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昙婆罗花吧 关注:174贴子:1,199
  • 7回复贴,共1

当佛和弟子阿难进入舍卫城行乞时,目睹一位贫困的老母站在路边。阿难禀告佛说:“这个人值得怜悯,佛非救她不可。”
佛告诉阿难说:“佛跟这个人没有缘。”
阿难说:“佛走过去靠近她,她若看见佛的卓越姿态和光明,大概会起欢喜心,借此产生因缘才对。”
果然,当佛走去靠近她时,她转过身子,背向着佛。无论佛从东南西北哪一面走近,她都会马上转过身子背对着佛。佛从下方抬头仰视,她就往上看;佛从上方走来,她就低头朝下;佛从地下出来,她就用双手遮眼,无论怎样都不想看见佛。
佛对阿难说:“除此之外,还能制造什么因缘呢?”
那个贫困的老母终究没有得救的因缘,所以不能看见佛。
对此,佛解释说:“要碰见佛很难,就像优昙波罗树开花一样。再比一个喻说,也像雨水一样,虽然雨水很多,到处都很容易取得到,可是,饿鬼的喉咙却常常渴得发干,始终得不到水喝。”
要有缘才能碰到佛!没有缘,很难碰到佛!
同样,世上的人做朋友、做恋人、做夫妻、做家人,都是有缘的,这一个“缘”字概括了人与人之间林林总总的关系。
有缘还是无缘,凭的是人无法预知的因缘和人自身的努力。
缘有良缘和孽缘,凭的也是人无法知晓的因素,这因素在过去不知多少年的生命历程中己经种下、生长,留待给今世和来世结果和受用。多结善缘,百益而无一害。而人茫然无知,总在今生今世里毫无顾虑地造着新的业,结下新的恶缘。
无论是人的良缘还是孽缘的缔结,都在于人自身的行为,是名副其实的自己种树自己乘凉,自己种瓜自己收获。
就像舍卫城里那个贫困的老太婆,佛怜惜她,以慈悲心愿从每一个方向去接近她,让她看见佛产生欢喜心,借此产生因缘,并藉此去救助她,但她却无论从哪一个方向都避开佛,因而也就失掉了这因缘。
佛作了那么多的努力,贫困老母都避开了,所以,佛对弟子阿难说:“除此以外,还能制造什么因缘呢?”
世上的雨水很多,饿鬼就得喉咙发干;佛就在老太婆身边,老太婆就是得不到救助,这都是他们自己的缘故,他们不愿去缔结一个良好的因缘。
只要人自己努力和愿意,佛在每一个人身边。每一个人看见佛的卓越光明生起欢喜心,每一个人都会得到佛的救助,和佛结一个美好的缘。(文:檀丽)


IP属地:吉林1楼2013-01-29 17:02回复
    你就和那老太太差不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31 13:41
    收起回复
      优昙波罗树华,离开树再怎么也不是真花,都是扯蛋。
      http://tieba.baidu.com/p/2694202766


      IP属地:吉林4楼2014-12-31 18:43
      收起回复
        日面佛月面佛
        佛学术语,禅宗公案名。又作马大师不安、马祖日面佛月面佛。
        佛学术语,禅宗公案名。又作马大师不安、马祖日面佛月面佛。碧岩录第三则(大四八·一四二下):‘马大师不安,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据佛名经卷七所载,日面佛寿长一千八百岁,月面佛寿仅一日夜。马祖道一禅师借‘日面佛月面佛’之语,显示断绝寿命长短与生灭来去之相,以契当本具之佛性。
        ------------------------------------------------------
        城东有一老母。与佛同生。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总皆是佛。
        雪窦显云。它虽是个老婆。宛有丈夫之作。既知回避稍难。不免吞声饮气。如今不欲见佛。即许你。切忌以手掩面。何故。明眼底觑著。将谓雪窦门下。教你老婆禅。


        IP属地:吉林8楼2016-01-08 15: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