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帽吧 关注:1,099贴子:8,769
  • 4回复贴,共1

纳兰词的意境创造(作者:姚崇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按,作者原注:
此文发表于26年前的《承德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收入索引,《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7年第2期作了介绍。


IP属地:吉林1楼2012-12-16 16:28回复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类型和文学体裁,如绘画、书法、诗歌、散文等。最先提出“意境”一词的,是托名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但在王昌龄以前,对意境的研究已有很多,只不过没用“意境”这个词而已。如六朝画论中的“神韵”说,书法理论中的“境界”说。在文学方面,钟嵘的《诗品序》、刘勰的《文心雕龙》等也都论述过意境问题。唐以后,“意境”一词的使用逐渐多了起来,对意境问题的重视也更加普遍。
    从历史上的创作实际出发,全面考察前人的论述,对于意境可以这样理解: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精神(情感与思想)和客观事物(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互相交融,容易触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富有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艺术境界。
    意境对诗歌创作具有突出的意义。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滤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研究纳兰词的意境,不仅使我们认识纳兰成德其人其词,而且为发展我们的文学理论提供依据,为繁荣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对纳兰词的意境,可以从多方面加以研究,本文主要探讨纳兰词创造意境的具体手法。
    意境的特征之一是作者的主观精神(感情与思想)和客观事物(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互相交融。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可以简称之为“情景交融”。纳兰词正是具有这一特征的作品。在纳兰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渗透、蕴含于景物,景物衬托、表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景物化,景物情感化、思想化,情思和景物紧密结合,浑然一体,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纳兰词能够达到这种艺术境界,是与作者所运用的“借景抒情”,即融情入景、化景为情的基本方法分不开的。为了实现融情入景、化景为情,纳兰词采取了以下几种具体表现手法。


    IP属地:吉林2楼2012-12-16 16:29
    回复

      写出触景生情、情随境生的心理过程(情随境生即在景物不断展现或转换的同时,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随之不断深入或变化)。这两种心理过程都是对景物的感知引起作者联想、想象、情感、思维的过程。写出这种过程就把景物和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了,使景物染上了某种情感色彩、获得了某种思想义蕴。先看触景生情的例子,如《于中好》(独背斜阳上小楼)。作者在夕阳中独自登上小楼,不知从谁家传出低沉的笛声;放眼望去,一行白雁在暮天中飞向远处,地上虽然刚疏疏落落地绽开几处黄花,却带来了无限的秋意。所闻所见,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情感和思维:低沉的笛声感染了作者的情绪;作者从景物的变化想到了季节的交替,从时间的流逝想到了人事的沉浮。日月如梭,使人惊心,世事沉浮,令人感叹!秾华如梦,一去不返,有如水之东流,人间的一切都是那样令人惆怅,怎忍回忆旧游呢?这样,就使作者的眼前之景和特定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了,染上了感伤、惆怅的情感色彩,获得了“秾华如梦”的思想内蕴。再看情随境生的例子,如《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这首词主要表现作者的离别相思之情。词中具体描写的画面有三幅:“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离别之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别后之景);“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思念之景)。在景物不断转换的同时,作者的情感也随着不断深入和变化:从离别的感伤到寤寐萦绕的相思,又从绵绵的相思到难言的苦楚;从浅到深,从缓到急,从简到繁。这样,就把上述三幅画面和相应的情感阶段的内容紧密地联在一起了。从“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我们看到了作者那离别的感伤;从“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我们看到了作者那寤寐萦绕的相思;从“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的可想而不可即,我们看到了作者那难言的苦楚。


