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5,181贴子:4,339,556

太极宗师陈发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洪老师曾见许禹生和陈发科练推手,许一用劲就被陈发科打起离地数尺而跌出。有一次许禹生谈破解左手拿之法为:以右拳用力猛砸对方左臂弯,左手就可以撤出,随即以右拳上击对方下颊。陈发科开玩笑说让他试试。当许欲砸下时,陈发科即将手指加强缠劲,许竟噭声跪地。陈发科曾对洪老师说过:「禹生的功夫不错,发劲虽未掌握缠丝,却也发得干脆。」这句话也是对我们一个提醒:发劲不但要干脆,好的发劲也须具备缠丝(螺旋)。因为有一些人或书刊谈到太极拳的发劲时总强调要干脆,「向前直射」,以为化劲才须螺旋,不知发动同样也须螺旋。当然这个螺旋须掌握得好才不会破坏干脆。


1楼2013-03-24 21:39回复
    新人求经验


    2楼2013-03-24 21:39
    回复
      有一次有朋友介绍陈发科去民国大学教拳,陈发科听说该大学在半年前请了一位原来做小贩的人去教武术,就提出自己的意见,说不要辞去原来这位教师他才去教。学校方面提出让陈发科去学校谈谈,见面谈后,陈发科表演,表演至双摆莲接跌岔的震脚,只听一声巨响,竟将地上铺的一块大方砖震碎,碎块喷到洪老师他们围观的人脸上都觉得痛。
      陈发科幼子陈照奎这大学是办在一所旧王府内,地上铺的是二、三寸厚很坚固的大砖,竟被震碎了。在回家路上,陈发科对洪老师说:「今天不小心,给人家毁了块砖。」洪老师问怎么能震碎,陈发科说:「震脚不是使劲跺,而是将全身三、五百斤力一并沉下去的。」后来,因这所大学是私立大学,不愿支付二位武术教师费用,陈发科便用不习惯集体教学为由推辞不去。后来洪老师才明白,陈发科震碎砖并不是无意的,是不使他们认为他是没功夫不敢去教的。


      3楼2013-03-24 21:40
      回复
        冯志强老师曾对洪老师说:跟陈发科老师推手,有时被他一震,感到恶心呕吐。一九五六年洪老师回北京再跟陈发科学习时,曾听陈发科的太太说。一九五三年陈发科到天津参加全国民族形式体育大会的表演,期间有二、三十个练各种武术的人来找陈发科比试功夫,一人只用一招就解决了。


        4楼2013-03-24 21:41
        回复
          洪老师说,陈发科遇到有人要来比试,从不推辞,但总是预先声明:你有什么绝技尽管使出来,我如不胜,甚至受伤,不但不怪你,还要拜你为师。但是我保证只是点到为止,绝不伤你一根毫毛。陈发科这样说,既表示他愿意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也说明他对自己的功夫有很大的信心。洪老师说陈发科很谦虚、谨慎,他跟随陈发科十几年,只听到陈发科说过一次:人来进攻,要让他仰跌或前扑,必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遇到真正敌人,不但要他折胳膊断腿不难,甚至要他死也不会差一步。可见陈发科技术的全面,而且功夫已很纯熟,才能有这种把握。


          5楼2013-03-24 21:41
          回复
            洪均生老师说,和陈发科推手时,肢体接触之处,一点不觉其有力。但在试验动作中,又好似他的后备力力大无穷,如同将被大风吹得站立不住一般。洪老师又说,陈发科在坚实的土地上练扫膛腿时,地面被左右足划出二个半圆,沟深寸许。另外他跺地碎砖,震脚屋顶落沙,都足见他腿劲之利害。


            6楼2013-03-24 21:42
            回复
              陈发科是非常谦虚的人,从不吹嘘贬低别人。洪老师说,凡练太极拳的人,差不多都喜欢说太极拳是内家学,内家拳比外家拳高级。但陈发科从不把自己练的拳看成至高无上的内家,他说:「什么事物都有内外,才学必须从外形入手,经过多年钻研,才能逐渐深入,得到内里的精华,学太极拳是这样,学别的拳也是这样,都有内外,也都由外才能入内」。所以有人问陈发科哪种拳最好,陈发科回答说:哪种拳都好,如果不好早被淘汰了。


