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之树吧 关注:75贴子:13,040
  • 11回复贴,共1
胆囊息肉病以发病率高、致癌率高为特点。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手术治疗。河南协和医院肝胆病专家高广义、王凯等,经十五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胆囊息肉的形成,是由于人体内产生致息因子,引起胆固醇积聚、腺瘤突变,从而形成息肉,并在一定条件下,恶变为癌。他们还发现,临床上85%以上的患者,不需手术治疗且手术引起息肉的移位再生。
  高广义、王凯等专家发明的平息吞噬疗法及研制的内服、外贴系列纯中药制剂,能有效消除致息因子、清理积聚的胆固醇、调理肝胆、软坚散结、萎缩消除息肉、抑制恶变倾向,从而有效治疗胆囊息肉。
  十几年来,他们采用的内服中药、外贴膏药的平息吞噬疗法,已为万余胆囊息肉病患者解除了痛苦,该治疗方法具有费用低、治疗方便等特点。
  为普及胆囊息肉病的防治常识,使广大胆囊息肉患者全面了解胆囊息肉的病因和治疗常识,特举办免费赠书活动。凡咨询者均赠送《胆囊息肉病防治手册》一本和《胆囊息肉健康评分细则》一份,评分细则可让您自己测出自己的胆囊息肉的健康得分和性质。


1楼2007-06-10 15:15回复
    2.作用机理 
      a)疏肝理气、清肝利胆、调节人体体液、胆汁的成份及酸碱度,清理清除致息因子,从而抑制胆囊息肉的再生、生长,达到"平息"效果。
      b)软坚散结、解热除湿。收缩息肉根部的微血管,阻断息肉的营养途径,使息肉缺血性萎缩。平息吞噬疗法曾萎缩最大息肉为:胆囊内1.25cm(萎缩后0.21cm)、胆总管内:0.91cm(萎缩后0.13cm)、肝内胆管中:0.63cm(萎缩后0.01cm)。
      c)滋补肝阴、养肝柔肝。激活人体内免疫系统,提升肥大细胞的吞噬功能,吞噬坏死脱落的息肉碎片,从而达到"吞噬"效果。平息吞噬疗法曾吞噬最大息肉为:胆囊内0.71cm、胆总管内:0.68cm、肝内胆管中:0.42cm。患者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3岁5个月。
      d)祛邪扶正、活血化淤。正象改变息肉性质,使恶性息肉转向良性发展,降低恶变系数、消除恶变可能。


    3楼2007-06-10 15:18
    回复
      3.服用方法 
        a)该系列药物可分为内服药和外帖膏药两大类,两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病情1-2个疗程即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b)根据具体病情,部分患者需同时用内服药和外帖药,部分患者仅需用内服药即可。
        c)内服药每天2—3次,饭前半小时温开水冲服,具体量根据病情由专家决定,外贴药根据病情,贴在胆囊的体表投影部位(根据说明书的图示)。  
        d)服药中请勿饮酒,余无需特殊忌口。  
        e)息肉消失后,减量服用1-2个月,以巩固疗效、达到防止复发的效果。 
      4.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a)您可通过远程会诊诊断病情,然后根据会诊结果,邮购上述药物治疗。  
        b)您可以来我院就治,凭我院医生开具的处方购药。  
        c)我院在任何地方均未设立分诊部,只在我院会诊后后才能使用上述药物。


      4楼2007-06-10 15:18
      回复
        局部症状 
        右胁不适 、痛连肩背、上腹痛胀、 厌油、 恶心、呕吐、食欲差、发热、口苦、咽干、烦燥易怒等。 
         
        全身症状 
        头晕、四肢乏力、大便干、大便稀、尿黄、黄疸等。 
         
        其 它 
        并发脂肪肝、并发胰腺炎等


        5楼2007-06-10 15:21
        回复
           ★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各种食品中胆固醇含量见下表:
          100克食物中所含胆固醇的含量表(毫克) 
           
           
          品名 胆固醇(mg) 品名 胆固醇(mg) 品名 胆固醇(mg) 
          蛋白 0 猪油 110 猪肝 420 
          牛乳 24 猪肉 126 全蛋 450 
          精肉 60 猪肠 150 鱼肝油 500 
          兔肉 65 猪肚 150 羊肝 610 
          鸡 60-90 牛肚 150 鱿鱼 1170 
          草鱼 80 虾 154 蛋黄 2000 
          鳍鱼 90 带鱼 244 牛脑 2300 
          火腿 100 奶油 300 猪脑 3100 
          排骨 105 猪腰 380 
          牛肉 106 牛腰 400 
           
