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有时候像个悖论。如我前面说到的,一个追求“实在”,一个极尽想像。从这个角度看,当年关于“纪实小说”的争论与此相似。我写过一篇文章《纪实小说:一个悖谬》谈过这个问题:“纪实”却又“小说”,两者的矛盾对立非常明显,但事实是它们存在了,作为研究者,在新问题面前,拿出新眼光,给出新结论才是正途。
迄今为止,在史实上没有任何异议的历史小说我还没见过。姚雪垠研究李自成数十年写成的作品,照样有人提出各种质疑。这种争论有其意义,但不是判定某部小说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据说《张居正》在香港出版时叫《张居正传》,那对它的要求就会有所不同了,不考虑“名”与“实”的关系是不行的。
“传”应该属于正规的史学著作体裁,与历史小说在写法上的不同要求是明确的,“历史名人”+“传(记)”时,其要求无疑应该是严格的,这又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废名先生的《莫须有先生传》等等不可同日而语。有时候,挂什么招牌确实是很重要的,置消费者(读者和研究者)的常识于不顾可不行,比如,马教授的批评对“历史小说”可能过于苛刻了,但如果是对“传记”的批评,却值得认真对待了。
(作为历史人物传记,金庸的《袁崇焕评传》很好,有研究也可读。)
我说历史小说名称出现后情况“复杂”了,其中一点就是,在严格的历史小说与严格的虚构文学作品之间,有一个“模糊地带”,有许多难以定性的作品。这个时候,如果作者或批评家又一定要给一个“定性”的话,就会比较麻烦,你拦不住旧观念向新问题要说法呀。比如,金庸的《鹿鼎记》是不是“历史小说”?恐怕认可的人不多,韦小宝这个虚构的第一主人公应该就能决定作品的性质。但金庸自己在该小说的“后记”中写道:“《鹿鼎记》已经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说。”因为其中有乾隆、鳌拜这些历史人物嘛。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其作品中历史背景更明确的梁羽生的作品,也都是历史小说了。这说明,究竟什么是“历史小说”,也是一件含糊的事情,至少到现在为止是这样。
抄一下书。《辞海》“历史小说”条:“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发展趋势,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历史并得到某种启示。它容许适当虚构,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应有历史根据。”
《小说大辞典》(王先霈 主编)“历史小说”条:“指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的一种小说。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具体描写,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历史并得到某种启示。它是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结合,是一种融历史和艺术真实为一体的小说。其特点是尊重历史真实,不胡编乱造,不任意杜撰,同时又必须按照艺术创作规律,进行艺术虚构,而不拘囿于历史。作者可按照所处时代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要求,去处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必须使时代精神、环境氛围、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心理语言以及细节描写等都符合历史真实,又符合艺术真实。”
有了这样的定义之后,是否问题就解决了?显然没有。
《保卫延安》是否历史小说?因为它“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是“有历史根据”的,所以是?那么《林海雪原》、《红旗谱》、《烈火金刚》等等是否历史小说?解放后出版了一系列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文学作品,以及近些年出现的《古船》、《白鹿原》、《乌泥湖年谱》等,把它们套入上述标准,是否都是历史小说?如果都是历史小说,那么还有别的小说吗?问题是,如果说它们不是历史小说,那它们又是什么小说呢?
是否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所谓“历史根据”本身可严可宽,所以就造成了对历史小说要求的不一致。而“历史人物”的限定,这是个明确的要求,又可以把许多历史题材的小说作品拒之于“历史小说”的门外。我的意见,上述词条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需要有明确的所指才行,究竟是进入了“史书”的人物和事件,还是广大社会历史中出现过的各种(任何层次)人物和事件?比如,100年后有人以“网易老太”这个“历史人物”(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人,谁敢说没有?)以及曾经在“读书生活”发生的“事件”(也确实发生过,咱们这里很多人都能证明嘛)为题材写了一部小说,它是否属于“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