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鸯在我看来应该是三国后期最厉害的猛将了,只可惜跟了一个糊涂的老爸文钦。
这文钦本来是曹爽手下之人,曹爽乃曹真之子,曹睿死后,独揽大权,想搞定司马懿,却最后被司马懿发动政变,被杀。因此文钦便一直预谋着为主人报仇。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废君王、诛大臣,搞得大家都很不开心,呵呵。眼看时机差不多到了,文钦便联合扬州都督毋丘俭起兵造反讨伐,名言为司马不忠,为曹某报仇。
其实两人也很牛的,兵力不过数万,而对方司马师则是N十万。
双方扎寨对峙,因司马刚到,人困马乏,于是爷俩约定当晚一人一半兵马南北夹击劫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只望父到,以为外应,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鸯回顾从者曰:“父亲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何也?”鸯纵马看时,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
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文鸯单枪匹马杀退魏将百员,比传说中的常山赵子龙更为恐怖(当年赵帅哥可是被奸雄看上下令不得放箭,否则帅哥可能早被射成箭猪了,文鸳的情况不同),能在战败的情况下还如此从容杀敌的,估计只有他一人了。若不是老爸迷路(晕!)误事,南北合攻魏军定会大败。败退途中有一曹爽旧将尹大目阵前过来,暗示:司马师已大病,只需驻军不撤,等司马师一死,立即挥军掩杀,魏军无首,必大败。不料文钦没等说清就放箭把尹大目射得哭回家了,哈哈。
文钦失败后不甘心就此收手,又跟随淮南诸葛诞一起讨伐司马家族。把守寿春时城里粮食不够用了,文钦献计让放走北城兵士以节省点粮食,诸葛涎疑而杀之,文鸯便只好降了魏。
其实文鸯的出场时间很短,只是喜欢他那种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潇洒,根本无视敌将的姿态,呵呵呵,无人能及。
这文钦本来是曹爽手下之人,曹爽乃曹真之子,曹睿死后,独揽大权,想搞定司马懿,却最后被司马懿发动政变,被杀。因此文钦便一直预谋着为主人报仇。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废君王、诛大臣,搞得大家都很不开心,呵呵。眼看时机差不多到了,文钦便联合扬州都督毋丘俭起兵造反讨伐,名言为司马不忠,为曹某报仇。
其实两人也很牛的,兵力不过数万,而对方司马师则是N十万。
双方扎寨对峙,因司马刚到,人困马乏,于是爷俩约定当晚一人一半兵马南北夹击劫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只望父到,以为外应,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鸯回顾从者曰:“父亲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何也?”鸯纵马看时,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
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文鸯单枪匹马杀退魏将百员,比传说中的常山赵子龙更为恐怖(当年赵帅哥可是被奸雄看上下令不得放箭,否则帅哥可能早被射成箭猪了,文鸳的情况不同),能在战败的情况下还如此从容杀敌的,估计只有他一人了。若不是老爸迷路(晕!)误事,南北合攻魏军定会大败。败退途中有一曹爽旧将尹大目阵前过来,暗示:司马师已大病,只需驻军不撤,等司马师一死,立即挥军掩杀,魏军无首,必大败。不料文钦没等说清就放箭把尹大目射得哭回家了,哈哈。
文钦失败后不甘心就此收手,又跟随淮南诸葛诞一起讨伐司马家族。把守寿春时城里粮食不够用了,文钦献计让放走北城兵士以节省点粮食,诸葛涎疑而杀之,文鸯便只好降了魏。
其实文鸯的出场时间很短,只是喜欢他那种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潇洒,根本无视敌将的姿态,呵呵呵,无人能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