            ★其它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6楼2007-06-10 15:23
          回复
            胆囊息肉有三大致命临床特点,并且,这三大特点往往容易被医生和患者忽视,希望非专科医院医生和广大患难能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些特点,避免给予不正确的认识、作出不良的误导、不正确的治疗和受到致命的伤害。 
            特点一:发病率逐渐增高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从而孕育了胆囊息肉的第一个特点--发病率逐渐增高。 
            特点二:隐蔽攻击性强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
              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无须治疗,而当症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往往给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典型患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幡然醒悟、为时已晚。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病的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点和诊断治疗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
              上述三点孕育了胆囊息肉的隐蔽攻击性特点。 
            特点三:癌变率高 
              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


            7楼2007-06-10 15:26
            回复
              河南协和医院胆囊息肉科研小组在组长高广义带领下,历经十五年胆囊息肉病的临床治疗与理论研究,结合加拿大医疗尖端技术,发现胆囊息内的发病机制和成因在于人体内环境的改变。他们应用现代生化学、细胞学、基因学等多学科尖端技术,对欧洲和亚洲的胆囊息肉患者的体液、胆汁和健康人的体液、胆汁进行定性分析、检测、荧光因子跟踪,他们发现: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的胆囊息内患者,其体液和胆汁中,有一种高分子多肽链合物,而健康人体内则没有。 
              他们斥巨资在加拿大作了下述实验室实验: 
              用经皮肝穿、生物萃取等方法,在胆汁中提取高分子多肽链合物。
              把不同剂量的高分子肽链合物注射入正常荷兰鼠体内。
              把不同剂量的高分子多肽链合物子注射入切除胆囊后的荷兰鼠体内实验得出下列实验结果:
                ◇ 注射量为5u/0.5ml时,三个月后,荷兰鼠胆囊内生长出0.3-0.5cm的息肉,主要成份为:胆固醇
                ◇ 注射量为8u/0.8ml时,三个月后,荷兰鼠胆囊内生长出0.5-0.8cm的息肉,主要成份为:炎性苔
                ◇ 注射量为10u/1.0ml时,三个月后,荷兰鼠胆囊内生长出0.8-1.3cm的息肉,主要成份为:瘤性腺体,不予治疗6个月后,有1.2%的息肉发生癌变。
                ◇ 注射量为5u/0.5ml时,注射入切除胆囊后的荷兰鼠体内,三个月后,71.5%的荷兰鼠胆总管内生长出息肉,15.8%的荷兰鼠肝内胆管中生长出息肉,主要成份为:胆固醇
                由此,他们发现了高分子多肽链合物与胆囊息肉的必然关系,揭开了胆囊息肉成因和致病机理的神秘面纱,即:体内内环境和胆汁成份的改变,是形成胆囊息肉的主要机制和原因,高广义专家的实验结果被推崇为"致息因子理论",为医学界制定治疗方案和医药界的药物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他们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致息因子的形成与严重的食物大气污染、长期的精神压力、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当地水土环境、长期的不良刺激、遗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8楼2007-06-10 15:29
              回复
                胆囊息肉病常见症状

                胆囊息肉60%的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其隐蔽性较强,不被人们发现,只有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部分患者偶伴有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腹胀、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厌油、消化不良等症状,极少数患者伴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区压痛,症状较明显,对人体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并有8-15%患者癌变。

                 
                胆囊息肉类型及成因

                1:胆固醇型:约占胆囊息肉病人的80%以上,人体分泌出来的胆汁不能被正常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久而久之形成了胆固醇的沉淀从而形成了胆囊息肉.
                2:炎性息肉型:约占胆囊息肉病人的10%左右,由慢性胆囊炎引起形成息肉.
                3:腺体瘤型:胆囊内腺瘤病变突起形成约占胆囊息肉病人7%左右.
                4:血管瘤型:胆囊内毛细血变形引起约占胆囊息肉病人3%左右.
                胆囊息肉的危害
                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无症状,但是胆囊息肉病人的息肉如大于1.2CM 就非常容易癌变了.专家认为胆囊息肉患都都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胆囊息肉?

