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吧 关注:5,440贴子:130,925

【疑问】关于一废前胤禩殴打永泰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留给度妈妈


1楼2013-01-06 12:40回复
    因为写文需要,昨晚和云 @ 云含烟 谈论到这个问题。
    记得之前吧里有个帖子讨论过,包括稽古中也有相关资料,这两处基本都让大家一致认为胤禩那次殴打的是【御史永泰】,御史是言官,地位尊崇且特殊,连康熙都不能轻易责打,所以普遍认为胤禩这么做性质十分严重。
    吧里相关的帖子地址:http://tieba.baidu.com/p/513446733
    但是,昨晚我提出这事的时候,云说,永泰并非言官御史,而是广善库司官,之前应该是搞错了。于是,秉着我难得严肃谨慎的态度(这话说的我都脸红),缠着她找出了证据,原来是在秦道然供词里。
    如下:
    又,八爷说自己穷,要九爷吩咐满丕帮盘缠,满丕应了,就送锻 万两 又一日,九爷曾说今日八阿哥在皇父跟前得了不是,他管的广善库有一司官永泰,与嬷嬷阿妈有仇是实。近日因事将永泰痛打,皇父说打得很不通,他是你的属官,有甚不是只该参处,如何将他痛打,我晓得是永泰与你嬷嬷阿妈有仇。八爷不肯承认,立起誓来,皇父大不快。可见允祀立誓明是欺诳圣祖处。
    -----------------------------------------------------------
    他管的广善库有一司官永泰,与嬷嬷阿妈有仇是实。近日因事将永泰痛打,皇父说打得很不通,他是你的属官。。。如果供词都属实的话,那永泰并不是御史而是胤禩属官,也就是下属的意思了。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之前一直当做胤禩的罪恶被夸大了来说,难道是某群体的故意夸大???还是有更确凿的证据???


    2楼2013-01-06 12:54
    回复
      @云含烟 我表达的乱七八糟,靠你来说清楚了


      3楼2013-01-06 12:55
      收起回复
        2楼的供词节选自: 夬庐杂记() 许宝蘅著 刘诺点校
        永泰一作雍泰
        


        4楼2013-01-06 12:57
        回复
          引的21楼中有这样一段话:“ 举护君九十六这个例子极为不恰当的,应当举8殴打御史雍泰这件事就比较得宜了,这和弘旺的事性质和起因有很多类似的,雍泰之所以被打,是因为他和8的乳公雅齐布的叔叔一起出关差,海关大家都知道吧,这种肥差能捞到不少钱的。但是雅齐布的叔叔嫌雍泰把钱给自己少了,雅齐布就在8面前告了一状,8可能是和弘旺一样,觉的自己被轻视了,所以才有这样的暴力事件。可能8是想,小样,你不给钱事小,看不起我是大,怎么,我娘是辛者库的,你就看不起我,才孝敬这么几个钱,不打你打谁!”
          我不知道这段话的出处是何处,但发的人只有IP号,也不能询问了。
          不过我要指出的是,良妃是何出身都不能影响八是皇子这个身份,当时也没人敢拿这个来说他。就算是康熙说,那是人家家里,跟外面人没关系。永泰只不过是个奴才,他真敢这么想,莫说八要打他了,就算是康熙也会打他了。老子打儿子、骂儿子那是人家父子,家里的奴才要是敢瞧不起主子,性质是不一样的。