              7楼2013-03-24 21:43
              回复


                8楼2013-03-24 21:53
                回复
                  这些内容我也发过,但看文字,就很精彩了。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3-24 21:58
                  收起回复
                    刘慕三先生学完一路后,单独请陈发科老师教其推手(打拳是学习,推手是考试。只有学习,没有考试,学偏了也不懂。)。我二哥他们都认为:刘慕三习练吴式太极拳已有二十多年,拳法在北平武术界很有声望,与陈发科推手应无太大差距。(从后面的结果推理,刘慕三的功夫在京城是好的,同时说明京城的功夫不怎样,或至少京城的太极具有片面性。)一接手出乎大家意料(从未尝过的味道),刘慕三步法大乱,跌跌跄跄,如同三岁小孩被大人拨弄,(这样一个大师如此的表现足以看出陈发科的功夫之高。)而且关节的韧带被挫伤,疼了好长时间。陈发科事后说:“我太大意了。刘先生有一点顶劲(看来在高手交手中,能松静自然也很难。(我们初学没几天,与人交手明明顶劲时,常常大言不惭地说我很松,我一点也没用力呀,可笑之至!)不排除刘慕三爱面子,说有一点顶劲是陈发科客气。否则怎么会韧带被挫伤?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刘慕三功夫也了得,陈发科大意不得,所以才在度上难以控制。),以至失手”。


                    10楼2013-03-24 22:08
                    收起回复
                      陈发科教拳过年不能回家,老伴回河南老家时,我哥哥就把陈发科叫到我家来住,我们家房子多、还雇人帮忙,生活很方便。李曾耆也常到我家来陪陈发科,有一天大家聊天,当时我家正厅里有个八仙桌,两边各有椅子,陈发科和我二哥坐两边,李鹤年就对陈发科讲有人要是出拳特别快怎么办,陈发科讲,我坐在这儿你使劲打我一拳,李鹤年说好,上来就是一拳,我们都没看清就见李鹤年背向后飞了出去,眼看着就要飞出门外了,只见陈发科从椅子上一个箭步过去,李鹤年背刚挨上门帘就被陈发科抓了回来了,完了大家都不知怎么回事,李鹤年脸都都吓白了。他后来说:“出拳明明打到陈发科身上,只觉一空,( “明明打到,只觉一空”,而不是像一堵墙。足见到了较高的境界,陈氏太极和其他太极走到一起——虚灵!)像落在棉花一样,(从有向无。去僵求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可能陈发科的这个境界就是刚复归柔。)人跟着就飞起来了


                      11楼2013-03-24 22:10
                      收起回复
                        一日,陈发科与洪均生老师及另一学生自北向南走在东边的人行道上,忽听后面多人惊叫,原来是一条三、四十斤的大疯狗在路东边咬伤一妇女后,又窜到西边咬了一位正坐在车斗上的人力车夫。当他们回头时,那狗又向路东边窜来,直扑陈发科。陈发科不慌不忙向上扬起右手,同时飞起右脚,踢到狗的下颊,把这大疯狗踢飞过马路,惨叫一声,满口流血,跌死在路西边地上。陈发科说:「凡是恶狗都是跳起来咬人颈部,但被咬的人多数是伤及腿部,这是由于人一闪,狗扑空落下,正好咬到腿部,我见狗跳来,一扬右手,它必然眼向上看,露出下颊,一踢就准。」这说明陈发科有很丰富的生活知识。能一脚就踢中扑来的狗,我想许多练武术的人或许可以做到,但一脚把三、四十斤的狗踢飞十几米远,则需要很好的功夫加劲力。


                        12楼2013-03-24 22:12
                        回复
                          一天,某先生带这青年一起去见陈发科,大家轮流和陈发科推手,这青年推过手后,见不到陈发科有什么过人的功夫,等大家都推过了,便问陈发科还可以再推吗?陈发科明白他的意思,便问他:「你是否会抱头?」青年问是什么意思,陈发科说我一发劲你就抱头,然后和他再推。陈发科一发劲,这青年往后面退,越退越往后仰跌,连忙抱头,连续几次跌在地上,甚为佩服,也跟陈发科练拳了。别人发劲,被打者往后越退速度越慢,几步后便站稳了,陈发科因劲力大,打的角度高,使人越退越站不住变成仰跌。通过这些陈发科的武功事迹,不知大家对陈发科的功夫有什么样的评价,对太极拳的高境界功夫有怎样的认识?


                          13楼2013-03-24 22:13
                          回复
                            建国后,为推广太极拳,鼓励拳师积极参加比赛。“拳圣”+“太极一人”陈发科先生参加了此次比赛,的了六分,评委看在老拳师的份上,加了两分,得了八分。后来冯志强生气了去骂李经梧,李经梧冤枉地说“我给师傅打了九分,由于是最高分,被去掉了”,打了最低分的顾留馨也跟着说“我的也去了”。后来冯志强打了顾留馨,顾留馨去陈发科处告状,陈发科当面把冯志强打起离地三米多,冯志强倒没什么,把顾留馨吓得立刻拜师,本来陈发科没教他什么,但他看到我陈氏太极拳威力,就去写书了。


                            14楼2013-03-24 22:15
                            收起回复
                              心意一把么


                              IP属地:浙江15楼2013-03-25 0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