                根据3580例胆囊息肉患者统计,发病率年龄为23-55周岁,男性多于女性,其中在临床诊疗中教师的发病率要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有下列情形者较易患此病:
                 ① 不吃早餐及很少吃早餐的、饮食不规律;
                 ② 经常饮酒及进食肥甘厚腻食物(高胆固醇食物)肥肉海鲜,动物内脏;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③ 社会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压力较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烦燥易怒,情绪抑郁,日常活动较少;
                 ④ 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
                 
                手术并发症:

                胆囊息肉手术就是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常见有下述并发症:

                 1、麻醉意外,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2、手术中损伤周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3、胆囊切除后“胆囊缺失综合征”:是因为胆囊的缺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发率约为20-30%,具体症状有:顽固性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及全身乏力、面色苍白、神情倦怠等营养不良症状,目前,这类并发症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4、手术中损伤周围相邻脏器,如:肝脏、胰腺、胆总管、胃、十二指肠等,从而造成相应脏器的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引起致命后果。
                 5、手术后人体的免疫力将会有所下降。
                 6、手术后,加剧肝胆的协调功能紊乱,使形成息肉的病因进一步严重,从而在肝管,胆总管等位置形成新的息肉。
                 7、临床验证,胆囊摘除病人结肠癌发病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9楼2007-06-10 15:35
                回复
                  √施丹复产品说明书
                   
                  特色国药


                  我国首个能够消除因胆囊息肉、胆结石形成的胆汁比例失调的国家级新药问世,实现了第一个取代手术治疗胆囊息肉、胆结石病的纯天然中药。
                  〔产品名称〕:施丹复-金龙舒胆胶囊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39 新药证字:z20050252
                  〔功能主治〕:清热利胆,舒肝理气。用于湿热型及湿热兼气滞型的急、慢性胆囊炎。 适应症:胆囊息肉、胆结石、胆管结石、胆囊术后缺失综合症等。
                  〔产品特点〕:迄今为止治疗胆病药物中有效成分最明确、含量最高的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化中药。药理活性及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家药典委员会的权威认定;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唯一胆病新药;LGW活性功能因子破解病根----治炎止痛、清除息肉、溶石清石、护肝利胆。
                  〔主要成份〕:金钱草、龙胆、茵陈、柴胡等 
                  〔产品规格〕:每粒装0.5g*60粒/盒
                  〔生产企业〕: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

                  中医药名词注解:湿热型及湿热兼气滞型即胆囊息肉、胆囊结石。

                   施丹复金龙舒胆胶囊是以中医辨证疗法为基本,运用世界高尖端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将金钱草、龙胆、茵陈等10多味地道中药进行活性成分提纯而成,针对胆囊息肉、胆结石真正成因(胆汁比例失调)难解决而导致反复发作的特征,实现了第一个取代手术治疗的胆囊息肉、胆结石国家新药。 
                   
                   该产品经美国纽约、北京等地临床验证,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重视与高度评价。研究发现:施丹复金龙舒胆胶囊富含的有效成分—LGW活性功能因子,首先能迅速亲和胆汁中的促成核因子,破坏掉其脂链,降低其活性,恢复胆汁中促成核因子与抗成核因子的活性平衡状态,阻断息肉、结石的生长与再生成,并能高密度吸附在息肉、结石表面并沿息肉和结石骨架强力渗透入息肉、结石核心,对构成息肉、结石的多种矿物质结晶体和脂质分泌物及胆色素、胆固醇进行强效解析、加以软化和剥离,使其还原成可溶状态。同时能迅速激活机体免疫细胞,靶向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等致病菌,控制住胆系感染,达到治疗目的。经4895例病例临床应用显示:患者如能及时治疗,按疗程服用施丹复,85%以上的患者其实可无需手术!
                   
                   施丹复金龙舒胆胶囊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以龙胆、金钱草等为君药:泄肝胆火,利尿利胆,促进胆汁分泌,溶石排石;以柴胡、茵陈等为臣药:保肝利胆、杀菌消炎、解热镇痛;以滑石、莪术等为佐使:活血化瘀、行气消积、保护黏膜、通利二便。全方君臣佐使各有侧重,协同作用在溶石排石、消炎利胆的同时,还起到护肝,保护胆汁生成场所正常之功效。
                  施丹复金龙舒胆胶囊作为200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批的唯一胆病新药,具有确切显著的疗效,应该全国大力推广应用。
                   
                  施丹复疗程疗效对照表:

