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莉莉娅吧 关注:759贴子:42,337

[转]大纵深作战分析:白俄罗斯,巴格拉季昂战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by LC William M. Connor


1楼2013-04-16 20:19回复
    因此战略目标决定如下:
    (a)从德军手中光复白俄罗斯
    (b)歼灭或重创盘踞在白俄罗斯的德中央集团军群。
    (c)解放那些尚在德军铁蹄下的欧洲国家。
    (d)在夏季攻势中次第展开进攻行动,而不是同时发动他们。
    (2)德军方面:
    (a)击败盟军在法国的登陆行动
    (b)为(迎接预想中即将到来的)同盟国之间的决裂赢得时间
    (c)用东线的现有部队成功抵御苏军进攻
    (d)用北乌克兰的机动预备队击败预料中的苏军夏季攻势
    (e)保持德军在意大利的战线
    在制定德国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德国人必须先对他们受到的威胁情况有1个清楚的估计。最终希特勒指出,预料中盟军于法国北部的登陆行动是德国当时最急迫的威胁;因为苏军距离德国国境尚有超过1000公里的距离,而盟军距离登陆仅有500甚至300公里的距离。于是东线的德军在盟军登陆部队被击败,被赶回大海或是被德军彻底牵制为止,不会得到一点增援部队。在西线的决定性胜利到来以前,德军东线部队必须守住所有阵地。不允许任何以空间换时间的行为。
    德军的情报机构也预见到了苏军的前两种行动可能,他们满怀信心地认为,德军部署在北乌克兰的强大装甲集群可以成功地应付苏军可能发起的进攻。德军并不担心中央集团军群的处境,因为该集群已经成功地阻止了苏军在冬季和春季的进攻;更何况4月份该集群当面的两军兵力对比并不像苏军往常在进攻前喜欢保证的比例。此外,中央集团军群所处的地域易守难攻,尤其不利于大规模装甲部队的作战行动。最后,作为德军预测苏联人进攻方向的最重要依据,1944年4月时,苏联的全部5个坦克集团军都部署在乌克兰。
    c.兵力对比
    (1)兵力和部队构成.(参见附录A)
    在1944年夏初苏联与轴心国在东线上的兵力对比是:人员,1.7:1;火炮和迫击炮,1.8:1;坦克和自行火炮,1.6:1;飞机,4.9:1。需要补充的是苏联火炮一般比同等级的德国火炮口径更大。上面的兵力对比中没有计及苏军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和德军的国防军司令部(OKW)预备队,但是上述对比在苏军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与德军国防军司令部预备队之间的差距之大要远远超过刚才的比例。还有,如前所述苏军最高统帅部可以将这些预备队用于东线战场,而德军国防军司令部预备队却更可能投入到西线战场。这样苏德两军的总兵力对比是:人员2:1,火炮2:1,坦克1.8:1,飞机5.4:1。面对这样的兵力对比,苏军最高统帅部确信他们的兵力不足以同时发动全线攻势。
    a.德国的情况(参见附录A)
    截至1944年6月,德国全部武装力量的总人数是910万人,其中455万人在地面部队(包括党卫军),共编成324个师:258个步兵师、34个装甲师、17个装甲掷弹兵师,以及6个伞兵师。这其中又有313万人部署在东线,共计179个师、5个旅,包括23个装甲师和7个装甲掷弹兵师。在东线的德国仆从国军队共计80万人,共计49个师、18个旅,主要是步兵。他们主要部署在南方。这些师的数目占德军总的可作战师数目的63%,这些师的总士兵人数则占德国及其仆从国总可作战陆军士兵人数的70%强。东线德军也拥有了德军全部装甲兵器和航空兵器的主要部分:共计5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796架作战飞机。西线德军的坦克拥有量是1550辆,突击炮的数目则是300辆,1943年12月时的这两个数字分别是650和220。东线德军据估计共拥有48,635门火炮/迫击炮。上述装备在德军对应类的兵器数目中的比重分别为:火炮/迫击炮71%,坦克/突击炮57%,作战飞机51%。也就是说,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空中这些也被认为是德国主要作战地域的德军总兵力不过是德国总的武装力量的30-35%。
    东线德军兵力分布并不是平均的。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北的德军战线(占总战线长度的60%),德军部署了东线40%的师和仅仅10-15%的机动师。一线德军师的防御正面平均宽度达到了19公里。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南的德军战线(占总战线长度的40%),在这里布置了东线60%的师,仆从国师的大部分和全部3个仆从国集团军,以及80-85%的机动师。师负责的防御正面平均为8公里。在之前的苏军冬季攻势中德军损失了大约30个师。虽然4月到5月的相对平静期给了那些不处于紧张方向上的德军部队一些补充、整编的机会,但是那些侥幸逃过被歼灭厄运的师的战斗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此时,东线德军师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每师6000-8000人(步兵2000人),或者说平均每个步兵营300人。
    b.苏联的情况(参见附录A)
    虽然像德国一样,苏联也需要在战略上应付两条战线,但是他们仅仅需要把苏军整个战斗力的7%放在与日本人对峙的远东战线。这要归功于从远东到俄国欧洲部分之间的遥远距离带来的战略纵深,还有1941年日苏之间签订的中立条约。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军工产品和新组建的部队全都运往了欧洲战场,东线苏军兵力占其总兵力的比重在一直下降。


