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同吧 关注:185,027贴子:455,125

【“治疗同性恋”的知名组织将彻底关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6月19日晚,总部在美国的基督教组织"Exodus International"(走出埃及)宣布其董事会的决定,将停止运作。该组织成立于1976年,一直推行通过宗教信仰和辅导等方式“治疗同性

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而恐同症疾病需要治疗。


IP属地:浙江1楼2013-06-20 19:56回复
    关闭意味着停止“治疗同性恋”活动,该组织自己也不再相信“治疗同性恋”、不再相信“同性恋可改变”,并为过去的错误道歉。其声明说,分支组织可能仍有活动,但不再是以Exodus总部的名义或旗号。


    IP属地:浙江2楼2013-06-20 19:58
    回复
      他们将无法再欺骗大众,终将“治疗同性恋”的知名组织彻底关闭。


      IP属地:浙江4楼2013-06-20 21:59
      回复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同性恋”不是病 “2001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把“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单中删除,实现了同性恋非病理化。而此前,同性恋被归类为性变态。 请认真阅读。 http://t.cn/zH18z7N


        IP属地:浙江5楼2013-06-20 22:00
        回复
          美国基督教团体终止“治疗同性恋”并道歉(图)

          “走出埃及国际”会长钱伯斯发表道歉文章
          路透社尔湾6月20日电:曾鼓吹“治疗同性恋倾向”的美国基督教团体已终止运作,并向同性恋人士道歉,承认他们的做法既愚昧又造成伤害。
          “走出埃及国际”(Exodus International)自视为处理信仰与同性恋议题方面最古老、最大的基督教团体,自1976年营运至今。这家团体今天在网站发布声明,宣布将停止先前的做法。
          声明说,位于加州尔湾的“走出埃及国际”董事会一致投票通过,让这个团体停止运作。
          会长钱伯斯(Alan Chambers)在声明中说:“你们中许多人经历了痛苦和伤害,我为此感到抱歉。”


          IP属地:浙江8楼2013-06-22 17:33
          回复
            评论:断了一把杀同性恋的刀之后
            作者:AD. Lin (台湾立报)
            上午看到“走出埃及国际”会长艾伦·钱伯斯20日发表的千余字道歉文章《I Am Sorry》,没过几小时,这家团体的官网出现另一篇声明:“走出埃及国际”要关闭了!同时Facebook上也出现了这则讯息。
            看着钱伯斯在对LGBTQ的公开道歉文中,一句句以“I Am Sorry”为开头的反省忏悔陈述,老实说,我没有太多喜悦。就像他文中所言,他们过去推动的那些“改变性倾向”理论及可怕的“治疗”方式,多年来对于同志族群已造成种种生活上的伤害、痛苦,甚至导致同性恋者自杀。但另一方面又思考,对于这迟来的道歉,我们是否该宽容地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来看待呢?
            在异性恋主流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对同性恋者的压迫霸凌从未停止过,那都是一把把有形无形的利刃,但多数异性恋对此无感。我必须诚实说,这并不代表异性恋就一定比同性恋残忍,而是当我们处于社会多数优势族群中时,对于少数异于己者的权利是漠然且难以同理的,因为那些都跟自身生活权益不相关。而在冷漠的基础上,歧视得以横行,进而导致欺凌。
            去年WingSpan Pictures拍摄了《Love Is All You Need》短片,从同性恋角度来看对不同性别青少年的霸凌。在同性恋主流社会中,出身于正常普通”的同性恋家庭少女,发现自己喜欢同校男孩,结果遭到同学及该男孩哥哥殴打羞辱,母亲们被逼得要搬家,因为女儿是不正常的异性恋。最后绝望的少女走上绝路。这部短片在YouTube获得两百多万次点击,少女被霸凌的画面好残忍。但那是影片,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同性恋青少年被羞辱到绝望,被逼得要寻短。
            “走出埃及国际”关门大吉了,一把杀同性恋的刀断了,但那是美国,在台湾的“走出埃及辅导协会”似乎并不打算放弃继续“关怀”同性恋者,也不打算关门,所以刀还在继续以宗教与关怀拯救之名,对台湾同志族群进行杀戮。要到何时他们才愿意像“走出埃及国际”一样放下屠刀呢?
            (本文作者是台湾作家及女同志网络广播节目主持人)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06-22 17:34
            回复
              美国Ex-Gay主导者认错道歉 放弃“治疗同性恋”(图)

