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爸妈网吧 关注:28贴子:107
  • 0回复贴,共1

上海全面推行“临终关怀” 欲实现“生死两相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海率先在中国内地全面设立“舒缓疗护”病区,在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为其带来充满人道温情的“临终关怀”。
作为2012年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目前,申城已在17个区(县)的18家社区卫生中心设立了“舒缓疗护”病区。专职医护人员除了为经过综合评估入院的病患实施镇痛和对症治疗外,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情绪低落的家人,医护人员也会给予“哀伤疗护”。
让生命垂危的亲人在最后的日子里身心舒适,而后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是每个人心中“生死两相安”的期望。而在老龄化、少子化并存的上海,家有身患绝症、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老人确令不少家庭陷入痛苦和纠结。
据调查,上海近年来每年肿瘤患者死亡达3.6万人左右,70%癌症晚期病人需要“舒缓疗护”。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10日对记者表示,力争在3年内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全覆盖,为更多晚期癌症病患提供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
该局基层卫生处负责人杨颖华透露,卫生部门已出台“‘临终关怀’设置标准”,相关服务规范亦推出在即。卫生部门将根据现状测算民众“临终关怀”需求,以制定远期规划。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医疗、护理,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旨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其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圣克里斯多费医院,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此前,虽然部分城市医院有“临终关怀”项目,但由政府规划、在各级医疗机构系统设立“舒缓疗护”病区,并有序推进的“临终关怀”,上海在内地首开先河。
粉红色、橙色的墙面,淡黄的围帘,医生、护士细致关护和温馨话语……10日,在静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开辟的宁养病房,护士正在为晚期肾病患者朱国珍补液。面色微红的朱国珍看上去心情很开朗,她说,此前一直在家休养,在职的丈夫和女儿无法照顾她。入院前,她已神志不清;如今,来探视8旬老母则笑称女儿“长胖了”。
专职医生缪俊对记者说,宁养病房从去年8月中旬开设至今,共收治了22名患者,其中13人从这里安详离世,现在8名住院者多为70到90岁老人。他说,病区的“安宁护士”每日会和老人们交谈,为他们排解心中抑郁。
位于上海南部的华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首批开设了“舒缓疗护”病区,除了16名经过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等全面培训的医护人员,中心还聘请临终关怀专家为顾问。从2012年7月至今,“舒缓疗护”病区已收治44名病人,其中16人安宁离世。
记者看到,医护人员在阳光充足的病房里放上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暖色调墙面和木质家具令人心神安定;院方在病房边的浴室里放置了特殊的沐浴床,行动不便者平躺着就可以洗漱。
为弥留病人设置的安宁室布置得温馨如家。29岁的李先生正在轻柔的乐声中陪伴着无意识的母亲。他说,57岁的母亲罹患肺癌晚期并脑转移,接受“舒缓疗护”一周有余。即将结束人生的母亲现在不仅褥疮好转,饮食量也明显增加。母亲有尊严地活着,自己也可安心工作,在李先生的言谈中,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在努力推进设立“舒缓疗护”病区的同时,上海也积极学习海外经验。28名“舒缓疗护”医护人员已赴港观摩“临终关怀”。他们参观了白普理宁养中心、小姐妹安老社等临终关怀机构,借鉴行之有效的临终关怀方法、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技巧等。她说,今后上海卫生部门还将加强与台湾地区临终关怀机构等的交流。
上海开创了关怀老人的先河,爱爸妈网小编也希望全国各地政府也能效仿,更多的关注中老年人。


1楼2013-01-16 14: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