    4楼2013-04-16 20:21
    回复
      因此战略目标决定如下:
      (a)从德军手中光复白俄罗斯
      (b)歼灭或重创盘踞在白俄罗斯的德中央集团军群。
      (c)解放那些尚在德军铁蹄下的欧洲国家。
      (d)在夏季攻势中次第展开进攻行动,而不是同时发动他们。
      (2)德军方面:
      (a)击败盟军在法国的登陆行动
      (b)为(迎接预想中即将到来的)同盟国之间的决裂赢得时间
      (c)用东线的现有部队成功抵御苏军进攻
      (d)用北乌克兰的机动预备队击败预料中的苏军夏季攻势
      (e)保持德军在意大利的战线
      在制定德国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德国人必须先对他们受到的威胁情况有1个清楚的估计。最终希特勒指出,预料中盟军于法国北部的登陆行动是德国当时最急迫的威胁;因为苏军距离德国国境尚有超过1000公里的距离,而盟军距离登陆仅有500甚至300公里的距离。于是东线的德军在盟军登陆部队被击败,被赶回大海或是被德军彻底牵制为止,不会得到一点增援部队。在西线的决定性胜利到来以前,德军东线部队必须守住所有阵地。不允许任何以空间换时间的行为。
      德军的情报机构也预见到了苏军的前两种行动可能,他们满怀信心地认为,德军部署在北乌克兰的强大装甲集群可以成功地应付苏军可能发起的进攻。德军并不担心中央集团军群的处境,因为该集群已经成功地阻止了苏军在冬季和春季的进攻;更何况4月份该集群当面的两军兵力对比并不像苏军往常在进攻前喜欢保证的比例。此外,中央集团军群所处的地域易守难攻,尤其不利于大规模装甲部队的作战行动。最后,作为德军预测苏联人进攻方向的最重要依据,1944年4月时,苏联的全部5个坦克集团军都部署在乌克兰。
      c.兵力对比
      (1)兵力和部队构成.(参见附录A)
      在1944年夏初苏联与轴心国在东线上的兵力对比是:人员,1.7:1;火炮和迫击炮,1.8:1;坦克和自行火炮,1.6:1;飞机,4.9:1。需要补充的是苏联火炮一般比同等级的德国火炮口径更大。上面的兵力对比中没有计及苏军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和德军的国防军司令部(OKW)预备队,但是上述对比在苏军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与德军国防军司令部预备队之间的差距之大要远远超过刚才的比例。还有,如前所述苏军最高统帅部可以将这些预备队用于东线战场,而德军国防军司令部预备队却更可能投入到西线战场。这样苏德两军的总兵力对比是:人员2:1,火炮2:1,坦克1.8:1,飞机5.4:1。面对这样的兵力对比,苏军最高统帅部确信他们的兵力不足以同时发动全线攻势。
      a.德国的情况(参见附录A)
      截至1944年6月,德国全部武装力量的总人数是910万人,其中455万人在地面部队(包括党卫军),共编成324个师:258个步兵师、34个装甲师、17个装甲掷弹兵师,以及6个伞兵师。这其中又有313万人部署在东线,共计179个师、5个旅,包括23个装甲师和7个装甲掷弹兵师。在东线的德国仆从国军队共计80万人,共计49个师、18个旅,主要是步兵。他们主要部署在南方。这些师的数目占德军总的可作战师数目的63%,这些师的总士兵人数则占德国及其仆从国总可作战陆军士兵人数的70%强。东线德军也拥有了德军全部装甲兵器和航空兵器的主要部分:共计5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796架作战飞机。西线德军的坦克拥有量是1550辆,突击炮的数目则是300辆,1943年12月时的这两个数字分别是650和220。东线德军据估计共拥有48,635门火炮/迫击炮。上述装备在德军对应类的兵器数目中的比重分别为:火炮/迫击炮71%,坦克/突击炮57%,作战飞机51%。也就是说,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空中这些也被认为是德国主要作战地域的德军总兵力不过是德国总的武装力量的30-35%。
      东线德军兵力分布并不是平均的。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北的德军战线(占总战线长度的60%),德军部署了东线40%的师和仅仅10-15%的机动师。一线德军师的防御正面平均宽度达到了19公里。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南的德军战线(占总战线长度的40%),在这里布置了东线60%的师,仆从国师的大部分和全部3个仆从国集团军,以及80-85%的机动师。师负责的防御正面平均为8公里。在之前的苏军冬季攻势中德军损失了大约30个师。虽然4月到5月的相对平静期给了那些不处于紧张方向上的德军部队一些补充、整编的机会,但是那些侥幸逃过被歼灭厄运的师的战斗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此时,东线德军师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每师6000-8000人(步兵2000人),或者说平均每个步兵营300人。
      b.苏联的情况(参见附录A)
      虽然像德国一样,苏联也需要在战略上应付两条战线,但是他们仅仅需要把苏军整个战斗力的7%放在与日本人对峙的远东战线。这要归功于从远东到俄国欧洲部分之间的遥远距离带来的战略纵深,还有1941年日苏之间签订的中立条约。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军工产品和新组建的部队全都运往了欧洲战场,东线苏军兵力占其总兵力的比重在一直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几乎不能继续担负守备任务的程度。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战争的最后几个月.