              罗伯特·斯匹泽博士
              淡蓝网4月27日讯:曾经主导“治疗同性恋”(Ex-Gay)项目而广受批评的美国精神病学专家罗伯特·斯匹泽(Robert Spitzer)博士,本周通过一封信件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相关的同性恋受害者道歉。
              美国《赫芬顿邮报》26日报道,现年80岁的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斯匹泽博士曾经是“同性恋并非精神疾病”这一理念的倡导者,通过他和其他研究者的努力,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于1973年把“同性恋”条目从权威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删除,这表明同性恋不再被视作精神或心理疾病。
              然而斯匹泽博士在2001年主导的研究项目却引发各界谴责。该项目试图证明“强烈希望改变性倾向的同性恋者可以通过治疗变成异性恋者”。一些保守的宗教组织以斯匹泽博士的研究内容为依据,声称性倾向可以自由选择,不属于法律权利的范畴,籍此压制同志平权运动。
              4月25日,斯匹泽博士发给《Trues Wins Out》编辑肯·祖克博士(Ken Zucker)的一份邮件被公开,信中说他的这项研究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即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判断有关性倾向发生变化的报告是否真实,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性倾向可以被有效地改变。斯匹泽博士在信中承认他的研究不符合科学标准,因此他已决定放弃这项研究,同时向关注或参与这一研究的人们,以及因其研究而遭受“治疗性倾向”伤害的同性恋者道歉。
              一些评论人士认为,斯匹泽博士的决定令反同性恋组织的又一理论基础分崩离析,因此可能将成为同志社群与Ex-Gay谬误进行斗争的分水岭。
              淡蓝网 Danlan.org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3-06-22 17:41
              回复
                世卫组织美洲分部:同性恋“转性治疗”危害严重(图)

