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吧 关注:41贴子:536
  • 14回复贴,共1

怎样“格物致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 吴金铭


IP属地:广西1楼2013-06-16 15:32回复
    学习儒学,想要学习明德,匡扶天下,最基本功夫就是“格物”。《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IP属地:广西2楼2013-06-16 15:32
    回复
      那么怎样才是格物呢?各家的解释就不一样了,让人难以适从。可是如果根本不立,如果得到正确的认识呢?没有正确的认识,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笑谈了。所以这个格物如何“格”法,还真的是学习儒学第一个要清楚的。


      IP属地:广西3楼2013-06-16 15:33
      回复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格物致知”的意思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个解释把儒学当作自然科学了。


        IP属地:广西4楼2013-06-16 15:33
        回复
          研究自然科学就能够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吗?很明显,科学研究和心性修养及国、家管理是两回事,词典是张冠李戴了。
          北宋朱熹说“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IP属地:广西5楼2013-06-16 15:33
          回复
            我们看到里面有个逻辑错误:格物就是为了致知,如果已经有知了,知道了事物的道理了,还要格物吗?我们如果不知道事物的道理,怎么能穷其理?可见,朱子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


            IP属地:广西6楼2013-06-16 15:33
            回复
              《说文》说:格,木长貌。格的本意就是长长的树枝。古人用格制造了栅栏、尺子、容器、箭靶等,后引申为法式、标准、规格。这都是名词用法。


              IP属地:广西7楼2013-06-16 15:33
              回复
                做动词主要含义是:阻止、搁置、纠正、衡量等。这些含义还不是格的古意。《字汇木部》:“格,感通也。” 《尚书说命下》:“先王作乐崇德,以格神人”。如果把格理解为感,格物致知就比较好解释了。


                IP属地:广西8楼2013-06-16 15:34
                回复
                  格物,就是用心感觉事物背后的道德。这个理解,也和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相符的。古代智慧的中国人认识,道生成了宇宙万物,那么,宇宙万物也具备了不同的道德属性。人要学道,要认识宇宙中这个最根本的道,就要感悟万物,从中得道。


                  IP属地:广西9楼2013-06-16 15:34
                  回复
                    怎么用心感觉事物背后的道德呢?我们举几个例子。


                    IP属地:广西10楼2013-06-16 15:34
                    回复
                      古人认为,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古人如何格梅的呢?古人看到梅花以清逸见长,就感悟到了做人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在逆境当中,也不要退缩,坚持自己的原则。


                      IP属地:广西11楼2013-06-16 15:34
                      回复
                        知道了这个道理,学习梅花的不畏艰苦的特性,是不是就心正了?自己也去做到不畏艰苦,这就是修身。对家庭来说,如果家境不好,比较贫穷,就好像严冬一样,君子学习梅花的坚忍,保持自己的德性,这样家庭也同样会感到温馨。


                        IP属地:广西12楼2013-06-16 15:35
                        回复
                          坚忍对与治国和管理企业也同样重要,提醒着管理者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一定不要泄气,要保持自己特色,才能傲立群雄。认识这些道理,并把这好的道理阐发出来,让天下人都明白,这就是明明德于天下。


                          IP属地:广西13楼2013-06-16 15:35
                          回复
                            树木、山河、飞禽走兽诸般万物都可以这样格思致知,认识其中的道理,引导自己的修行和工作实践。这些物质还都具有自己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好参悟。


                            IP属地:广西14楼2013-06-16 15:35
                            回复
                              还有一类物质无形无相就更难格思了,比如我们最广泛熟知的“天地”。儒家祭拜的牌位一般就是“天地君亲师”,我们结婚的时候要拜“天地”。可是现在却很少有人明白天地是什么含意了。古人如何格天地的呢?《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我们做人要学天的刚健,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周而复始的履行自己的天命;学习大地,可以生养万物而不自居。天地还有其他格法:天圆地方,天阳地阴,天动地静,天尊地卑。每个格法背后都有很深的道理


                              IP属地:广西15楼2013-06-16 15: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