      5楼2013-04-16 20:22
      回复
        与德国相比,苏军的情况则可以用蒸蒸日上来形容。苏军可以补充他在人员上的巨大损失。苏联从全国的人力资源中(据估计总数为35,000,000人)征召了2500万人,这2500万人中有1370万人牺牲,另外死于战争的平民也达到了700万人。(红水兵:我拿不准,还是放出原文:Out of an available manpower pool of an estimated 35,000,000, they eventually called up 25,000,000, and 13,700,000 were killed, along with 7,000,000 civilians.)到了1944年,苏联在光复的国土上还可以获得每月50万到60万人的人力资源补充。苏联每年新增适龄青年人数是德国的三倍。因此虽然苏联步兵师也不能达到满员,但是至少要比德国步兵师满员程度高,而且会随着兵员的补充越来越高。
        从生产的角度看苏联的情况也比德国要好得多。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军事工业生产了107,000辆坦克/自行火炮,德国的该数字只有76,000辆。苏军还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总共13,000辆装甲车辆。1943年苏联的坦克年产量是24,000辆,1944年增长到了29,000辆。苏联的火炮年产量是,1943年45,000门地炮/反坦克炮,1944年56,000门地炮/反坦克炮。作为另一项主要生产项目的作战飞机,苏联1943年的年产量是30,000架,1944年是32,200架(仅仅是这一年德国的飞机年产量超过了苏联)。整个战争期间苏联还通过“租借法案”得到了19,000架飞机。
        但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的物资中最重要的是卡车,4轮和6轮载重卡车。到1944年4月为止,苏联共接收了220,817辆卡车,整个战争期间共接收了427,000辆卡车,而苏军总共的卡车拥有量是665,000辆卡车。这些美国产的卡车在乡村道路上的通过能力要比德国卡车强,他们可以给苏军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提供必要的运载能力,以运送足够的士兵及时支援坦克作战。而且这些卡车优越的地形通过能力也让苏军有能力向那些远离铁路终端的苏军作战部队运送物资。这些租借法案提供的卡车不仅在质量上优于德军卡车,也在数量上超过的德国在1939-1945年间的卡车总产量。
        苏联的作战条令到此时已经比较成熟了,巴格拉季昂战役将会是这种成熟的反映。苏联的战役指挥强调保持主动权,通过贯彻马斯基洛夫卡条例(maskirovka——这个词的含义包括了欺敌、伪装和战役安全工作)和做好战役伪装、欺骗工作来达到隐蔽主要突击方向的目的;在选定方向上集中起对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兵力;攻击敌人全战术纵深并完成战术突破;将战术突破迅速扩大为战役纵深的突破;投入快速兵团与敌战役预备队交战并歼灭之;并最终将战役成果转化为战略上的胜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军从两个方面采取了措施,一是实现了数量的优势(虽然在这个战例里数量优势并不是压倒性的),二是采取了合适的部队组织形式。为了这个目的出现的部队组织形式就是坦克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由2-3个坦克军组成,也有1-2个机械化军(详细情况请参见附录B)。实际情况中,坦克集团军的变成情况变化非常大,可能编入更少的坦克军编入更多的机械化军,这取决于其所肩负的任务性质和敌人的情况。另1个用于大纵深作战的部队组织形式是骑兵-机械化集团,在巴格拉季昂战役中有两个这样的集群参与了战斗。这样的部队一般是暂时性的编制,组建的原因也是因为作战地形不适合坦克集团军战斗。
        苏联的作战条令中把一些集团军,或者是经过专门加强的集团军,称为突击集团军;这些集团军一般被赋予突破敌人战术防御的任务。方面军会给那些担负主要攻击任务的集团军加强坦克军或机械化军。在之后的战斗中这些集团军会把突击集群用于突破敌战术纵深或者是扩大战果。不论是坦克集团军还是骑兵-机械化集群,都是直接受方面军指挥员指挥的,方面军指挥员在经过最高统帅部批准的作战计划内,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最高统帅部的批准下指挥这些兵团。最高统帅部的批准可能来自于莫斯科的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还可能来自于莫斯科派出来协调几个方面军作战行动的最高统帅部代表的命令。第二种命令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7楼2013-04-16 20:27
        回复
          2.战役/战术态势
           a.双方兵力对比(具体部队编成情况参见附录c)
             (1)苏军兵力
                苏军参加巴格拉季昂的参战部队共计166个师,其中的124个(包括6个骑兵师)将参与第一波进攻。苏军的机动力量,8个坦克/机械化军(分别相当于德军的装甲军和装甲掷弹兵师)的配置情况是: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下辖2个坦克军,白俄罗斯第1、第3方面军的两个骑兵机械化集群各下辖1个机械化军,余下四个坦克军则作为独立的坦克军配属给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第3方面军。两个骑兵军都在骑兵机械化集群编成下战斗,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中有1个骑兵军。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坦克军(机械化军)拥有的坦克数量是德国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拥有坦克数量的两倍。在刚才提到的8个坦克军/机械化军编成内作战的坦克/自行火炮的数量约占苏军总拥有量的40%-50%。有6000架作战飞机,在5个空军集团军的编成下,支援参加巴格拉季昂战役的各方面军作战行动。2个空军集团军支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战行动,余下的3个方面军各有1个空军集团军负责他们的空中支援。此外还有将近苏军远程航空兵的1000架飞机从位于俄罗斯南部的机场起飞支援战役进攻行动。在这些参与第一波攻击行动的部队中,97个师将会在6个主要方向上突破德军的防线。在选定的突击方向上苏军会集中65%的士兵、63%的火炮和迫击炮、76%的坦克和自行火炮、73%的作战飞机。这些数字中均不包括方面军和集团军后方的人员、空军的人员,以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的人员。从整个战役全局来看苏军比德军有:人员上3:1的优势(这也是师数目上的比例)、火炮上8:1的优势、坦克/自行火炮上10:1的优势、作战飞机4:1的优势;但是通过集中兵力,苏军可以在预定突破方向上造成上述所有类别上的10:1的优势。这些兵力集结的过程并没有完全瞒过德国人,但是苏军的战役伪装和欺骗行动(马斯基洛夫卡条例)导致德军对这些集结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关于马斯基洛夫卡条例的内容会在后面章节详细阐述。
                附录中的苏军兵力编成表没有反映战线南部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兵团的情况。这部分兵团有6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1个航空兵集团军,共计42个师。巴格拉季昂战役开始以后,一旦其他部队攻克位于该兵团西方向上的重要城市斯罗尼姆(Slonim),这些部队将会转入进攻。附表中也没有反映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中的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情况。这两支集团军将用于部署在预料中攻克的斯摩林斯科 ,除非最高统帅部批准,方面军司令员无权指挥这些部队。
                并不是说苏军就完全没有弱点,他们也有自身潜在的隐患。第一点,苏军步兵师当时的编制人数就要比德军步兵师少1/3,而且苏军步兵师此时实际人数大约是编制人数的一半。虽然苏军为此次战役经过了补充,师的实际人数有所上升,但是仍不是满编。第二点,苏军步兵师一级的师属炮兵单位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如德军步兵师,而且苏军步兵师的师属炮兵只能提供直瞄火力支援步兵,间瞄火力只能由加强炮兵和军属炮兵提供。不仅师属炮兵,苏军步兵师的其他支援火力单位也都是这个特点。所以德军步兵师的支援火力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强于苏军步兵师。苏军步兵师依赖于上级加强兵器和军属炮兵为其提供那些德军步兵师自己就能提供的炮兵火力。苏德两军此时步兵师的步兵人数倒是相当(营级单位,2000名步兵),虽然双方都不满编。总的来说,苏军步兵师在战斗力上仍然只相当于德军步兵师的一半,这就意味着118个苏军步兵师只相当于59个德军步兵师。如果把此时的苏军与美军作1个比较我们会发现,1944年的美军步兵师加上1个步兵师通常应有的加强单位相当于苏军由两到三个步兵师组成的步兵军;因此,苏军的1个集团军相当于美军的1个军,苏军的方面军则相当于美军的野战集团军(Field army)。


          8楼2013-04-16 20:27
          回复
            其他战役层次的措施还有建立25公里的警戒区,不仅在参加巴格拉季昂战役的方面军,而是在整个战线上都建立起这样的警戒区。特别警戒区的建立是为了隐蔽苏军向白俄罗斯的铁路运输,大量的步兵师正在(如果可能的话,一般是夜间)通过铁路运输和步行的方式进入集结地域。苏军手中的空中优势让德国人无法使用他们的航空侦察手段,苏军对方面军和集团军都实行了无线电管制,而且新来的成建制的部队都没有派驻一线阵地。大的部队编制中苏军都建立了专门的委员会(General Controllers' Service)负责监督、管理部队的伪装措施(机动部队的隐蔽和驻扎部队的伪装)。在方面军级,该委员会是以参谋长负责领导,在集团军和军级则是由相应的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
                  战术层次的措施着眼于不让德军掌握机动集团(装甲集团)和苏军纵深增援部队存在的证据。因此在战役开始之前通过有线方式和信使就成了苏军通讯联络的主要手段。在这25公里的警戒区以内,德军进行地面侦察的可能性也因为苏军精力旺盛的警戒巡逻而消失了。苏军对地面和空中机动的管制范围一直延伸到方面军纵深的后界,任何成规模的机动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苏军在夜间都会忙于他们的伪装作业,他们用垂直的、水平的、各种各样的伪装设施防止德军发现到他们存在,而且所有的这些伪装作业到了第二天都会被仔细的检查,检查的结果也会按日上报方面军首长。苏联人也没打算什么事都瞒着德国人,他们会故意暴露些东西给德国人看,装成没有隐藏任何东西的样子。他们还会有针对性地根据德军掌握的情况暴露一些目标给德军,或者当他们希望让德军发现什么的时候他们也会这么干。
                  苏军战役伪装、欺骗工作和情报侦察工作由于白俄罗斯游击队的存在而受益匪浅。白俄罗斯的游击队接受在戈梅尔(Gomel)的白俄罗斯游击队参谋部领导。游击队常常扮演方面军侦察兵的角色。,他们有时也会在德军纵深扮演阻击部队的角色。尽管德军在春季给白俄罗斯的游击队以沉重打击,但是游击队的实力仍然达到150个旅、49个小分队共计143,000人。6月19日至22日,游击队对德军铁路线共计划了2,000处破坏,成功了1,000处;平均每天晚上对德军发动大约10,000次独立的骚扰行动;他们共攻击了德军26个指挥部。游击队的这些活动导致德军与苏联正规军的战斗开始以后增援迟迟不能到来。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也是德军防线崩溃的主要原因。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苏军的航空兵并不会执行专门的封锁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苏军在战场上的空中优势,为地面部队担当侦察任务和提供近距离的空中支援,特别是那些必须离开己方炮兵射程的纵深突破部队。苏军的远程航空兵也主要执行对德军司令部目标和德军空军集结机场的轰炸任务,他们也不参加空中封锁任务。
                  对于苏军的动作德国人也并非一无所知,只不过因为他们之前就已经倾向于苏军将在南部发动攻势的判定,所以德军认为已掌握的情报反映了苏军在中央集团军群方向上的防御企图而不是进攻准备。国防军司令部确知的是苏军所有的坦克集团军(德军认为这个数字是5个)都部署在南方,德军并没有意识到苏军最高统帅部组建了取代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的第6支坦克集团军。国防军总参谋部也知道坦克第2集团军部署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左翼,但他们认为该部队将被用于苏军南方的攻势而不是针对中央集团军群的行动。他们也不知道苏军参加解放克里米亚战役的3个集团军究竟去了哪里。这3个集团军中的2个,近卫第2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移动到斯默棱斯克组成了巴格拉季昂战役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他们还发现了苏军的在南方的前线航空兵是苏联空军的主力,并且兵力一直在增加,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中部战线上的前线航空兵力量的增长幅度要超过南部战线的增长幅度(不过南方的前线航空兵依然是主力)。因为苏军远程航空兵的主力依然留在南方,所以是德军更忽视了苏军中部战线上航空兵兵力的增长。总之,在德国国防军总司令部看来,苏军在白俄罗斯战线上的所有进攻准备动作都不足为虑,即使从最坏的可能性来考虑也不过是苏军在北乌克兰的主要进攻开始之前的牵制性佯攻而已。