                性倾向与生俱来,无需“治疗”
                淡蓝网5月19日讯: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美洲分部的泛美卫生组织(PAHO)在这一天发表立场声明,指出所有试图“改变”非异性恋倾向的“治疗”不仅没有实际效果和科学依据,更对“治疗对象”的健康与福祉构成严重威胁。这份声明呼吁各国政府、学术机构、专业协会和媒体共同揭露并制裁“治疗性倾向”行为,以促进对多样性的尊重。
                声明中强调,同性恋不是精神病态或生理疾病,早在22年前的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就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了“同性恋”词条,编号为1CD-10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已不再包含同性恋相关内容,因此同性恋倾向不需要任何治疗,世界上也没有可以“改变性倾向”的医疗技术。目前已知的针对非异性恋倾向的“修复疗法”或“转性疗法”都被证明无效,而且会严重威胁当事人的健康与福祉,甚至对其生活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泛美卫生组织指出,专业领域已就性倾向议题达成共识——同性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人类性行为,不符合任何一种病态的条件。但联合国机构却发现许多地方存在着一些“治疗师”和“诊所”,他们鼓吹“非异性恋倾向可以通过治疗被改变”。调查文件显示,任何一种严谨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证明“治疗性倾向”的疗效,相反有大量证据表明此类“服务”极有可能危害精神和身体健康,压抑性倾向会导致自责、羞耻、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等问题。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06-22 18:30
                回复
                   声明中说,这些“治疗”大多以惩罚性的、有辱人格的方式进行,许多被送进“诊所”的青少年被剥夺自由,与世隔绝长达数月之久,其中一些“治疗师”在“治疗”的幌子下对当事人实施性骚扰等非法行为。
                  泛美卫生组织成员罗西斯博士(Dr. Roses)对此类“治疗”予以谴责,他说:“应该根据当地的法律对这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制裁和处罚。这些所谓的‘转性疗法’违反了卫生保健的伦理原则以及国际和区域间协定的人权保护协议。”
                  为了制止“治疗性倾向”这一问题,泛美卫生组织向各国政府、学术机构、专业协会、媒体和民间社团提出如下建议:
                  · 对所有试图改变性倾向的“修复疗法”和“转性疗法”予以谴责和有效制裁。
                  · 公共机构应该在卫生人员的专业培训课程中增加有关人类性行为与性健康的内容,重点在于尊重多样性,消除针对非异性恋者的边缘化、病态化、排斥、仇恨等行为。
                  · 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相关机构应该把“试图改变性倾向”这一行为列入“心理病态”范畴,并由专业协会发放相关文件和决议。
                  · 媒体方面,应该让恐同者明白,“治疗性倾向”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对人们的尊严和人权构成了威胁。
                   · 民间社会团体可以发展民众警惕机制,一旦发现非异性恋者的人权遭受侵犯,应及时向当局报告,并协助管理部门识别“修复疗法”和“转性疗法”。
                  关于泛美卫生组织
                  泛美卫生组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健康组织,成立至今已有110年。该组织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美洲区办事处,其工作宗旨是改善美洲成员国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淡蓝网 Danlan.org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6-22 18:33
                  回复
                    事实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IP属地:天津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3-06-22 22:51
                    回复
                      实践才能出真理。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3-06-23 00:32
                      回复
                        问:当你说,人们会知道你眼中的‘走出埃及’是成功的。你是在说组织做了有益于人们的事吗?”
                        答:对一些人来说是这样的。“走出埃及”确实拯救了我的生活。当时的我无助脆弱又无家可回。我不知道同性恋社群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走出埃及”是最后拯救我的,为我提供庇护的地方。对于一个虔诚却迷茫的小孩子来说它成了他心中的避风港。尽管它不可否认地对一些人造成了创伤,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问:你明白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人憎恨“走出埃及”吗?
                        答:是的。对许多人来说“走出埃及”意味着伤害和恐怖。但这不只是“走出埃及”的过错。教会也负有责任。是整个宗教系统要求我们去违背耶稣的慈悲和教导,让我们以上帝都不忍的方式去对待有罪之人。上帝派来耶稣,上帝爱世人,上帝期待我们的奇迹,但上帝不会用教会教导我们的方式去对待世人。所以我听见,也理解人们受到伤害、遭受痛苦的原因。
                        问:哪些“走出埃及”的教导是你不认可的?
                        答:我不认可的有:整个“弯变直”治疗;改变人们性取向的目标——后来我们也意识到这无法做到;只有异性恋才能被上帝接纳;以及同性恋人群永远不会被上帝接纳。
                        问:那么是什么发生了改变使你最后作出这样的选择?
                        答:当意识到“走出埃及”本质上仍是个教会组织的时候,我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我们成了一个大多数时间都在挑起事端和冲突的教会。但我深信上帝要我们做和平的义人。我意识到上帝可以悦纳任何人即使他或她是同性恋者。对于我这样的基督徒来说,性取向不是局限也不是障碍,我也不认为对上帝来说性取向是评判一个人善恶的阻碍。所以,不管是关闭“走出埃及”,还是为那些曾经受到伤害的人们做出弥补性的改变,我们觉得都是非常必要的。
                        问:对那些曾经遭受“走出埃及”的伤害、那些仍然气愤、仍然不可接受你的道歉的人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答:我能做的只有表达我诚挚的歉意并尽力尝试弥补。我知道会有一些人不会原谅我。我希望将来总会有方法能化解当前人们心中的苦痛。我祈祷人们能找到平和。我知道有些人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遭到了伤害,我现在能说的只有“对不起”并发誓去做出弥补。
                        问:你曾经历过顿悟吗?
                        答:我们都热衷于那些灵光闪现的经验,但我不知道我是否经历过。我潜心研究基督教义,并逐渐认识到上帝的面貌,然后洞察上帝是如何爱我和接纳我的,所有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点一滴的积累使某些事情产生了变化,使某句话发生了变化,或使一种信仰、一种思想产生了变化。自第一次我录下与Lisa Ling的访谈已经有超过三年的时间了,当我说“同性恋可以去天堂了”这句话时已不再具有相同含义了。
                        问:近期还有什么东西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吗?比如你正在阅读的书籍之类?
                        答:上个月影响我最深的一本书叫做《世界无需我们拯救》(The World Is Not Ours to Save)。作者Tyler Wigg-Stevenson是“两个未来”(Two Futures Project)组织的创始人。他是一名致力于结束核战争的和平主义活动家。当我在阅读他的书时,我不禁将他的工作与我们在教堂参与的文化战争作类比。我们武装自己,与异己战斗。而这些其实都不是基督教义的核心。


