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45贴子:239,955
  • 45回复贴,共1

一直在想。。。良殿是不是应该随身配玉什么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下辈子能做那块玉该多好啊,天天呆在良殿身边,不过这样好像看不到良殿的眼睛啊。。。只能看到刘邦项羽和若干大臣。。。。
有时候想,如果真的有那本太公兵法,做那本书也不错啊。。。不过看到某篇小说里提示,良殿把全文背下来之后把书烧了。。。这。。。


1楼2013-04-29 22:02回复
    《汉留侯张良史集》也是这样写的= =而且还捉蝴蝶什么的。。甚萌啊


    2楼2013-04-29 22:50
    收起回复
      我认为早期一定有;而藏匿下邳到起义的这段估计没有,毕竟当时配饰玉还是一种王权的象征,只有王孙贵族才有资格佩戴,张良潜伏期间,为了掩藏身份,应该是不会佩戴的;晚期,按照身份应该是有的,但是他已然出世,是否还看重这一类外在的东西就很难说。。。。
      @秋韵若然 对这个有没有研究呢~


      IP属地:上海3楼2013-04-30 15:39
      收起回复
        @阿廃 不敢说什么样身份能配什么样的玉,但是可以肯定玉在那个时候是稀罕物。以前看过一个叫玉礼器的图册。一些从先秦墓葬出土的玉礼器做工精良但玉质很差,可以推断出优质的玉很少。的确不是寻常人可以拥有的。0.0当然…都只是推测啊>O<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4-30 22:59
        收起回复
          @秋韵若然
          之前看中国玉器发展简史(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一个大概),那个作者介绍说,玉器的作用和使用范围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扩展的:商周时期,玉器只用作礼器,是“神”才能享用的;春秋战国开始,出现了配饰用的玉器,但是也非常少,它作为王权的象征,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佩戴;到了秦汉时期,玉器作为配饰已经很常见了,但也只有王公贵胃佩戴得起;到了唐宋时期,玉器已经是常见的商品了,而且雕琢的内容从单一的纹饰发展到了动物一类的;最后到明清,则是玉器的大发展时期,人们开始用整块的玉石雕琢假山,假花之类的。。。
          所以我才会有上面的推断~~~


          IP属地:上海5楼2013-05-01 08:40
          收起回复
            其实比起玉,洞箫应该是在子房身边呆得更久的吧……


            IP属地:湖南6楼2013-05-01 09:10
            收起回复
              一直在想,子房是不是应该随身带一把折扇呢?这是我对古代文人的普遍看法。。。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5-01 18: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