            10楼2013-04-16 20:29
            回复
              中央集团军群也对状况略有察觉,不过他们也对整体情况缺乏认识。他们已经获知的苏军下达给炮兵和航空兵的战斗命令还算准确,不过他们显然严重低估了中央集团军群当面苏军步兵师规模和装甲突破力量的规模。他们仅查明140个苏军师级单位和3个苏军坦克/机械化军,有40%的苏军师和300%的坦克军没能查明。(红水兵:解释一下,这个算法是“未查明比例”=“遗漏单位数”/“查明单位数”)这种严重的失误在中央集团军群估计其当面苏军坦克总数时依然存在。他们估计苏军在其当面部署了400至1,800辆坦克,可是实际上苏军在其当面部署的坦克总数是4,000到5,200辆。不过至少德国人还是正确地判断出白俄罗斯第1和第3方面军是苏军坦克主力所在的位置。到6月14日的时候才对局势有了足够的警觉,他们在与国防军司令部代表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他们的焦虑,即他们相信在其侧翼苏军将会发动一场主力进攻,而且很快就会发起。
                    德军的集团军因为距离苏军更近的关系对局势看的又更清楚一些,不过他们同样低估了苏军的兵力,而且也没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比如战役全局上,看清苏军的企图。中央集团军群北部的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已经发现了苏军有向维捷布斯克东南发动主力进攻的企图,还根据已查明的3个新步兵师、100辆坦克和新出现的火炮判定,苏军还将发动向维捷布斯克西北的辅助攻势。从6月13日开始,该集团军还发现了苏军在“斯摩棱斯克-明斯克”公路奥尔沙段以北的一次兵力集结。实际上他们发现的是不遵守伪装纪律的苏军突破炮兵第5军的一次行动。从6月19日开始该集团军就已经判断苏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他们估计最有可能的后果是苏军在维捷布斯克附近完成一次局部合围。该集团军虽然意识到苏军在奥尔沙附近的公路上正进行的兵力集结会产生一些重要的后果,但是他们却没有进一步查明这个后果会有多严重。
                    德军第4集团军更早注意到苏军在奥尔沙公路上的集结行动是为了一次主力进攻在做准备,从6月16日起他们还注意到了在莫吉廖夫当面苏军兵力的增长。该集团军自6月11日起判断苏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16日时判定苏军的进攻将开始于22日,到6月19日他们确信进攻将会在未来2到3天内打响。不过第4集团军也没能发现关于苏军进攻兵力和地点的更进一步的证据。
                    在南面的第9集团军是对局势最清楚的了,但是他们也仅仅注意到了一些局部的表现而缺乏对全局的判断。从5月30日起他们就注意到了苏军在积极准备从罗加乔夫向博布鲁伊斯克进攻。不过因为他们不知道28集团军的存在而严重低估了这个攻势可能带来的后果。6月13日,该集团军判断苏军发起攻击的日子将会是15日、20日、22日这三天。6月17日,他们估计那个日子是20日,到了20日他们又估计那个日子是22日。第9集团军认为苏军的企图仅在夺取博布鲁伊斯克、割裂德军防线进而包围别列津诺以东的德军。
                    综上所述,苏军成功地在战略上隐蔽了夏季攻势的地点和兵力。在战役上,虽然他们开始对局势感到焦虑,但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没能查明苏军的参战兵力,没能将他们观察到的苏军兵力集结行动放在比战术意义更高的层次上考虑。德军各集团军对苏军的进攻发起地段和时间有着更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也没能看出手中情报所蕴含的战役、战略意义


              11楼2013-04-16 20:29
              回复
                苏军
                        进入战争的第三个阶段以后苏军的作战条例中认为双重包围是大规模成建制歼灭敌人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此目标的战役分为5个步骤:突破敌军战术防御地幅;投入纵深突击部队扩大突破口、分割、合围敌军;建立包围圈的对内正面和;建立包围圈的对外正面;继续进行下阶段战役。一般来说为了集中完成这样大规模的合围作战所需的兵力,苏军通常是安排至少两个方面军共同来完成的。在总计30次的苏军包围作战中22次包围作战是由多个方面军共同完成的。据报道在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阶段,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就因为坚持主张由他自己1个方面军来完成一次这样的合围博布鲁伊斯克的战役而与斯大林本人发生争执;即使在莫洛托夫将其拉到另1个房间提醒他正在与什么人物争辩之后,罗科索夫斯基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斯大林让步了,不过斯大林提醒罗科索夫斯基,他要个人对战役后果负全部责任。(红水兵:我接触的故事版本不是这样的。罗科索夫斯基与斯大林的分歧在于,斯大林认为两个突击方向就必然要分为1个主要1个次要,而罗科索夫斯基坚持用他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同时完成两个主要突击,包围博布鲁伊斯克。故事其他部分倒是差别不大。)在这样的合围战役中各方面军都将自己的部队分为“突击集群”和“机动集群”两类。苏军通常将加强有合适的加强兵器和专门的任务部队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作为首次进攻的部队,这些部队将负责突破敌人战术防御地幅。机动集群将用于投入突破口对敌军构成合围,形成合围对外正面并进行下一阶段战役。战役第一梯队中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或者第二梯队的集团军将形成合围对内正面。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苏军通常将兵力兵器大规模集中于预定突破地段以在形成极高的战术密度,梯次配置部队以满足纵深突破的要求。为了突破防御阵地达成战术突破,苏军方面军首长会根据面临的战术任务用步兵、装甲兵、炮兵以及工程兵等兵种组成突击集群。突击集群的指挥员则会根据需要在集群的先头步兵师中建立该集群自己的“机动集群”,这样的“机动集群”通常包括1个步兵营、1个坦克团或坦克旅、工程兵和自行火炮,集群的指挥员常常由师副师长直接担任,集群的任务是快速突破以攻占敌纵深重要的战术目标。比较典型的任务包括:突破战术防御地幅,控制桥梁、渡口、山隘这样的屏障通道。在战争第三阶段苏军突击力量常常在进攻发起后的第1个昼夜完成对德军主要战术防御地幅的突破,之后利用步兵师的先遣分队为战役第二梯队或者方面军突击集群打开前进通道。苏军通过这样的努力甚至可以在突击集群仍在于德军防守部队激战的时候就把机动集群送入了德军防御的纵深。
                        当诸兵种合成突击部队完成对敌人战术防御的突破后对战役结局及其关键的时刻就到来了,方面军和集团军的纵深突破集群将投入突破口向敌军防御纵深的战役目标发动进攻。此时进攻部队是否足够机动灵活就成为了战役进攻能否取得的胜利的关键了。方面军的纵深突破集群(mobile groups)一般由坦克集团军构成,有时候也可能是由“骑兵机械化集群”构成的。所谓“骑兵机械化集群”就是1个骑兵军(我们可以将马匹看成有机坦克)再加强1个机械化军(少数情况下是坦克军)。
                “骑兵机械化集群”一般在不适合装甲兵大兵团作战的地形和天气条件下使用。集团军纵深突破集群由坦克军或机械化军构成,有时也可能是两者的搭配。方面军和集团军的指挥员将纵深突破集群投入突破口向敌军的防御纵深发动进攻,以扰乱和打击敌人。集团军的纵深突破集群突破的范围在敌军纵深50-100公里左右,他们将完成战术合围并在其他兵种单位的配合下歼灭包围圈内的敌人。集团军的纵深突破集群突击纵深就要大得多,他们必须完成如下战役任务:歼灭敌军的战役预备队,破坏或扰乱敌军的通讯指挥及后勤供应系统,占领类似制高点、隘口、道路交汇点、桥梁等这类的具有重要战术意义的地点,突破敌军纵深的战役防御地域(后续防线),攻占桥头堡,切断敌军的撤退的路线并进而完成对敌人的合围,追击退却的敌军。苏军的纵深突击集群是离不开航空兵直接支援的,因为他们常常需要在己方集团军及方面军的支援炮兵火力范围以外行动。


