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念章吧 关注:1,245贴子:9,232
  • 30回复贴,共1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颁发“华侨革命义捐奖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颁发“华侨革命义捐奖章”,原盒原绶,铜鎏银,稀少度CCC三级。




1楼2013-05-30 09:10回复
    同盟会的前身是湖南华兴会(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和广东兴中会(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等)。继兴中会之后,全国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出现,主要还有江浙光复会(陶成章、章炳麟、蔡元培、秋瑾等)、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同盟会在1907年一度分裂。孙中山因未经众议收受日本政府资助离开日本,光复会退出。孙中山与汪精卫、胡汉民等于南洋另组总部;而黄兴则继续支持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自1906年起,同盟会联合地方会党,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又称“丙午萍浏之役”)、黄冈起义(1907年5月,又称“丁未黄冈之役”)、七女湖起义(6月,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钦廉防城起义(9月,又称“丁未防城之役”)、镇南关起义(12月,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钦廉上思起义(1908年3月,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云南河口起义(4月,又称“戊申河口之役”)、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2月,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又称“辛亥广州起义”、“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其中1906年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太平天国以后中国南方爆发的一次范围最大的反清革命斗争,牺牲义军将士及其亲属逾万人;黄花岗起义参与及牺牲者多为同盟会骨干成员。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虽然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中国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


    3楼2013-05-30 09:11
    回复
      孙中山从创办兴中会起,从事革命活动的经费几乎来自华侨,他在总结辛亥革命时期国内外志士仁人的主要作用时,曾经做了这样的概括:“披坚执锐血战千里者,内地同志之责也:合力筹款以济革命者,海外同志之任也。”又说:“同盟会之成,多赖华侨之力,军饷胥出焉”。这无一不体现出华侨在支援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5楼2013-05-30 09:12
      回复
        1907年至1908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连续发动多次武装起义,每次起义,孙中山均向陈楚楠等筹款接济。1908年云南河口起义爆发,仰光闽籍侨领庄银安、黄德源等人不但热情捐献军饷,还购买了一批军火秘密运进云南交给起义军。起义失败后,大部分人经越南辗转流浪到新加坡,陈楚楠等人在新加坡蔡厝港开办中兴石山公司安排他们,还介绍一些人到槟榔屿、吉隆坡、文莱等地的工厂、矿山和农场谋生,为安置这一批革命志士做了大量的工作。1908 -1911年间,同盟会先后多次派人到缅甸华侨中筹款,庄银安等人每次都捐款数千元。广州起义前,吴世荣带头变卖家产,倾资助饷,筹集起义经费:郑螺生除自捐现金1000元外,还处理了其拥有的福建、江苏铁路股票;永春县旅居马六甲的华侨郑成快,捐助革命经费达五六万元,民国建立后,孙中山特授予他二等奖章。


        6楼2013-05-30 09:12
        回复
          提帖


          7楼2013-08-08 04:04
          回复
            @远逝的书桌


            IP属地:湖北8楼2013-08-08 09: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