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歌曲吧 关注:12,446贴子:129,470

那些年,苏吧的人和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来不想写,犹豫了下,还是写了吧...


1楼2013-06-06 23:20回复
    【前言】
    开头先说明下,这贴不算是吧史,只是记录了我们吧的一些人和事,权供好奇的吧友一览吧。
    提到“吧史”二字,其实我挺纠结的,究竟何谓吧史?要怎么写?意义何在?又得什么样的贴吧才当得“吧史”一事而不流于形式主义与过家家呢?看到这么多问号吧友应该相信我的纠结了,想写个“吧史”都这么纠结,也活该LZ是学哲的...
    其实之前就有几个吧友提过编吧史,那时人数不多,我们吧务组也没怎么在意。也许是人的惰性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或许这是个贴吧---整个百度贴吧也就这十年的事,如果要往历史边上扯,似乎单薄了点,弄不好还有调戏“历史”之嫌,还是回避为佳...
    于是乎就按下了,就这样又过去了几个月,似乎已被淡忘。却在某一天,LZ突然想到,这个吧也有7年的“历史”了,即使7年不足以称历史,但其间的人和事,也足够那些曾经呆过的人回味,与即将到来的人了解了。虽然形式上它只是个贴吧,但论其作用与存在的意义,也已然超越贴吧这一载体了。作为以一种伟大却已不怎么热门的音乐为主题的贴吧,在7年多的时间,苏联歌曲吧从无到有,在互联网上聚集了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理想者,收藏了数百首歌曲和几千个版本,实现了爱好者之间的共享和互助,并将苏联歌曲这种经典文化传承下去。今天的苏吧,已经是中文网络上,苏歌爱好者最大的园子之一了。
    想到这,我就觉得有必要写了,不为了怀旧病的发作,也为了这个吧的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在乎的人知道。好歹自己呆了几年了,就趁着还在的时候写吧。
    虽然决定好了要写,但面临到“要怎么写和说明”的时候,LZ还是迟疑了,所以会有前面的那些问号。由于并不是最早来到吧里的人,中间辞职的那段时间很少关注吧里,我必须承认自己知道的也只是部分的“历史”。加上苏吧在前几年的爆发期,个人色彩也较浓厚,因此就决定以个人的视角来叙述了---所以不敢妄称“吧史”,并不是谦虚,实在是出于惶恐罢了。
    即便如此(以个人视角而展开),LZ也会按照应有的原则来写,不欺骗群众误导小朋友...否则非但够不上“吧史”殊荣,还要背上“个人传记”的骂名了...
    不搞表彰大会批斗大会,也不滥发思古之幽情,下面是正文...


    2楼2013-06-06 23:22
    回复
      【正文】
      MS我是2009年的2月才来到咱们吧的,最初只是在百度找歌,看到贴吧的字样,索性就加了进来。此前的我很少接触网络,缺乏任何网聊的兴趣,连贴吧也没潜水过...是的,苏吧是我第一个看见的贴吧,也是我第一个加入的。缘分是如此奇妙,谁也没想到我在这里一呆就是4年,直到现在还赖着不走...
      在这个效率到短命的网络时代,4年的时间,也许要比许多贴吧的“年龄”都大,如果要问我为何坚持下来,我也答不上来,也许除了苏歌的魅力以外,呆着呆着也呆出了感情,我爱这里爱的深沉...
      那时的百度,加入一个吧是需要申请的。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我的申请被第一任的吧主-历史的课代表批准了,就这样成了吧里的一员。当时的百度贴吧,不似现在这般活跃,整个苏吧的会员也就200多人,原因真是一言难尽。
      *提到历史的课代表,就不得不说几句,刚加入的时候我访问了他的主页,才知道当时的他只是一名高中生。了解到这些以后我就自惭了,好家伙,才高中就对苏歌这么了解,还懂一些俄语,回想自己高中时都做什么了,玩网游,最多再写点不成气的诗...比较之下我汗颜了,暗自地把这位少几岁的吧主当前辈来看待。


      9楼2013-06-06 23:47
      收起回复
        待续。请勿插楼,回复可在层里。
        LZ尽力写,做到每天一更。为了强制性地写下去,提前发出来好了...


