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民中学吧 关注:1,190贴子:53,461

【图文】对于春节你了解多少,盘点这些年我们淡忘了的春节习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安全


1楼2013-02-11 19:39回复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3楼2013-02-11 19:41
    回复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的开始迎接过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4楼2013-02-11 19:42
      回复
        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5楼2013-02-11 19:42
        回复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6楼2013-02-11 19:43
          回复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


            7楼2013-02-11 19:43
            回复
              原来其中另有传说:
              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8楼2013-02-11 19:43
              回复
                。。。。。。。。。。。。。


                9楼2013-02-11 19:44
                回复
                  我家有拜床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2-11 21:32
                  收起回复
                    洗浴
                    宰鸡赶大集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


                    11楼2013-02-12 14:44
                    回复
                      贴花花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


                      12楼2013-02-12 14:45
                      回复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13楼2013-02-12 14:45
                        回复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14楼2013-02-12 14:45
                          回复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15楼2013-02-12 14:46
                            回复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17楼2013-02-12 1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