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与西方之间的“间谍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大量美英间谍以外交官身份做掩护,在莫斯科大肆进行情报搜集活动。为了掩人耳目、摆脱盯梢,他们挖空心思,不惜改变容貌、男扮女装,甚至使出“移花接木”大法。而苏联克格勃也针锋相对,斗智斗勇,由此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猫鼠大战”。
移花接木充气模型以假乱真
曾经有一段时间,以外交人员身份派驻莫斯科的美国中情局间谍在与苏联线人接头时,流行使用充气模型这一“秘密武器”,而且一度非常奏效。
“移花接木”法的行动步骤如下:美国间谍与妻子一起驱车离开大使馆。由妻子手握方向盘,间谍本人则坐在副驾驶位置,身边放有一只小盒子。当汽车驶入偏僻角落后,突然转向至邻近街道,脱离了盯梢人士的视线。就在克格勃监视人员“失察”的短短数秒之内,美国间谍跳下车,消失在最近的一幢建筑物内。妻子则按下身边的按钮,这时奇迹出现了:从那只小盒子里瞬间蹦出一只充气模型,栩栩如生,外表酷似刚跳下车的美国间谍。间谍妻子继续驱车前行。为了进一步迷惑跟踪的密探,她还时不时操控充气模型扭头,装着相互交谈的样子。行驶到大使馆的寓所之后,间谍妻子才给充气模型放气,让它重新返回盒内。就这样,一具假模型就把苏联跟踪人员给“忽悠”了! 到了1990年,美国驻苏大使馆配备了9辆茶色玻璃汽车。使馆的间谍们除了充气模型外,还装备了橡胶面具。当然,使用这些新式“道具”,同样是为了甩掉苏联的跟踪人员。譬如说,某个美国间谍要与线人秘密会面,此前会使用普通汽车将本人的充气模型假装运往莫斯科的远郊,而间谍本人则乘坐带茶色玻璃汽车,前往相反方向。有时也会使用面具来迷惑苏联反谍人员。 总而言之,美国谍报人员的伪装术可谓五花八门。美驻苏大使馆前二秘马克·塞勒斯经常会借助假发和假髭打扮成“嬉皮士”模样,他的一位间谍同行则喜欢打扮成普通工人,戴副墨镜。一位使馆“参赞”甚至一身裙装,乔装成女性去从事间谍活动。苏联反谍人员后来识破了他的伎俩,开玩笑说:“这位漂亮女士又露面了,看样子是有重要活动!”
移花接木充气模型以假乱真
曾经有一段时间,以外交人员身份派驻莫斯科的美国中情局间谍在与苏联线人接头时,流行使用充气模型这一“秘密武器”,而且一度非常奏效。
“移花接木”法的行动步骤如下:美国间谍与妻子一起驱车离开大使馆。由妻子手握方向盘,间谍本人则坐在副驾驶位置,身边放有一只小盒子。当汽车驶入偏僻角落后,突然转向至邻近街道,脱离了盯梢人士的视线。就在克格勃监视人员“失察”的短短数秒之内,美国间谍跳下车,消失在最近的一幢建筑物内。妻子则按下身边的按钮,这时奇迹出现了:从那只小盒子里瞬间蹦出一只充气模型,栩栩如生,外表酷似刚跳下车的美国间谍。间谍妻子继续驱车前行。为了进一步迷惑跟踪的密探,她还时不时操控充气模型扭头,装着相互交谈的样子。行驶到大使馆的寓所之后,间谍妻子才给充气模型放气,让它重新返回盒内。就这样,一具假模型就把苏联跟踪人员给“忽悠”了! 到了1990年,美国驻苏大使馆配备了9辆茶色玻璃汽车。使馆的间谍们除了充气模型外,还装备了橡胶面具。当然,使用这些新式“道具”,同样是为了甩掉苏联的跟踪人员。譬如说,某个美国间谍要与线人秘密会面,此前会使用普通汽车将本人的充气模型假装运往莫斯科的远郊,而间谍本人则乘坐带茶色玻璃汽车,前往相反方向。有时也会使用面具来迷惑苏联反谍人员。 总而言之,美国谍报人员的伪装术可谓五花八门。美驻苏大使馆前二秘马克·塞勒斯经常会借助假发和假髭打扮成“嬉皮士”模样,他的一位间谍同行则喜欢打扮成普通工人,戴副墨镜。一位使馆“参赞”甚至一身裙装,乔装成女性去从事间谍活动。苏联反谍人员后来识破了他的伎俩,开玩笑说:“这位漂亮女士又露面了,看样子是有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