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我最近在贴吧里发的内容:
想来想去,还是发出来好了。
一开始将信将疑,现在可以确定,‘吸引力定律’确实存在,而且起着相当的作用(即使不像视频中讲的那么神)。
————————————

————————————
下面讲我对此的不断认识:
1、最初看到时,我承认它的少量的积极作用。比如至少可以调整情绪,换成积极的心态,从而使身心更有效率。
举个例子,如果销售人员遇到顾客的冷漠待遇、抗拒反应,自己也依人性的固有程序沮丧、退缩,那么,这个工作也就没法做了。必须调整为亢奋的、不顾一切的、甚至是神经质的状态,才能创造更高的销售额。(我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这只是工作需要,为了钱)
2、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很多次我体会到了[念兹在兹]的神奇作用。想着念着,本来毫无头绪的事情,也渐渐有了眉目;本来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方法,也渐渐有了掌握。
例如在构建即时自我观察者时,一开始感到很难,一转念、或一专注,就只顾自己,根本把‘观察者’遗忘了。虽然没有详细地想办法解决,但想着念着,现在那位‘观察者’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相信不久以后就能与我同在。
3、最近研究如何[戒色],这一造物主给人类添加的固有程序,想要违背何其难。里面涉及到对‘假我’的控制、修改潜意识等十分复杂的学问,我懂的很少,于是与[减肥]进行对比分析。究其本源,我发现能否成功来自于内心,或者说‘想的程度’,强大的内心才是一切‘奇迹’的基础。于是与吸引力法则联系在了一起。
举个例子,我们都有学生时代这一共同经历。一批学生中,有成绩优异的,有成绩不好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内心。
你不妨回答一个选择题:成绩不好,分数不高,是________的。
A、光荣的 B、无所谓的 C、耻辱的
你在学生时代选择了什么?结果成绩是什么?
成绩优异者中,绝大多数人都会选C;然而成绩不好的人中,绝大多数,一部分会选B(虽然如果意外得到高分也会很高兴,但拿不到也脸不红心不跳,若无其事),还有一部分人会选A,认为学习好的都是书呆子,牺牲了常人幸福的、不应该的,内心对其存在排斥与抗拒。
现在看明白了吗?自己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确确实实是由自己的内心想法‘吸引’而来的。
4、至此,再回想我读过的书、名人传记中,相当一部分人自然而然(他们自己可能不知道)地契合了这一规律。还有极少的人,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个规律,并不断努力,以普通人的身份,最终创造了所谓‘奇迹’。
佛陀涅盘前所说:“一切众生,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业力所生。”
补 充 ,此 法 最 基 本 的 意 义 : 当 你 【 非 常 想 】 去 做 出 某 些 成 果 , 不 达 目 的 誓 不 罢 休 时 , 本 身 就 会 不 断 驱 动 自 己 为 之 付 出 时 间 、 精 力 ,寻 找 解 决 之 法。 不 顾 一 切 地 追 寻 , 走 了 不 管 是 正 路 、还 是 旁 门 左 道 , 也 无 论 是 撞 了 南 墙 , 还 是 绕 了 大 弯 , 都 是 离 成 功 越 来 越 近 的 。
圣 经 谓 之 : “ 只 有 不 停 地 寻 找 、 最 后 才 会 发 现 ; 只 有 不 断 地 敲 门 、 大 门 才 会 为 你 敞 开 。 ”
(QNMB的百度和谐)
想来想去,还是发出来好了。
一开始将信将疑,现在可以确定,‘吸引力定律’确实存在,而且起着相当的作用(即使不像视频中讲的那么神)。
————————————

————————————
下面讲我对此的不断认识:
1、最初看到时,我承认它的少量的积极作用。比如至少可以调整情绪,换成积极的心态,从而使身心更有效率。
举个例子,如果销售人员遇到顾客的冷漠待遇、抗拒反应,自己也依人性的固有程序沮丧、退缩,那么,这个工作也就没法做了。必须调整为亢奋的、不顾一切的、甚至是神经质的状态,才能创造更高的销售额。(我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这只是工作需要,为了钱)
2、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很多次我体会到了[念兹在兹]的神奇作用。想着念着,本来毫无头绪的事情,也渐渐有了眉目;本来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方法,也渐渐有了掌握。
例如在构建即时自我观察者时,一开始感到很难,一转念、或一专注,就只顾自己,根本把‘观察者’遗忘了。虽然没有详细地想办法解决,但想着念着,现在那位‘观察者’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相信不久以后就能与我同在。
3、最近研究如何[戒色],这一造物主给人类添加的固有程序,想要违背何其难。里面涉及到对‘假我’的控制、修改潜意识等十分复杂的学问,我懂的很少,于是与[减肥]进行对比分析。究其本源,我发现能否成功来自于内心,或者说‘想的程度’,强大的内心才是一切‘奇迹’的基础。于是与吸引力法则联系在了一起。
举个例子,我们都有学生时代这一共同经历。一批学生中,有成绩优异的,有成绩不好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内心。
你不妨回答一个选择题:成绩不好,分数不高,是________的。
A、光荣的 B、无所谓的 C、耻辱的
你在学生时代选择了什么?结果成绩是什么?
成绩优异者中,绝大多数人都会选C;然而成绩不好的人中,绝大多数,一部分会选B(虽然如果意外得到高分也会很高兴,但拿不到也脸不红心不跳,若无其事),还有一部分人会选A,认为学习好的都是书呆子,牺牲了常人幸福的、不应该的,内心对其存在排斥与抗拒。
现在看明白了吗?自己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确确实实是由自己的内心想法‘吸引’而来的。
4、至此,再回想我读过的书、名人传记中,相当一部分人自然而然(他们自己可能不知道)地契合了这一规律。还有极少的人,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个规律,并不断努力,以普通人的身份,最终创造了所谓‘奇迹’。
佛陀涅盘前所说:“一切众生,是业所作,是业所化,业力所生。”
补 充 ,此 法 最 基 本 的 意 义 : 当 你 【 非 常 想 】 去 做 出 某 些 成 果 , 不 达 目 的 誓 不 罢 休 时 , 本 身 就 会 不 断 驱 动 自 己 为 之 付 出 时 间 、 精 力 ,寻 找 解 决 之 法。 不 顾 一 切 地 追 寻 , 走 了 不 管 是 正 路 、还 是 旁 门 左 道 , 也 无 论 是 撞 了 南 墙 , 还 是 绕 了 大 弯 , 都 是 离 成 功 越 来 越 近 的 。
圣 经 谓 之 : “ 只 有 不 停 地 寻 找 、 最 后 才 会 发 现 ; 只 有 不 断 地 敲 门 、 大 门 才 会 为 你 敞 开 。 ”
(QNMB的百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