        10楼2013-06-06 23:48
        收起回复
          一个吧的创立可能是一瞬间的决定,但是要办好吧,要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又要持续下去,扩大队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时兴起的事好做,默默耕作却很难。我们的吧走到今天也很不容易,诚须每一个人的努力,同时,需要每一任吧主有毅力,有信心,把吧办下去。
          因为,每一个爱苏歌的人,都需要这个心灵的家园。


          IP属地:北京11楼2013-06-07 10:06
          收起回复
            加入不久,LZ就发了有“身份”以来的第一个贴子,主题是有关听原版苏歌更好的论述,本来就只是单纯地将自己观点铺陈出来,没想到竟收获了一些回贴(那个时候人少啊,要是有回贴,基本就是很早加入的老同志),感到了一丝亲切就长驻下来了。
            平淡无奇地过了几天---如果一直这么平淡,以后也就没有LZ那么多事了---实话的说,最开始LZ也是想在吧里搜搜歌,当个伸手党和酱油党得了,伸出手打完酱油就能走,多么逍遥自在啊...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事改变了一切,也让我改变了初衷。
            没有征兆的那天晚上,吧主的位子空出来了,右上方的吧主一栏空空如也,苏吧开始无主,吧主课代表的去向也成了一个迷,无人解释也无人得知。不安的气氛悄然笼罩了苏吧,即使在一个人数尚且不多的贴吧,有无吧主的差别还是不小的。
            本来我并不是一个热心公务的人,奉行的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人信条,那晚却鬼使神差地想到申吧,然后就是付诸实际的行动。
            最初的动机也许是图个新鲜吧,尽管这个原因听起来相当不负责...不过我想,归根结底还是对苏歌有了情结,开始想在吧里贯彻自己的主张了,最直接的路径无疑是当吧主...这些都是大实话,但接下来要面临的则是一个更大的事实---实际上,我对贴吧并不了解,从IP到ID这个过程的终结,才过去不到几天...


            14楼2013-06-07 22:55
            回复
              “内乱”一平息,吧主该干的工作就火速开展了。首先修改了精品区和各版块的名字,以后经过不断的修改,最终确定为现在这样子。
              同一天发布了第1任时的吧规贴《一点声明》---这就是我们吧早期的置顶了,那时候的贴吧人少也更加单纯,因而此贴以热情、轻快和自由为特色,叫吧规贴其实是“沽名钓誉”,因为几乎不设什么规定,所以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一点声明”,这个标题也在一方面体现了那个时期的特点,那就是只有1位吧主,和权威型的管理。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工作,所以不到一天就全部完成了。正当我有些无措的时候,经过Notung与游击队同志的点拨提醒,我也明白了吧主的工作不止于此,开始考虑将一些苏歌的视频转到吧里来,务必以方便听者和提高贴吧格调为宗旨。
              这个时期的我精力有余,热情也过剩。刚当上吧主的新鲜劲和责任感促使我疯狂地行动,“内乱”后的第一天夜里,我就“搜刮”了一堆视频,转到吧里并开始建设另一个置顶贴,也就是今天“苏联歌曲大餐”一贴的前身(第1版)。


              21楼2013-06-09 23:05
              回复
                提到转发视频的事,这里写的详细点吧。那时候的百度贴吧,只能转发土豆和酷6的,后来才陆续加入了优酷、新浪、56、搜狐的合作。在转视频还没风行起来的那个时期,我们吧要属最早-大规模应用这一便利的少数了...后来随着可转站点的不断增多,转视频的热风也在各个音乐贴吧吹起,这时候的我吧,各系列的视频贴也已经建的差不多了。
                对于看贴者而言,比起只贴链接而没有视频,直接转发的视频要效率多了,即过滤掉不少广告,也免去挂马的担心,还减少了打开的网页数量,其优势不言而喻。于是在我第一次转发以后,就坚定的奉行这一套,把它当成主流,后来吧里也开始普遍化了。
                正是源于转发的需求,我更加迫切地去寻找视频,这一过程令我受益匪浅。多数吧友可能只看到我转发后分享的一面,其实有许多歌曲,正是我在搜集的时候认识的。没听到一首喜欢的歌曲,我都如获至宝如沐春风,我很感谢那些上传者,让自己听到再不分享就没天理了...
                说到我听歌时的如获至宝,此言不虚。如果要吧我认识音乐的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听到苏歌以前,一个是以后。再把认识苏歌的阶段分为两部分,则是来到入吧之前和之后了。
                在担任吧主之前,我认识新歌的渠道,无非是从磁带唱片和百度MP3一类的东西,所获可想而知。就任以后在转发的过程中,我开始频繁地听到新歌曲和新版本,每一位优秀歌者的演绎都令我开拓视野,深化感受,并学到了一些新唱法。
                以此为契机,我和网络也真正开始了亲密接触(不再止于网游),以至于后来写的一些东西,都自然而然的具有了网络属性...谁能想到是苏歌改变了我,没想到这里我就不禁感慨。
                可以说,转发成就了我个人的成长,后来更是成就了咱们吧。


