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纠结于《盗梦空间》的细节么?与其如此,不如来看看诺兰是如何构思、修改,最终完成这个故事的,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篇诺兰亲自探讨《盗梦空间》剧本写作技巧的文章。从中你不仅能得到《盗梦空间》的解读线索,更能看到一个出色的电影导演和编剧是如何把他们的梦想变成现实的!
许多许多的作家,在他们的抽屉里都躺着一部写到一半的大部头。他们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拾起来完成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做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身兼导演和编剧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很久之前的一个草稿,如今却变成了一部暑期票房巨作,同时也是今年原创剧本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看起来是多么伟大的胜利。“我在我16岁的时候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诺兰说,“当时我想把它拍成一个恐怖片。多年来我反复考虑过多种形式,最终,大约10年前,我终于决定下来我想让它成为什么样子,《盗梦空间》诞生了。”
白日梦Day Dreaming
在诺兰产生了这个灵感之后,他已经获得了奥斯卡还有美国编剧协会的最佳编剧提名(《记忆碎片》、《黑暗骑士》)。如果说在他体内有什么东西一直在呼喊的话,那就是“原创”。虽然诺兰表现得像一个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但其实,他的教育背景包含了文学。他听取了他父亲的意见,在真正从事职业(例如拍电影)之前,先取得一个学位,于是便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就读文学专业。他明白,在这里学习塑造人物和叙事技巧,会对他以后升华到电影创作的位面大有裨益。在加入学校的电影社团之后不久,诺兰开始拍摄16毫米电影(这融合了他文学和电影方面的智识),这些短片开始在小型的电影节上映。
在学习期间,诺兰阅读了格雷厄姆·斯维夫特在1992年写的书《Waterland》(注,原文这里有一个错误,《Waterland》小说是1983年写成,1992年被改编成电影),这本书立刻成为了他的最爱,并且直到今天还激励着他的创作。“它所展示的东西在当时的我看来极其震撼。” 诺兰说,“它安排了一系列平行的时间线,毫不费力地讲述了整个故事,穿插了历史和跟现代比较相近(最近和次近)的各种时间线,而且还把这些时间线拦腰截断。到最后,不夸张的说,就是作者不用把句子写完,你去自行补充完整。”诺兰也留意过尼古拉斯·罗伊格的电影,分析过艾伦·帕克拍摄的《迷墙》。 “这是一个‘截断象征和比喻以营造叙事效果’的绝好例子。”他说,“我总是感到自己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指的是这些文学和电影的实验,想要尝试并且学会这些技巧,然后给予观众一个更加符合主流的体验。能够在讲一个故事的时候,不被“平铺直叙”的条条框框(这几乎是电影中唯一存在的一条法则)所束缚,这给人强烈的解放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盗梦空间》的想法在诺兰脑中继续成型。上世纪90年代有一系列探讨“真实的本质”的电影在戏院上映,鼓舞着他丰满自己的故事。这些电影包括《黑客帝国》、《极光追杀令》、《异次元骇客》,还有,他的原话“某种程度上《搏击俱乐部》也是”,甚至是他本人的紧接着上述电影之后上映的《记忆碎片》,也是探讨了一个对他自身和周围的世界存在着双重错觉的角色。差不多就在这时候,原本是恐怖片的计划,被转移到了梦的领域。“影院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非常像梦的体验。”诺兰说,“我一直被梦所吸引,想要拍部关于梦的电影。因为我觉得,想象力作用于梦的方式和你自创的故事之间有一种联系,看一场电影也跟经历一场梦差不多,而在影院欣赏并接受这一点,应该是种未知的体验。”
梦也在视觉上影响着诺兰的创作。“在梦中,我常能得到一些奇妙的画面,或者是一些小元素,醒来之后我会立刻把它们写下来。”他说。虽然他承认,他的梦在故事元素上的启发很少,但他又很快表示,他相信人脑在睡梦中也能解决问题。“我总是在睡前想东西,”他说,“以那种意识状态,我常常能在真正睡着之前获得灵光一现。如果你想剧本想到要撞墙,然后在上床前告诉自己:‘好了,别想了,该睡觉了。’然后你也确实不再去想了——但这往往解放了你大脑的另一个部分,恰好给了你答案。”
