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戏院吧 关注:35贴子:264
  • 2回复贴,共1

转:什么是哲学----基于学科与学说视野的考察(作者:李德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什么是哲学”或“哲学究竟是什么”,不仅是一个一般性的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因为这里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得出答案的过程等,本身就联系着观察和思考的方式,联系着思维发展的程度和境界,联系着对哲学发展程度和境界的一种自我意识。所以,这个问题也往往成为哲学反思与自我批判的起点。


1楼2013-05-13 15:09回复
    五、树立自觉的学科与学说意识
    具有自觉的学科与学说意识,不仅是理解和把握哲学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学者具备应有哲学素养的重要表现。
    所谓自觉的学科意识,就是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基础,懂得站在科学的高度上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学说。要有一种健全的心态,自觉地保持科学、严谨、求实、宽容的学风和永不满足的批判精神,既不盲目追从别人的学说,也不急于将自己的学说强加于人;要以“问题-回答”的水平来衡量学说的优劣得失,充分地尊重学科发展的逻辑,充分地尊重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决不仰仗任何权势或谋求话语垄断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对于任何一家学说体系来说,能够保持这样一种心态,是理解和尊重主体的权利与责任、追求自己学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表现。
    所谓自觉的学说意识,就是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基础,坚定不移地掌握自己学说建设的方向和标准,有不断攀越理论高峰的目标和志气。要有一种进取的心态,学会独立思考,不迷信任何现成的公式和教条,敢于和善于超越前人(其实就是超越自己),用当代人的智慧(它是人类智慧的历史延续和凝结)去面对一切问题、回答一切问题,经过努力,创造出有时代精神的思维和话语。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论志气,那么就永远走不出只会咀嚼前人、人云亦云的心态,造就不了大手笔,产生不了新成果。
    有自觉的学科与学说意识,就是在学术研究中,决不应该学科与学说不分,只见涓流不见大海。如果缺少以学科立场看待学说的自觉性,就会导致某些学说的自我封闭或自我膨胀。在人类思想史上,由于分不清学科与学说,以某一学说遮蔽整个学科,或者因为反对某一学说而否定某一学科,或者因为主张某一学说就无视整个学科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些都是错误而愚蠢的。面对学说的多样化、多元化,哲学家最需要有一种健全的心态,自觉地保持科学、严谨、宽容、求实的学风和作风,防止简单化绝对化,既不盲从也不武断,唯一地接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才是保证学术和人才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有自觉的学科与学说意识,就是在学科层面要有“人弘道,非道弘人”的态度,即永远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科学、服从真理;在学说层面,则需要站在“道弘人,非人弘道”的立场上,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科学精神与价值导向。
    处理好学科与学说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是考验学说质量和学者素质的重要标志。例如正常的学术争论,应该是从尊重学科的共同前提、基础、规范、任务和目标出发,通过各抒己见的探讨来形成和积累更多的共识,从而促进学科发展。如果在争论中形成门户之见,过分看重个人或小团体的得失,就会使学派变成宗派,滋生武断偏执、意气用事、搞“对人论证”、甚至借用非学术资源干扰学术等不良现象。这就很容易破坏学术环境,把学科发展的动力变成阻力。这种倾向不仅于学者有害,于学科有害,甚至可能成为影响社会风气的公害。
    【参考文献】
    《金岳霖文集》,1995年,甘肃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56年,人民出版社。


    6楼2013-05-13 15: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额,如此看来,学说是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学说的因子是学术观点,当某些相互环扣的学术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系统时,学说就形成了。学科是学说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学说是学科的实际内容,而学科是学说的形式归属。
      学科是学术的最具包容性的上限概念。学科乃学术之公器(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它兼容学说、学派并且为后者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合法性提供识别的标尺。在一个学科之下,不仅可以包括不同时段、地域、国别以及个人对同一对象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兼容互有差异乃至对立的各种学术派别和观点。
      学派是同一学科中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学术共同体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群体和个人,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相同的问题,就可能形成相同或不同的见解,而持相同见解的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学派。学派是学术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正常现象,也是学者探求真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学派的形成,往往是学术获得发展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哲学的学说,它在发展过程中被确立为学科之后,当然会形成学科的若干基本规范、基本共识;


      7楼2013-05-13 15: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