                12楼2013-04-16 20:30
                回复
                  a.兵力部署
                     (1)苏军(参见附录E)兵力分布细节见Tab-3中的1944年6月22日地图。
                       苏军在兵力配置上着眼于如何将尽可能多的战斗力集中在6个已经确定的突击方向上,对于战线的其它地段则只保留最低限度的兵力。尽管苏军遵循了上述原则,但手中并不宽裕的兵力使得他们在漫长的战线面前也只能组建一个梯队。苏军所有诸兵种合成集团军都部署在第一线;不仅如此这些集团军的主要突击力量也只能编成一个梯队。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的近卫第6集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第3、第65集团军是按照两个梯队的形式部署的,这3个集团军都用一个步兵军构成自己的第二梯队。至于战役计划中要求的集中兵力的原则是通过缩小突击步兵军的进攻正面与突击通道的宽度,或者令他们的突破方向变窄的方式实现的。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让突击步兵军组建2个甚至3个进攻梯队。苏军兵力部署的详细情况请查看Table-3的1944年6月22日06:00兵力部署图。关于苏军在预定突破地段的具体兵力集结情况参见附录F。
                       苏军的快速兵团都被严格部署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团军将自己编成内的坦克旅加强给担负主攻任务的步兵军。这些步兵军在得到加强给他们的坦克旅后,又会把坦克旅加强给进攻第1梯队中的步兵师。这些步兵师在得到坦克旅后,加强以1个步兵营、以及必需的工程兵,由副师长亲自指挥构成师的先遣分队。苏军的坦克军常加强给特定的集团军,成为集团军手中的预备队。苏军的骑兵机械化集群和坦克集团军是配属给方面军,用来发挥关键作用的。虽然这些部队是由方面军指挥,但是最高统帅部也是十分关心这些快速兵团的使用的。尤其是当方面军指挥员在快速兵团的使用上偏离了既定战役计划是,来自最高统帅部的关切就更为密切了。一般说来,在没有配属坦克军的情况下,苏军集团军级部队在进攻作战中的突击纵深约为50-60公里。没有配属坦克军的集团军有时也可能用于执行关键任务。比如说,在苏军包围维捷布斯克的作战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右翼的第43集团军的先遣分队和左翼第39集团军的坦克旅。坦克集团军则主要用于攻击敌人防御纵深内100-150公里的目标,如果是方面军快速兵团则用于攻击敌防御纵深内200-250公里的目标。
                       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的坦克第1军被配属给近卫第6集团军,在方面军强渡西德维纳河后用于进一步发展战役胜利。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3军加强给近卫第11集团军,用于该集团军沿“奥尔莎-鲍里索夫”方向的突破任务。奥斯利科夫斯基的“骑兵-机械化集群”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仍然由方面军直接指挥。奥斯利科夫斯基的部队将沿着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北部的第5集团军达成的突破口投入纵深突击。他们先别列津纳河(Beresina)继而向明斯克发展进攻。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如何使用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最高统帅部和最高统帅本人手中。最终,他们决定近坦5集应当从近11集的突破地段中投入进攻。近11集的突破地段跨越“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公路,近坦5集在投入进攻后,将先向鲍里索夫市(Borisov)继而从北面进抵明斯克以东,完成对德军的包围。不过,作为预备措施,苏军也为近坦5集从第5集团军突破地段投入进攻准备了必需的补给物资。
                       由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地段内没有成规模的快速兵团,因此该方面军从原有编制内的坦克旅中拿出一个来配属给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军——第49集团军,用于发展胜利。另一个将在博布鲁伊斯克方向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将坦克第9军配属给方面军右翼的第3集团军,用于该集团军向博布鲁伊斯克和明斯克方向发展进攻。方面军手中的另一支坦克军被配属给左翼的第65集团军,这支坦克军也将要完成与坦9军类似的任务。方面军的快速兵团是普利耶夫(Pliyev)的骑兵机械化集群,他们部署在第28集团军的方向上,战役开始后将视情况投入斯卢茨克(Slutsk)方向,或者奥西波维奇(Osipovichi)继而明斯克方向,或者博布鲁伊斯克方向进攻。