          IP属地:江苏5楼2013-01-06 19:18
          收起回复
            刚才打的一段文字给吃掉了。
            http://tieba.baidu.com/p/1303005659?pn=1 帝王之家父子关系的诠释——以康熙帝与皇八子允禩为例
            在这个帖子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一时期,康熙帝已注意到允禩与皇太子允礽之间的嫌隙。因允禩的乳公雅齐布与御史雍泰结仇,诉之允禩,允禩曾借故痛责雍泰。康熙帝询问此事,允禩未言实情,奏称乃因修大高殿事责之,康熙帝批评说:“雍泰系言官,如果有罪,即朕亦必熟思再三,始行治罪,尔岂可擅责御史?”皇太子允礽乘机禀告康熙帝:“八阿哥责雍泰,皆其乳母之夫潜毁所致。”康熙帝遂将雅齐布充发边地,以示惩治。值得注意的是,现存满文档案显示,四十六年康熙帝不在京城时,以允祉、胤禛值守紫禁城。这是否表明康熙帝对八阿哥倚信渐衰,故在安排留守之任时,以胤禛替代允禩,作为三阿哥之外另一人选?不过,总的来看,此事康熙帝与允禩的关系尚未发生大的改变。
            杨珍注明此出处是《清圣祖十录》康熙四十七年十月癸卯。
            我先前只记得秦道然的供词,杨珍这个当时只是扫过,未曾仔细看过,对不住大家了。但到底哪个是正确的,现在我也不好说了
            


            IP属地:江苏6楼2013-01-06 19:47
            回复
              难道永泰是后来升的御史?去查查看。御史地位很高的。


              7楼2013-01-06 21:06
              收起回复
                关键打的时候是什么


                8楼2013-01-06 21:34
                收起回复
                  看了大家的讨论,我有个疑问:既然是言官,为什么还会涉及海关之类的肥缺呢?
                  在我的印象里,既然要当言官这类的职务,不但自己就连亲戚也应该规避有油水的职务啊,
                  像咱们天朝,有一定级别以上的公务员是不允许炒股的(当然这在现在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根本遏制不止咱天朝的局面,这话扯远了。。。不谈国事)。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1-06 23:24
                  收起回复
                    在网上一直看到古建爱好者提到过大高玄殿~~
                    特意转几张照片和文字介绍过来~~

                    @中华遗产杂志
                    【大高玄殿:嘉靖皇帝的别院】历史这样记载嘉靖建造大高玄殿的理由——祈天礼神,
                    为民求福,一念诚也。可见,嘉靖皇帝将这里看做与天沟通的祭祀场所。
                    当然,这里最终也只能见证他忘我修道的荒唐。
                    可惜,图中精致的建筑构建,已无人能知其用处和往事。摄影/陆岗(详见《中华遗产》2012年1期)
                    


                    IP属地:北京11楼2013-01-06 23:41
                    回复
                      倒数第三张是:大高玄殿三座过街牌楼
                      北京景山前街大高玄殿牌坊,卒于1956年。是明、清皇家道观大高玄殿门外的牌坊,1960年,由东、西两座牌坊所遗构件拼装组成的 “弘佑天民” 牌坊在西郊中央党校的庭院中重新树立。
                      


                      IP属地:北京12楼2013-01-06 23:48
                      回复
                        上:清乾隆《太簇始和图》局部;下:修缮中的大高玄殿乾元阁。


                        IP属地:北京13楼2013-01-06 23:55
                        回复


                          14楼2013-01-09 08:23
                          收起回复
                            最近看了一本书「清代文官的游戏规则」,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介绍了清朝的文官制度,对于御史是这样介绍的:清朝虽然重视文官监察制度,但是为了强化监察官员的专业性,御史常常一当就是好多年,而且为了保证御史能够专注于监察,强调他们以下抗上的无畏,品级大多不高,也没有其他权力,这样一来,监察官员就实在算不上美差,所以作为监察官员来源的人,如果能够京察一等,决不愿出来做御史,于是,科道官员斗是二三等人才出任,他们再来监督那些始终都是”优等生”的大臣们自然底气不足。而且也确实导致监察机构的整体风气变得更为不堪,尤其是满洲御史,都是极不得志的人,所谓的建言或监督,都是受人请托。
                            还有很多监察官员一直从事监察而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往往随意对担负实际工作的官员指手画脚,信口开河,最后清谈误国。
                            出现党争的时候,监察官员是各派拉拢的对象,一旦抓住对方一点把柄,就奏章横飞。
                            @云含烟


                            15楼2013-01-15 22:13
                            收起回复


                              16楼2013-04-30 2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