                        IP属地:浙江21楼2013-06-25 22:49
                        收起回复
                          问:那么圣经呢?你最近有什么新的感悟和理解吗?
                          答:近些天我和我妻子一直在阅读《使徒行传》。书中描绘的教会接纳任何人,无差别地爱着任何人,我想如果能构建一所这样的教会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问:你改变了对同性恋现象的神学立场了吗?
                          答:我的立场没有改变。但这只是个人立场,与其他人无关。它能引导我去管理自己的生活,但我不会让它成为我与其他人关系的障碍和问题。
                          问:我知道我也曾持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人不能既是同性恋又是基督徒。同性恋基督徒根本就是悖论。你对此怎样看?
                          答:不管是谁只要愿意皈依耶稣基督,他便是基督徒、是信者、是上帝的子女、是同胞。其他的像是个人背景、性取向等都变得无关紧要。谁也没有资格评论他人是否有资质了解基督的义。《圣经》没有给任何人这样的权力。
                          问: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你会赞同吗?
                          答:我知道总有一些人会警惕我的想法因为我没有完全放弃原来的立场。但是老实说,谈及同性婚姻我现在还没有任何想法。其实退一步讲,即使有,我的立场也无关紧要。人们有权去追求他们的理想生活。如果有一天我的同性恋朋友或者家人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婚礼,我会选择参加因为我爱他们。我无权去干涉他们的事情。我有很多同性恋的朋友,家中也有很多我深爱的同性恋成员。他们的家庭将会是我的家庭,他们的朋友也将会是我的朋友,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跟我们谈谈你的下一步计划吧。
                          答:短期内,我们将逐步关闭“走出埃及”。然后我们会开启一个不再与“去同性恋”有关的全新计划。将来的组织很可能会致力于让不同的人建立起联系并且展开对话。我们想要基督徒聚集到一起,就重大的分歧展开对话。并不只是世界与教会有时候会发生分歧,教会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分歧。我想开展一场以基督教为核心、有深度、有智慧的和平对话,这样的对话可以吸引人们前来聆听而非敬而远之。虔诚的同性恋基督徒们也可以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我想已经是时候让我们放下分歧,坐在一起为了共同利益求同存异。
                          问:鉴于你之前的所作所为,肯定会有人对你表示怀疑。他们会说:既然你在神学领域持保守立场,我们怎么知道你不会故伎重演呢?你凭什么主导对话呢?
                          答:正是如此我才愿意做个赌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像我这样用生命做赌注。老实说,我都不敢保证这样做会为我们带来收益。为了我们所信仰的东西,我们赌上了声誉,赌上了一切。我是谁?为了我的信仰,为了可以与人们建立友善的联系,为了弥补我之前的错误言论,为了能够以更博大的胸怀爱世人,我可以把一切置之度外。我们希望我们这类人或曾经像我们这样的人可以多做些善事,而不是挑起事端。我们愿意亲近不同的人,把他们带到对话的桌子前。我们希望曾经陷入对峙的双方能够携起手来。只要能让那些人们不再受到伤害,我们宁愿放弃任何事情。


                          IP属地:浙江22楼2013-06-25 22:52
                          回复
                            问:说一些你想邀请参与对话的人吧。
                            答:有很多。例如,Rachel Held Evans,她为亲近同性恋群体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只要是牧师或者教会首脑都行,不管他们持有何种观点。同性恋群体的领头人能够参与对话也会是件很棒的事。像Gene Robinson主教这样公开同性恋身份并积极做善事的基督徒们能来参加也会很棒。还有很多我想邀请的人,但是现在暂时想不起来。
                            问:我听说新成立的组织会叫做:reducefear.org?
                            答:不是的,这只是网站的域名。不过“减少恐惧”确实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因为恐惧,基督徒们作了一些错事让很多人成了受害者。我们曾作过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我们不想重蹈覆辙,让恐惧影响对话。
                            问:那么你会以什么名字命名新成立的教会组织?
                            答:某个与宗教与教会无关的名字吧。老实说,我们并非要再建立一个教会组织,而是建立一个由基督徒主导的公益组织。我们很期待事情会如何发展。
                            问: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并不是说新组织不会有教会机构参与,但是我们会更倾向于成立一个社会公共机构。我们不想重蹈覆辙,我们想开启新的篇章,做一些即使5到10年后再回过头来看仍然具有革新性的东西。不过谁都说不准,也许过5个月我们做的事情就不再新鲜了。我们想把工作融入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做虚心求教的学生而非颐指气使的权威。
                            问:对那些比你还要保守的基督徒们你想说些什么呢?对那些仍然认为性取向是可以改变的、是一种选择的人们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答:在我看来,拥有这些想法都表明了人们潜意识里的控制欲。别人的性取向怎样对你很重要吗?这样的想法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鼓励人们赶快摆脱它。
                            问:在你试着改变的路上,我觉得你肯定也要应对别人对你,对‘走出埃及’的偏见,你怎么看?
                            答:不管是关于我还是关于“走出埃及”的报道都有不少失实的地方。我想说的是我过去的工作毁誉参半吧。但是现在比起计较得失,我更愿意全身心投入新的工作中,去做一些真正符合时代趋势的事情。想到这里,我的信念与之前的保守立场其实异曲同工:让我们做一些改变,是时候了。
                            爱白网 树雨
                            2013-06-25


                            IP属地:浙江23楼2013-06-25 22:56
                            回复
                              这是世界上最搞笑的笑话之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3-06-26 07: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