                  15楼2013-04-16 20:31
                  回复
                    从维捷布斯克西北部地域发动进攻的近卫第6集团军和第43集团军将共同用总计3个军的兵力从一个非常狭窄的地段上进攻。近卫第6集团军左翼的1个步兵军,和第43集团军右翼的2个步兵军为第一梯队,近6集的2个步兵军和坦1军为第二梯队。这些苏军当面的德军兵力为1个半德国师。维捷布斯克以南苏军的第39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将协同用2个集团军结合部附近的部队发动进攻。在突破德军防线后,2个集团军的部队将分别转向西和西南两个方向继续进攻。第5集团军向西南方向进攻,第39集团军先向西进攻之后挥师北上完成对维捷布斯克的合围。附录F中的段落1和2收录了第5集团军和隶属第39集团军的近卫第5步兵军兵力集结的详细情况。
                         在奥尔莎-莫吉廖夫方向上北翼的近11集将从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上向奥尔莎市发动进攻。该集团军将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地段上从一开始就投入2个军的兵力发动进攻。进攻的路线大致沿着从东北方向至奥尔莎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进行。关于近11集和他其中的一个军的兵力集结情况也请参见附录F,段落1、2。在战役开始一天后,近卫11集团军的司令员高里斯基(Galisky)将军因为德军的顽强抵抗不得不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他不得不将4个师和近卫第2军转移至集团军右翼。近11集的左邻部队第31集团军的2个步兵军将与近11集左翼的2个步兵军协同进攻当面的德军。另外,这两个集团军没有快速兵团。
                         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方向上,计划中只有一个进攻,该进攻由莫吉廖夫市正东的49集团军完成。这个集团军的兵力占整个方面军的将近一半。不仅如此,该集团军还进一步集中兵力,他们将3个步兵军集中在一个非常窄的攻击方向上,这3个步兵军中的步兵师都是按3级梯队的形式布置。因为最高统帅部没有指派任何快速兵团给这个方面军,因此该方面的各个集团军都将自己编制内的1个坦克旅留作集团均的快速兵团。具体兵力组成见附录F,1段a节。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剩下的2个集团军作为纯粹的防御性兵力而未赋予任何明确的进攻型任务。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南面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地段。隶属该方面军的第3集团军将全部4个军中的2个集中在集团军左翼的一个狭窄地段上。第3集团军的左邻部队,第48集团军也把两个军集中在了集团军右翼的一个狭窄地段上。这4个军将密切协同向罗加乔夫市北部发动进攻。第3集团军和他的那2个军的兵力集结情况参见附录F的段落1、2。48集剩下的那部分阵地由1个严重缩水的步兵军和1个筑垒地域负责(筑垒地域相当于一个苏军师级规模的部队,专门用于执行防御和以节省兵力为着眼点的任务)。为了完成南部的针对博布鲁伊斯克的进攻行动,第65集团军加强了左翼的兵力,在那里有第18步兵军的5个师和他们后面的近坦1军。关于兵力集结情况的具体数字参见附录F1、2段。65集的左翼是第28集团军,为了配合65集的进攻行动,28集也在自己靠近65集的地段集中了2个步兵军。在28集团军的后面部署着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快速兵团——普利耶夫的骑机集群。在博布鲁伊斯克方向上,苏军共集中了3个军共计10个师、1个坦克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方面军快速兵团),而在此地段防御的德军却只有一个半德军师和作为预备队的严重减员的第20装甲师。
                         因为苏军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进攻准备,因此他们完成了大量的,以支援步兵作战为主要目的的,坦克和火炮集结。苏军还组建了许多担负特定作战任务的临时分队。例如苏军组建了突击群(Assault group)和特种先遣营(tailored advance battalion),还在部队中完成了比例可观的工程兵组成


                    16楼2013-04-16 20:31
                    回复
                      正如附录中的地图上所显示的那样,德军兵力分布的总体情况是,1个一线步兵师的防御正面为10~20公里。防线正面的步兵师都是呈一线配置,集团军手中仅有的4个步兵师留作预备队。由于负责的防御正面过于宽大,步兵根本没有办法在防线的关键地段集中兵力;德军指挥官只能把手中的营一个个都放到第一线上去。唯一一个看起来属于例外情况的是维捷布斯克方向,那儿似乎集中了好几个师的兵力。但是如果我们再考虑到这个方向上的德军要负责北面的一个突出部,因此实际的兵力密度仍然仅为平均每个步兵师10公里。在维捷布斯克方向上,又一支严重缺员的步兵师和同样虚弱的2个突击炮营作为战术预备队。
                           德军在奥尔莎方向上的兵力密度看起来要更高些,第78步兵师和第25装甲掷弹兵师横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公路”布防,除此以外在奥尔莎北部还有一个步兵师作为预备队。就这样,当苏军近卫第11集团军的庞大兵力(122,000人,2,637门火炮和迫击炮,48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发动进攻时,他们发现德军的防御简直不值一提,苏军部队很快就突破了德军的阵地。
                           防守莫吉廖夫接近地的德军部队仅仅可以得到1个装甲掷弹兵师——“统帅堂”(Feldhermhalle)师——的支援。即使是这支当时严重缺乏突击炮的装甲掷弹兵师,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援也必须得到国防军总司令部的命令与协调。
                           在博布鲁伊斯克的接近地上有一支装甲师,它们是德军第9集团军的战术预备队。不过这支部队不仅人员缺编严重,而且还非常缺乏坦克等技术兵器。更可怕的是,第9集团军在如何使用这支预备队问题上表现出的犹豫不决更加恶化了该装甲师的实际表现。在苏军第3和第48集团军的攻击方向上的实际情况是:平均1个苏军军级单位面对的德军兵力不超过1个团(2个营)。另外,苏军南、北两个预定突击方向之间的德军也要面对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威胁。在博布鲁伊斯克方向,德军2个师要面对13个苏军步兵师和1个拥有超过300辆坦克的坦克军,还有一个骑兵机械化集群。所有这些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兵力上“1个苏军师:1个德军营”的悬殊比例。
                       b.战役的序幕和高潮(参见Tab3的地图集,关于1944年6月22日-7月13日的每日总结)
                         巴格拉季昂战役并非整条战线一起打响的,他是由各方面军大致按由北往南的顺序依次打响的。1944年6月22日,在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战线上,白俄罗斯进攻战役的武装侦察阶段的战斗打响了。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在战斗打响后的第1日至第2日夜间的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甚至让方面军司令员巴格拉米扬大将决定取消原定于第2天(6月23日)的进攻行动,转而将部队用于发展这次武装侦察行动的胜利。此后巴格拉米扬的突击力量(大约15个营)已经突入德军防线5公里。2月23日巴格拉米扬的步兵师派出了各自的先遣分队,这些先遣分队肩负的任务是尽可能地向德维纳河进攻。从6月23日的地图上可以看到有部分先遣分队已于23日日终前进抵德维纳河。此时苏军的突破口已经扩大至50公里宽,16公里深。虽然巴格拉米扬已经发出命令让坦1军投入战斗,但是因为糟糕的道路状况,23日当天坦1军未能参加战斗。
                         白俄罗斯第2、第3方面军于1944年6月23日也发动了进攻。苏军进攻打响时一起出现的有,猛烈的炮火准备、猛烈的航空兵火力准备,还有苏军新采用的突破战术。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方向上,第39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23日当天的进攻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这两支部队在德军防线上撕开了一条50公里宽,10-12公里深的口子。尤其是在39集方向上,各突击师在坦克旅(或者是自行火炮旅)的支援下,不仅突破了德军的防御而且已经开始了向德维纳河方向和右邻43集团军方向的进攻。
                      在5集的方向上,战场形势也十分有利于奥斯利科夫斯基骑兵机械化集群在第2天投入战斗。苏军并非所有参战部队都一帆风顺,在奥尔莎方向上苏军的进攻部队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虽然近卫第11集团军在数量上拥有显著优势,但在预定方向上的突击进行的很不顺利,紧紧突入敌人阵地几公里。
                      不过近11集右翼的几个军都打得很漂亮,于是近11集司令员高里斯基将军决定变更预定部署:集团军快速兵团——近卫坦克第2军转向集团军右翼的突破口发动纵深突击。与近坦2军一起调往集团军右翼的还有原来也部署在预定突破方向上的4个步兵师。德中央集团军群面对苏军开始的攻势做出的反应是,增派2个师——第95和第14步兵师——去阻止苏军在维捷布斯克和奥尔莎方向上的突破。可是这2个师不是成建制地一次性投入战斗,而是采取“添油战术”,一点一点地投入战斗。