许多许多的作家,在他们的抽屉里都躺着一部写到一半的大部头。他们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拾起来完成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做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身兼导演和编剧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很久之前的一个草稿,如今却变成了一部暑期票房巨作,同时也是今年原创剧本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看起来是多么伟大的胜利。“我在我16岁的时候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诺兰说,“当时我想把它拍成一个恐怖片。多年来我反复考虑过多种形式,最终,大约10年前,我终于决定下来我想让它成为什么样子,《盗梦空间》诞生了。”
白日梦Day Dreaming
在诺兰产生了这个灵感之后,他已经获得了奥斯卡还有美国编剧协会的最佳编剧提名(《记忆碎片》、《黑暗骑士》)。如果说在他体内有什么东西一直在呼喊的话,那就是“原创”。虽然诺兰表现得像一个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但其实,他的教育背景包含了文学。他听取了他父亲的意见,在真正从事职业(例如拍电影)之前,先取得一个学位,于是便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就读文学专业。他明白,在这里学习塑造人物和叙事技巧,会对他以后升华到电影创作的位面大有裨益。在加入学校的电影社团之后不久,诺兰开始拍摄16毫米电影(这融合了他文学和电影方面的智识),这些短片开始在小型的电影节上映。
在学习期间,诺兰阅读了格雷厄姆·斯维夫特在1992年写的书《Waterland》(注,原文这里有一个错误,《Waterland》小说是1983年写成,1992年被改编成电影),这本书立刻成为了他的最爱,并且直到今天还激励着他的创作。“它所展示的东西在当时的我看来极其震撼。” 诺兰说,“它安排了一系列平行的时间线,毫不费力地讲述了整个故事,穿插了历史和跟现代比较相近(最近和次近)的各种时间线,而且还把这些时间线拦腰截断。到最后,不夸张的说,就是作者不用把句子写完,你去自行补充完整。”诺兰也留意过尼古拉斯·罗伊格的电影,分析过艾伦·帕克拍摄的《迷墙》。 “这是一个‘截断象征和比喻以营造叙事效果’的绝好例子。”他说,“我总是感到自己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指的是这些文学和电影的实验,想要尝试并且学会这些技巧,然后给予观众一个更加符合主流的体验。能够在讲一个故事的时候,不被“平铺直叙”的条条框框(这几乎是电影中唯一存在的一条法则)所束缚,这给人强烈的解放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盗梦空间》的想法在诺兰脑中继续成型。上世纪90年代有一系列探讨“真实的本质”的电影在戏院上映,鼓舞着他丰满自己的故事。这些电影包括《黑客帝国》、《极光追杀令》、《异次元骇客》,还有,他的原话“某种程度上《搏击俱乐部》也是”,甚至是他本人的紧接着上述电影之后上映的《记忆碎片》,也是探讨了一个对他自身和周围的世界存在着双重错觉的角色。差不多就在这时候,原本是恐怖片的计划,被转移到了梦的领域。“影院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非常像梦的体验。”诺兰说,“我一直被梦所吸引,想要拍部关于梦的电影。因为我觉得,想象力作用于梦的方式和你自创的故事之间有一种联系,看一场电影也跟经历一场梦差不多,而在影院欣赏并接受这一点,应该是种未知的体验。”
梦也在视觉上影响着诺兰的创作。“在梦中,我常能得到一些奇妙的画面,或者是一些小元素,醒来之后我会立刻把它们写下来。”他说。虽然他承认,他的梦在故事元素上的启发很少,但他又很快表示,他相信人脑在睡梦中也能解决问题。“我总是在睡前想东西,”他说,“以那种意识状态,我常常能在真正睡着之前获得灵光一现。如果你想剧本想到要撞墙,然后在上床前告诉自己:‘好了,别想了,该睡觉了。’然后你也确实不再去想了——但这往往解放了你大脑的另一个部分,恰好给了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