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吧 关注:54,322贴子:1,457,710
  • 5回复贴,共1

形意拳心经——薛颠的武术道艺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象形拳大师薛颠的武术道艺论
   练道艺者,是单重之姿势也。一足用力,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实其腹,使意思与丹道相合,进退灵通,毫无阻滞。进则如弩箭在弦,发出直前而行;退则如飞鸟归巢,飘然而返,勇往迅速,绝无反顾迟疑之状态。
   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谓从容中道者是也。偈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心,心空也;身无身,身空也,释迦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其殆道艺之学不二法门欤。
   盖静者动之基,空者实之本,心中空虚则灵不昧,有大智慧大明悟发生。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静为本体,动则为用,正是此意也。
   盖拳法三节无有象,如有象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之间,皆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之所用也。


1楼2013-04-09 19:56回复
    “虚其心实其腹,使意思与丹道相合”是何意?请大家辩辩。


    2楼2013-04-09 19:58
    收起回复
      不尽明白 看楼下!!!


      3楼2013-04-09 21:26
      回复
        排除一切杂念,以虚无的气势对之,正是无为无所不为也,这是虚其心;实其腹应该就是气沉丹田了吧?
        后面的就是意念要合拳理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5-08 00:28
        回复
          据说薛颠在山西遇到个老道,从此功夫大涨,不知是真是假?不过留下的这《武术道艺论 》到颇有老道风骨


          5楼2016-05-08 0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