                      17楼2013-04-16 20:31
                      回复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第49集团军的方向上出现了24日最令人关注的突破。49集的攻势以突击步兵师的先遣分队为先导,当日打开的突破口纵深达到了10-12公里。苏军在进攻中步兵伤亡较大,不过该集团军迫使德军将预备队,“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调往这个方向。
                           6月24日对整个战役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件事情发生了:战线南部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博布鲁伊斯克的东北面和南面开始了方面军的进攻行动。在方面军右翼的第3集团军在发动进攻后仅仅前进了2公里就被德军遏制,导致在原定突击方向上无法完成突破。但是3集右翼的几个军却打的很漂亮。于是集团军司令员决定在第二天把集团军快速兵团,坦克第9军,从右翼几个军的突破口中投入纵深进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的第65和第28集团军的攻势进行的异常顺利,光是进攻开始时猛烈的炮火准备就已经足够把他们对面的德军“人间蒸发”了。24日16时整,65集将自己的快速兵团——近坦1军——投入了作战。集团军之前打开的突破口又30公里宽、5-10公里深,在此基础上近坦1军突破的纵深达到了20公里。近坦1军的任务是切断博布鲁伊斯克以西的公路,沿该市以南的别列津纳河完成对博布鲁伊斯克地区德军的包围。德军派出了预备队——第20装甲师,不过此举收效甚微。20装甲师先是被命令向北机动,尔后又接到了简装后折返向南的命令。于是20装甲师在24日在南、北两个方向上都没能和红军见上一面。
                           在整个战线的北部,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攻占了一个可以从北面跨过德维纳河的桥头堡,并将突破口扩展到30公里深、90公里宽。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方向上,第39集团军的部分部队也从南面进抵德维纳河。在第5集团军方向上,骑兵机械化集群仍在向作战地域运动,坦克第5集团军也按计划向第5集团军的方向运动。奥斯利科夫斯基骑兵机械化集群的兵力配置是,近卫机械化第3军在右、近卫骑兵第三军在左,骑兵机械化集群的目标是别列津纳河。更南面的苏军第11集团军右翼上的突破行动仍在继续,增援的步兵师也在陆续投入交战,近卫坦克第2军也在向集团军右翼运动之中。最高统帅部代表华西列夫斯基决定将近坦5集的攻击方向从奥尔莎变更到第5集团军的方向上去。近坦5集的这一变更部署需要至少36个小时才能够完成。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方向上,苏军向莫吉廖夫的进攻几乎没有受到“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参战的影响,仍然在顺利进行。第49集团军已经将集团军的快速兵团投入了进攻。该集团军的快速兵团在近卫坦克22旅的基础上由集团军编制内的部队组建而成。快速兵团的出现使该方向上苏军进攻的攻击纵深更大了。


                        18楼2013-04-16 20:32
                        回复
                          6月25日,在维捷布斯克苏军完成了整个战役计划中的第一次合围。这个包围圈完成的纵深大约在50公里左右。被苏军包围的德军共有5个师,此时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原有的11个师只剩下了2个,3个军的建制也只余下了1个军。为了消灭包围圈中的敌人,苏军39集和43集这两个集团军一共花去了将近3个昼夜的时间。包围圈内以及附近的德军部队预计为30,000人,这其中有15,000人被俘。维捷布斯克南面,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沿别列津纳河向鲍里索夫(Borisov)方向的进攻打得十分艰苦,进展缓慢。在苦战中的骑兵机械化集群后面的是苏军手中的德王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近坦5集在25日当天的主要项目的收拢集结部队,准备与第二天也就是26日投入战斗。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在敌人防线上打开的突破口已经扩大到10公里宽、30-50公里深。不顾巨大的人员伤亡,苏军49集团军的进攻也在缓慢发展着,他们从莫吉廖夫市以北接近了第聂伯河。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方向上,第3集团军司令员将坦克第9军投入到了集团军进展最大的方向上。坦9军的任务是向博布鲁伊斯克进攻,并在该市以东建立阻击阵地。同时,近坦1军向北运动,此举将德军第34师的一部截断在自己与别列津纳河之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员罗克索夫斯基将军命令普利耶夫骑机集群(近卫骑兵第4军、机械化第1军)投入战斗,该部队的任务是突破德军防线后转向西面,攻占明斯克以南的斯卢茨克(Slutsk),进而威胁“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关键交通枢纽——巴拉诺维奇(Baranovichi)。
                             6月26日日终前的战况:战线北部的苏军在26日这一天忙于尽快消灭维捷布斯克包围圈中的德军。而战线北部已经投入作战的苏军快速兵团,正忙于朝别列津纳河和鲍里索夫方向赛跑。近坦5集在这一天投入了战斗,他们的进攻路线在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的进攻路线南边。近坦5集的4个军组成了一个方阵,每个军下辖的各个旅又是按照总队形式,整齐地涌向西南方向——别列津纳河和鲍里索夫。近坦2军在26日切断了维捷布斯克与奥尔莎市之间的道路,之后转向南面切断了奥尔莎的德军与明斯克之间的陆上联系。苏军这一行动完成的地点位于德军防御纵深的50公里处。苏军第49集团军在26日从莫吉廖夫市以北强渡了第聂伯河。战线南部的白俄罗斯第方面军方向上的苏军从东面已经逼近博布鲁伊斯克了。由于坦9军在这一天投入战斗,苏军的攻势得以向前推进了50-75公里,已经逼近博布鲁伊斯克东部外围了。近坦1军在这一天也打到了博布鲁伊斯克以西,然后他们就开始积极准备切断“博布鲁伊斯克-明斯克”公路。普利耶夫骑机集群已经进抵普季奇(Ptich)河边,之后骑机集群转向西面向着博布鲁伊斯克以西的斯卢茨克方向进攻。
                             德军的第一批增援部队在26日已经抵达了。第5装甲师增援鲍里索夫市的德军,第12装甲师增援博布鲁伊斯克。两支增援部队经铁路抵达目的地以后却又被一点一点地分散使用,结果让这两个师的增援根本没有对苏军的猛烈攻势产生影响。
                             6月27日,情况按照苏军的进攻计划发展着,近坦1军与坦9军在博布鲁伊斯克西北部胜利会师,包围中的德军共计7万人,这其中只有8,000-15,000人设法逃出了苏军的包围圈。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普利耶夫骑机集群继续向西南的斯卢茨克进攻。这一天,在整个战线的北部,在德国第3装甲集团军与第4集团军之间出现了一条巨大的裂缝。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与近坦5集一起冲进了这条裂缝。战线南部的近坦2军也完成了对防守奥尔莎市德军的包围圈。莫吉廖夫也已经被苏军包围,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这一天发动了对市区的第一次进攻,不过这次进攻被击退了。
                             6月28日前的战场形势发展好的出乎了苏军最高统帅部的预计,于是莫斯科修正了给各方面军的计划。这次修改令“巴格拉季昂战役”的战役第二阶段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原计划中从南北两个方向在明斯克以东完成合围作战的计划,被替换成了更宏达的需要在明斯克以西完成的合围作战计划。
                          新计划准备用强大的快速兵团保证莫洛杰奇诺(Molodechno)西北和巴拉诺维奇(Baranowichi)西南两个位置战线的稳定,用合成集团军(combined armies 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在明斯克以东组成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包围圈对内正面。新计划也明确要求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的攻击路线更加向北,不过该方面军依然要能够保证整个战役阶中北面的安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的目标是莫洛杰奇诺,近坦5集的任务是在友军的配合下合拢包围圈于明斯克以西。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继续向直接施加正面压力,该方面军要从德军防线正面一直向明斯克挺进。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两个坦克军将直趋明斯克,不过普利耶夫的骑机集群要向西面的巴拉诺维奇进攻。
                             6月28日,当天北部的苏军已经前出至别列津纳河。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仍在继续从侧翼包抄德军第5装甲师,而第5装甲师由于地形的限制却始终无法跑到奥斯利科夫斯基的前面去。南部的德军第12装甲师在这天终于有一个战斗群设法攻入了博布鲁伊斯克包围圈,在缺口被重新封闭以前只有大约15,000人逃出了包围圈。普利耶夫骑机集群在这天拿下了斯卢茨克,正在威胁巴拉诺维奇。普利耶夫骑机集群在3个昼夜内,前进了近100公里。
                             至6月29日,在苏军消灭博布鲁伊斯克包围圈内的德军之后“巴格拉季昂战役”第一阶段已宣告结束。德军共计阵亡、被俘约20万人;2个集团军(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丧失战斗力没;余下的那个集团军和另外大约15万人也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东方战线上的4个堡垒被苏军攻克(维捷布斯克、奥尔莎、莫吉廖夫、博布鲁伊斯克)。红军的战线向前推进了120-150公里。苏军已经取得了胜利,不过这个胜利目前只是战役性质的胜利,但是只差一步这个胜利就会成为战略胜利。