                23楼2013-06-10 23:03
                收起回复
                  待续,明儿接着写。
                  现在的LZ也就晚上时间多点,又得整理思路,又得回忆“历史”,还得安抚这颗怀旧的心...
                  不好写啊,现在看来每天1楼,4~6段还不错,一次不算太冗长。细水长流吧
                  (不要在此层回,更新之后就消失了)


                  24楼2013-06-10 23:12
                  收起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广西25楼2013-06-11 00:21
                    回复
                      再来说说苏歌对人的影响吧。以我自己举例,苏联歌曲在我的人生中刻下了强烈的印记,尤其是那个阶段(也是我读大学的时候),它剧烈地影响了我,使我作出了与往不同的人生选择。
                      以前我多少是个醉心权术的人,基本属于冷血动物,也算是有些城府的人吧~~这也是后来某君提到当吧需城府时,我严重不屑并嘲讽的原因所在。李宗吾的那套东西也确实害了不少人,也许厚黑很适合在中国社会和政治圈子生存,但它所塑造出来的人格真的好吗?人活一世难道只有互相提防和算计?
                      请不要把上一段当成废话或跑题,这些思考正是我后来构筑贴吧理念的来源,也是我开始反政治的一大原因,后来更在新置顶-爱好者共识里,明确了“不讨论政治”的约定。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政治贴在我吧的危害最大,有关这一点后面还会提到。
                      从我在吧里转发视频开始,我每天都听到新的各式苏歌,歌曲中的主题、观念与情怀打动了我,随后就是改变了。我开始反思过往,最后决定向以前的自己告别。如果说当初的我只是为了将来从政才选择的哲学专业,那么以后的我则只是为了“爱智”,这一最单纯也是最正确的追求动机---苏歌传达的“真善美”理念影响至深。我开始对官方哲学和官样文章有所鄙夷,对政治和官僚主义也产生厌恶,以至于后来家人让我考公务员我彻底拒绝,即使有亲戚在部门做头---完全否定了当初报考志愿的初衷


                      28楼2013-06-12 14:30
                      收起回复
                        必须说明的是,人格和性格的改造有些时候是存在风险的。我也为此付出过一些代价,比如某些能力的退化,当然也是我的水平所限了,才会顾此失彼。这一切倒不是因为苏歌,但我从没后悔过。(这些都是私事了,在此说明后也就能理解我前期的一些夸张行为)
                        就在这个时期LZ过上了夜生活,深夜听歌成了LZ的一流享受,也因此早期的大部分视频都是在夜间转的。经常每晚上到校外的网吧,听一夜的歌曲,随手转发再整理,然后清晨才带着满意又回到宿舍---虽有PC在手,宿舍的哥们也要休息啊...
                        也许那时不知情的人会以为LZ是多么敬业,呕心沥血地深夜工作...殊不知LZ的生活是多么腐朽,夜里听歌竟然是为了享受...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换成白天进行,效果还得打些折扣。
                        也是在这个时期,LZ的苏歌情结彻底结下,整整2年基本只听苏联的歌曲。可以说苏歌既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恋人---请不要误会,这里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师生恋。
                        那时候可没什么“吧主大学”(百度贴吧的新玩意),吧里也只有一位吧主,对于纯种菜鸟的LZ来说,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幸运的是就在LZ转歌的几天后,对于贴吧建设的想法开始初现雏形。


                        29楼2013-06-13 22:36
                        收起回复
                          开始写回忆录了


                          30楼2013-06-14 15:03
                          回复
                            原来本吧历史悠久,我还以为只有三四年。相见恨晚,苏联也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3-06-14 18:25
                            回复
                              我来的时候申请进来还不到400人,当然我是伸手党+潜水党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3-06-14 2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