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看罢,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小皇帝只要对这种官债现象表一个否定态度,无需出台任何实际操作,都会导致市面上对钱铺回款的信心不足,并引发信用危机及挤兑。毕竟在此时的钱庄银铺,属于零售式银行业,是收集民间闲散资本用于放贷收息的方式来盈利的,收集闲散资本依靠的是资本和信用,放贷考验的是投资眼光和管理能力。
一般说,现代金融银行业的贷款融资,都需要有抵押物。按揭房贷、车贷用的是房产、汽车本身,企业融资用的是其固定资产,诸如期货和外汇的保证金交易,也是需要预先投入保证金的,换句话说,银行不会因为贷款者还不起就赔本,仅仅是添些麻烦罢了。
但是,这次面对的官债,是一种比较超前的金融产品,其利用的竟然是一种无形资产,即官员群体的信用,而这个信用一般来自于三点:官员这个群体其还款能力很高,官员这个群体还款的信用很好,官员作为个人很重视名头和名誉。这三类抵押物,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好使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蛮认可。
换句话说,某个钱庄银铺会把其放出去的官债当作企业优良资产,并以此圈套收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这个是一个良好的经营模式。
但是,金融业永远是一个政治敏感的行业。当此事被抛上朝堂由暗转明时,依照此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恐怕不会提什么信用社会之类的口号,反过来,估计要打击的是官员的借贷行为以及放贷者的“卑鄙”的套利行为。
即使不打击,但是绝对不会支持,这就是一个绝对的利空消息。
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银铺钱庄对未来的运营前景持谨慎态度,需要加快回款和缩进放款;
二、储户对回款的担忧;这个很容易引发挤兑;
三、最为可虑的是,是储户对银行业的信用危机;毕竟传统上,人家把钱放到这里是为了吃利息,这年月也不指望异地刷卡消费;
头两点严格说来,也算是双刃剑,同为银行业的惠昌银行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但是作为规模不如西商的小银行,收到的损失可能略小,而作为有皇室后台的银号,对于某些大储户如勋贵圈子也有着安抚效应,所以头两点尚可应对。
但是第三点则比较可怕,特别是在目前李大人要推动现代金融业的关键节点,金融业的命根子--信用--面临着可怕的危机。
所以,就算是李大人借此机会降服了西商,也需要花费一番气力重新创建信用。那么,比较好的方式有二:一是对西商不能赶尽杀绝,而是点到即止,最后以李大人为幕后主导,联手京晋苏淮楚多地联动,创建一个金融体系,即创建央行或美联储那样的模式;二是大力发展批发式银行业,以官府、商贾及地方银行为基础,并让出散户;创建摩根大通那样的金融帝国;
换句话说,这次的斗争最后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才行,以“和”为贵!
一般说,现代金融银行业的贷款融资,都需要有抵押物。按揭房贷、车贷用的是房产、汽车本身,企业融资用的是其固定资产,诸如期货和外汇的保证金交易,也是需要预先投入保证金的,换句话说,银行不会因为贷款者还不起就赔本,仅仅是添些麻烦罢了。
但是,这次面对的官债,是一种比较超前的金融产品,其利用的竟然是一种无形资产,即官员群体的信用,而这个信用一般来自于三点:官员这个群体其还款能力很高,官员这个群体还款的信用很好,官员作为个人很重视名头和名誉。这三类抵押物,一般情况下还是很好使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蛮认可。
换句话说,某个钱庄银铺会把其放出去的官债当作企业优良资产,并以此圈套收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这个是一个良好的经营模式。
但是,金融业永远是一个政治敏感的行业。当此事被抛上朝堂由暗转明时,依照此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恐怕不会提什么信用社会之类的口号,反过来,估计要打击的是官员的借贷行为以及放贷者的“卑鄙”的套利行为。
即使不打击,但是绝对不会支持,这就是一个绝对的利空消息。
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银铺钱庄对未来的运营前景持谨慎态度,需要加快回款和缩进放款;
二、储户对回款的担忧;这个很容易引发挤兑;
三、最为可虑的是,是储户对银行业的信用危机;毕竟传统上,人家把钱放到这里是为了吃利息,这年月也不指望异地刷卡消费;
头两点严格说来,也算是双刃剑,同为银行业的惠昌银行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但是作为规模不如西商的小银行,收到的损失可能略小,而作为有皇室后台的银号,对于某些大储户如勋贵圈子也有着安抚效应,所以头两点尚可应对。
但是第三点则比较可怕,特别是在目前李大人要推动现代金融业的关键节点,金融业的命根子--信用--面临着可怕的危机。
所以,就算是李大人借此机会降服了西商,也需要花费一番气力重新创建信用。那么,比较好的方式有二:一是对西商不能赶尽杀绝,而是点到即止,最后以李大人为幕后主导,联手京晋苏淮楚多地联动,创建一个金融体系,即创建央行或美联储那样的模式;二是大力发展批发式银行业,以官府、商贾及地方银行为基础,并让出散户;创建摩根大通那样的金融帝国;
换句话说,这次的斗争最后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才行,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