                          19楼2013-04-16 20:32
                          回复
                            7月1日这天本质上可以算是苏军调整力量集结兵力的第一天。在这一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罗科索夫斯基将军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命令巴拉诺维奇以北的普利耶夫骑机集群中的近卫骑兵第4军越野行军切断斯托尔布齐市(Stolbtsy)通往明斯克的铁路。罗科索夫斯基还命令坦9军放弃沿博布鲁伊斯克-明斯克公路进攻的企图转而向西机动选择斯卢茨克-明斯克公路作为进攻路线,这样就可以绕过德军第12装甲师的阵地继续向明斯克进攻。战线的北部,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在为向莫洛杰奇诺进攻调整力量,近坦5集则正在积极准备与左翼的近坦2军一道沿鲍里索夫-明斯克公路向明斯克发动最后一场决定性的进攻。战线中部的德军第4集团军在苏军的强大压力下用了两天时间(7月1日-2日)才渡过别列津纳河。
                               7月2日,苏军的进攻重新开始了。仅仅一天以后,7月3日各个行动方向的主要目标都已达成。在战线北部,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打到了莫洛杰奇诺和该市西北的斯摩根(Smorgon)。不过,单凭近卫骑兵第4军的兵力是拿不下莫洛杰奇诺的,第5集团军腾出手来增援近骑4军后才攻克该市。对于明斯克这个关键目标苏军当然十分重视,7月3日,近坦2军和近坦5集一左一右经过2天推进50公里进入明斯克市区。进入市区后坦克兵们不敢恋战,迅速横穿市区后在市区的西郊和西南郊驻防。这之后仅仅4个小时,苏军从南面进攻的队伍也进入了市区,首先抵达的是刚刚会师的坦9军和近坦1军。
                            它们的位置是关系:坦9军从正南方向,近坦1军从西南方向的。不过很快又有新的命令把这两支部队重新向南调往巴拉诺维奇战场。本来,在苏军的计划中向明斯克的进攻最快也要到7月7号左右才能完成,但是实际上只花了2个昼夜,7月3日日终前这个目标就已经达成了。苏军最终在明斯克完成的包围圈中共有大约105,000人,这么多的德军让把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3个步兵集团军(第33、49、50集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32集团军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至7月11日)来消灭他们。被围的德军中阵亡了大约40,000人,其他人中的57,000人于7月17日被拉到莫斯科游街,之后被悉数送往西伯利亚。现在苏军终于取得了期望中的战略性胜利,战役给德军带来30-35万人的伤亡,25-28个师的损失,德军战线上被撕开了一个近400公里宽的缺口。


                            21楼2013-04-16 20:33
                            回复
                              7月1日这天本质上可以算是苏军调整力量集结兵力的第一天。在这一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罗科索夫斯基将军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命令巴拉诺维奇以北的普利耶夫骑机集群中的近卫骑兵第4军越野行军切断斯托尔布齐市(Stolbtsy)通往明斯克的铁路。罗科索夫斯基还命令坦9军放弃沿博布鲁伊斯克-明斯克公路进攻的企图转而向西机动选择斯卢茨克-明斯克公路作为进攻路线,这样就可以绕过德军第12装甲师的阵地继续向明斯克进攻。战线的北部,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在为向莫洛杰奇诺进攻调整力量,近坦5集则正在积极准备与左翼的近坦2军一道沿鲍里索夫-明斯克公路向明斯克发动最后一场决定性的进攻。战线中部的德军第4集团军在苏军的强大压力下用了两天时间(7月1日-2日)才渡过别列津纳河。
                                 7月2日,苏军的进攻重新开始了。仅仅一天以后,7月3日各个行动方向的主要目标都已达成。在战线北部,奥斯利科夫斯基骑机集群打到了莫洛杰奇诺和该市西北的斯摩根(Smorgon)。不过,单凭近卫骑兵第4军的兵力是拿不下莫洛杰奇诺的,第5集团军腾出手来增援近骑4军后才攻克该市。对于明斯克这个关键目标苏军当然十分重视,7月3日,近坦2军和近坦5集一左一右经过2天推进50公里进入明斯克市区。进入市区后坦克兵们不敢恋战,迅速横穿市区后在市区的西郊和西南郊驻防。
                              这之后仅仅4个小时,苏军从南面进攻的队伍也进入了市区,首先抵达的是刚刚会师的坦9军和近坦1军。它们的位置是关系:坦9军从正南方向,近坦1军从西南方向的。不过很快又有新的命令把这两支部队重新向南调往巴拉诺维奇战场。本来,在苏军的计划中向明斯克的进攻最快也要到7月7号左右才能完成,但是实际上只花了2个昼夜,7月3日日终前这个目标就已经达成了。苏军最终在明斯克完成的包围圈中共有大约105,000人,这么多的德军让把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3个步兵集团军(第33、49、50集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32集团军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至7月11日)来消灭他们。被围的德军中阵亡了大约40,000人,其他人中的57,000人于7月17日被拉到莫斯科游街,之后被悉数送往西伯利亚。现在苏军终于取得了期望中的战略性胜利,战役给德军带来30-35万人的伤亡,25-28个师的损失,德军战线上被撕开了一个近400公里宽的缺口。


                              22楼2013-04-16 2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