      IP属地:吉林3楼2012-12-16 16:30
      回复

        运用比喻表达思想感情,可以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用作喻体的景物融为一体。如《菩萨蛮》(白日惊飙冬己半);“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这两句以河喻愁,使茫茫的冰河似乎就是作者那无限的浓愁。这就把作者的无限浓愁和茫茫的冰河融为一体了。又如《相见欢)}上片:“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这首词表现作者相思的苦楚和感伤。这里用“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比喻情人在清晓画眉,就使“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洛”的景色变得那样令人伤心!因为它既然象情人在清晓画眉一样,就更易触动作者对情人的思念,更易触动作者相思的苦楚和感伤。这样,就把作者那种相思的苦楚、感伤和“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的景色融合起来了。
        纳兰词在运用比喻手法时,不仅巧于以物喻人,而且能通过以物喻人,使物我之情合而为一,实现融情入景,化景为情。如《采桑子·塞上咏雪花》,雪花“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可是,自谢娘别去以后,又有谁能怜惜它呢?但见它 “飘泊天涯”,伴随它的只有“寒月悲茄,万里西风瀚海沙”。作者从雪花身上看到了自己,和雪花产生了强烈的共呜,于是以雪花比喻自己的高洁、孤独和凄凉,雪花之情即我之情。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洁白的雪花、凄凉的景色融合起来了。《眼儿媚·咏梅》和《临江仙》(夜来带得些儿雪)也采用这种手法。前者用梅花自喻,以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和凄凉身世,梅花之情即我之情;后者用寒柳喻人,以表现人物的憔悴和愁苦,寒柳之情即人之情。二者都达到了情景交融。
        用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移我之情为物之情,也可以达到情景交融。如《河传》(春残):“红怨”。作者把自己的“怨”移入花中,使红花象人一祥充满怨情,这就把作者的幽怨和残春的红花融合起来了。又如《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红蜡泪”。作者把自己的苦楚移入蜡中,使红蜡象人一样清然泪下,这就使作者的苦楚和垂泪的红蜡融为一体了。


        IP属地:吉林5楼2012-12-16 16:31
        回复

          选择富有启示性和暗示性的画面,以此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使读者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获得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如《好事近》(马首望青山):“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作者把一盛一衰摄取在一幅画面之中,既表现出盛衰兴亡的交替,又暗示出它们的内在统一。这幅画面不仅使读者想起明代的衰亡、清朝的兴盛,而且想起历代的盛衰兴亡轮流交替、循环往复。前朝的“繁华”是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繁华”虽然正盛,最终又将如何呢?还不是早晚要重演前朝的结局吗?再如《望海潮·宝珠洞》:“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这也是一幅极富哲理性的画面。它使人想起了历代繁华、千古风流,而结果都是灰飞烟灭、风流云散。 “如梦前朝何处也?”“多少英雄只废丘!”世事不居,人生无常,这是多么令人感叹啊!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并使人们从中领悟出某些哲理,如名胜、古迹、文物等,选择这样的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容易获得同样的效果。如《望江南》第二首:“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忆秦娥·龙潭口》:“断碑题字,古苔横啮。”这些景物都使人遐想千古,由古及今,并从中有所会心。
          纳兰词经常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时,把思想感情的具体内容隐藏起来,使读者不得不仔细咀嚼,反复回味,这样也容易触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产生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如《点绛唇·黄花城早望》和《菩萨蛮·荒鸡再咽天难晓》。这两首词不象有些词那样,在写景叙事中多少透露出一点思想感情的具体内容,或思情人,或悼妻子,或叹兴亡,或苦行役。在这两首词中,前者只让我们看到作者“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而不知所叹的是什么;后者只让我们看到作者“正是梦回时,拥袅无限思”,而不知所思的是哪些。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联想作者的生平,仔细咀嚼,反复回味,去体会作者那种十分复杂的思想感情,从而想到作者对侍卫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对世事人生的感既……
          上面,我们分析了纳兰词创造意境的各种表现手法。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表现手法往往是综合运用,互相包含的。纳兰成德熟练地运用了这些表现手法,创造了各种美的意境,这和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广泛学习,吸收历代诗歌的有益东西是分不开的。


          IP属地:吉林7楼2012-12-16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