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摸馒头,上个星期给你寄出了明信片,不知道你的那个地址能不能收到,感觉不太详细呢。
关于三苏封笔,昨天在别的贴吧逛时无意看到了。
下面的话也许大家不爱听,不过是我的真心话。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有太多意外,盗墓笔记这么火,是一把双刃剑。
从故事本身来说,由原来的最初的五本构思扩展到现在的九本,外加藏海花老九门沙海。盗墓笔记这个局无疑越布越大,故事越来越难以圆满,BUG只会越来越多。
也许三苏有能力去完成这个架构太大的故事,但是三苏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作家,他身兼了太多其他的身份,出杂志,搞网站,投资商业,等等。
弦致紧则弓必断。
而盗墓笔记本身,也是因为它的火,导致了故事本身受了外界太多影响,相信现在的盗墓笔记,其实早已背离了它最初的模样。太多的同人,太多的喜欢,使这个故事再不是它本身文字所展现的模样,不是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而是阅读它的人亦受了外界太多影响,有多少人原文情节与正文傻傻分不清楚,又有多少人以看待某篇挚爱的同人里的人物形象去看待正文里的人物。
过犹不及,有一个词叫做捧杀。
换一个角度来说,或者仅仅对于我来说,是没有什么遗憾的,除了象征性的大呼一声三苏坑爹,心里并没有太多惋惜。也许是我自己也写过瓶邪同人,所以也许我爱自己构建背景下的瓶邪二人更甚过原文,我已无法再单纯从原文中去认识最初的那些人物。
我想,跟我一样的人应该不少,如此,就让这个故事无疾而终也挺好,就像我以前在《流光》回复里说的那样,我们永远也无法去窥探另外一个人人生的全貌,我们和他在哪个点作别,那个点便成了那人的在我们心中的结局,然而,生活在继续,他会老会伤会死,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能单纯用HE或BE标示,分别总是会到来,所以在哪个点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
这一两年经历颇多,尽量使自己选择简单一些的生活方式,即使如此,现实还是让人分不开太多心去沉浸曾耽溺的二次元世界,不禁在想,那些过去“活在二次元”宣言般的日子时的自己,曾有那样多闲暇的时间,现实原来也曾有过那样宽裕的空间。
哦,原来那是年少,那是青春,呼啸而过,一去不返了。
以上,是我这个被别人说成老古董的家伙一些偷来的“年少”,一些窃来的“青春”写下这些文字。
最后,来个文艺点的收束(虽然这整篇文都挺文艺蛋疼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你,在哪一句中?
关于三苏封笔,昨天在别的贴吧逛时无意看到了。
下面的话也许大家不爱听,不过是我的真心话。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有太多意外,盗墓笔记这么火,是一把双刃剑。
从故事本身来说,由原来的最初的五本构思扩展到现在的九本,外加藏海花老九门沙海。盗墓笔记这个局无疑越布越大,故事越来越难以圆满,BUG只会越来越多。
也许三苏有能力去完成这个架构太大的故事,但是三苏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作家,他身兼了太多其他的身份,出杂志,搞网站,投资商业,等等。
弦致紧则弓必断。
而盗墓笔记本身,也是因为它的火,导致了故事本身受了外界太多影响,相信现在的盗墓笔记,其实早已背离了它最初的模样。太多的同人,太多的喜欢,使这个故事再不是它本身文字所展现的模样,不是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而是阅读它的人亦受了外界太多影响,有多少人原文情节与正文傻傻分不清楚,又有多少人以看待某篇挚爱的同人里的人物形象去看待正文里的人物。
过犹不及,有一个词叫做捧杀。
换一个角度来说,或者仅仅对于我来说,是没有什么遗憾的,除了象征性的大呼一声三苏坑爹,心里并没有太多惋惜。也许是我自己也写过瓶邪同人,所以也许我爱自己构建背景下的瓶邪二人更甚过原文,我已无法再单纯从原文中去认识最初的那些人物。
我想,跟我一样的人应该不少,如此,就让这个故事无疾而终也挺好,就像我以前在《流光》回复里说的那样,我们永远也无法去窥探另外一个人人生的全貌,我们和他在哪个点作别,那个点便成了那人的在我们心中的结局,然而,生活在继续,他会老会伤会死,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能单纯用HE或BE标示,分别总是会到来,所以在哪个点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
这一两年经历颇多,尽量使自己选择简单一些的生活方式,即使如此,现实还是让人分不开太多心去沉浸曾耽溺的二次元世界,不禁在想,那些过去“活在二次元”宣言般的日子时的自己,曾有那样多闲暇的时间,现实原来也曾有过那样宽裕的空间。
哦,原来那是年少,那是青春,呼啸而过,一去不返了。
以上,是我这个被别人说成老古董的家伙一些偷来的“年少”,一些窃来的“青春”写下这些文字。
最后,来个文艺点的收束(虽然这整篇文都挺文艺蛋疼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你,在哪一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