族主义的,我对煽动民族仇恨的行为容忍度很低。但是,我也理解现代年轻人在信仰缺失的年代急于寻找传统归属的行为。他们为自己建立起了一种如前所述的“受害者心态”,急于重拾民族认同、重铸民族自豪。我认为这是汉族大民族主义抬头的表现,这是各个国家在新生代成长期都难以避免的。这与我们这些年正确的民族教育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


        IP属地:中国台湾4楼2012-12-07 03:04
        回复
          为了民族主义是无法避免的,看D怎么做咯。


          IP属地:西班牙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2-12-07 03:19
          收起回复
            哥们儿,建议你喜欢自己喜欢的,这个世界谁下的定论都没有用,谁也不能强迫谁喜欢什么。像那种很极端的,有,有极端喜欢的和极端讨厌的,而跟你呛声的那种你也不能判定是哪一种,谁知道是真马甲还是伪马甲呢? 我也不喜欢那种一上来及给人扣帽子的,如果你是真心喜欢,那坚持你自己的想法,欢迎你常来。如果你是无所谓,其实我也没立场干涉,因为我自己就对很多东西无所谓。如果你是讨厌,那么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对吗?这个世界有很多选择。


            7楼2012-12-07 03:28
            收起回复
              关于汉服复兴
              如果汉服真的被更多的人接受,我是喜闻乐见的。我们年轻一代使汉服重新成为汉民族的文化符号的尝试,是很有意义的努力。我个人的意见是,汉服推广要注重形式。直接穿汉服上街的时机并不成熟,想象一下英国女人重新穿上维多利亚式束腰和裙装上街的情形吧,怎么说都怪怪的啊。现在一定场合、一定场所流行起来,然后逐步推广开来阻力会比较小吧?
              


              IP属地:中国台湾8楼2012-12-07 03:43
              回复
                关于形制之争
                汉服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适应当时生产生活需要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进是必然的结果。而这也是判断一种文化是“死”还是“活”的一个标准。个人认为,只要保留了本质特征,其他部分无论怎么变化,都算是“汉服”发展的范畴。现在的汉服价格高昂,客观上阻碍了她的传承和发展,追求华丽来推广汉服是好的,回归朴素努力使汉服回归生活,也同样是好的。
                现在大家讲的“汉服”,特征过多,并且形制稍有不同就有人指出错误。个人觉得,“汉服”概念需要进一步凝练,甚至变成能用数个最核心的本质属性来表述的事物,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可以被忽略,最大限度的给予汉服发展所需的自由空间。核心特征的凝练和标准化,也会使汉服元素最大限度的符合现代制衣工业批量生产的要求。


                IP属地:中国台湾9楼2012-12-07 12:33
                回复
                  关于民族服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服饰”处于尴尬的地位,抛开汉民族不谈,众多的少数民族同样面临着对于民族文化保护、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把“汉服”空泛的定位为民族服饰,最终也只能争得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一样的尴尬境遇而已。在历史的车轮碾压下失去民族活力,只能处于被保存性保护的境地。“汉服”要想成为活的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仪式礼服是个很好的挖掘角度,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一片黑蓝灰的年代,我们的父母从写真照相馆认识了婚纱。婚纱同样属于昂贵的服装,而现在婚纱又是如此的有名,辨识度极高,并且随着他的喜庆意味而受人喜爱。汉服完全可以替代婚纱,或是说同婚纱一起,成为汉民族的婚服。让人心生向往,即使买不起自己的一套,也可以拍一套自己的纪念照片。有些人对影楼所谓的“古装结婚照”这种称呼很不感冒,我觉得不必因噎废食,我们可以相信时间的力量。


                  IP属地:中国台湾10楼2012-12-07 13:44
                  回复
                    在有妖气见到了


                    11楼2013-01-03 1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