                   症 状 时 间 治 疗 效 果 
                   右腹胀痛、高热 2小时 右腹胀痛、高热疼痛、发热明显好转 
                   厌 油 2-5天 症状消失 
                   胃胀、嗳气 2-5天 症状全无,食欲恢复正常 
                   倦怠、乏力 4-9天 精力恢复正常 
                   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6-15天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抑制并靶向杀除, 
                   胆汁成份 6-15天 胆固醇比值降低,胆汁各成份恢复平衡 
                   黄 疸 10-20天 小便回清,黄疸消失 
                   胆囊息肉(0.5cm)以下单发 40-60天 息肉萎缩并清除,临床不见息肉 
                   胆囊息肉(0.5cm)以下多发 50-75天 息肉萎缩并清除,临床不见息肉 
                   胆囊息肉(0.5cm-1.0cm)以下单发 60-80天 息肉萎缩并清除,临床不见息肉 
                  胆囊息肉(0.5cm-1.0cm)以下多发 70-90天 息肉萎缩并清除,临床不见息肉 
                   胆囊胆道黏膜损伤 1个疗程 坏死细胞脱落,胆囊胆道黏腊得到修复 
                   胆囊纤维化 1-2个疗程 纤维化趋向静止直到消失 
                   胆囊功能 3个疗程 胆汁流动正常,胆囊愎正常功能 


                  注:以上数据源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28家临床基地医院)


                  10楼2007-06-10 15:38
                  回复
                    施丹复到底是什么药?

                    施丹复是全球第一个提出并彻底矫正“形成胆囊息肉胆汁”防止复发的2005国家级新药,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z20050239。它独含“LGW活性功能因子”高效破坏胆汁中“促成核因子”的分子脂链,阻断息肉结石的生长与再生成,矫正形成息肉的胆汁,并起到激活免疫细胞,杀菌消炎的特殊功效,比西药更安全,比手术更放心的治胆新药。
                     
                    施丹复效果如何?

                    胆囊息肉,胆结石讲的早发现早治疗。施丹复药效什对不同效果和不同症状起效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哪要彻底治愈必需按疗程服用,一般来说2小时内改善疼痛,发热嗳气等症状。1疗程息肉开始萎缩并消除,2个疗程息肉清除。3个疗程恢复胆囊受损部位,促进吸收营养成分,加快胆囊壁血液循环,恢复胆囊健康状态,对于胆囊息肉有效率是98.75%以上,临床治愈率达85%以上。 
                    西医针对胆囊息肉治疗方法?

                     目前西医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一则会出现如血管损伤、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论是哪一种并发症,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再则是治标而不治本,因为手术针对的只是病灶,而没有针对致病因素,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胆囊切除后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首先胆囊切除术后对胆道功能的影响:胆囊正常功能消失。胆囊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以适应人体集中进食的生活习惯,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正常人肝细胞不断分泌胆汁,经胆囊管储存在胆囊内并浓缩约10倍,进餐后胆囊收缩,大量胆汁排入肠道,以利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胆囊切除术后,这种有规律适应消化的功能丧失,非消化期流入胆道的胆汁不能发挥其作用,影响食物消化,因此,人体必须像缺乏胆囊的鸽、马、鹿等动物,要持续不断地少量进食才能适应,若摄入脂肪过多,胆汁相对不足,将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厌食和厌脂肪性食物,这是因为在消化期内,较少的胆汁进入小肠,肠内的胆汁浓度达不到临界微胶粒浓度,引起脂肪消化不良。

                     
                     
                     正常人体肝脏分泌的胆汁绝大部分储存在胆囊内,仅在进食消化期流入肠道。胆汁中含有初级胆汁酸,在到达回肠末端前,95%—98%被再吸收,称为“肠肝循环”,余下部分在结肠内受细菌分解而成为次级胆汁酸。胆囊切除后,“肠肝循环”增多,次级胆汁酸量相对增加,而次级胆汁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的作用,因此,有可能引起结肠癌发病率的增加。


                    11楼2007-06-10 15:40
                    回复
                      • 116.20.193.*
                      药品名称:宫瘤宁胶囊(百宜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52
                      药品类别:妇科
                      主治:子宫肌瘤

                      Z20050252 是治疗子宫肌瘤的


                      12楼2008-10-24 20:33
                      回复
                        • 218.106.114.*
                        中药配方颗粒属三无产


                        13楼2008-12-14 1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