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构图中,可以利用点、线、面这三个元素进行创作。「点」因为体积小反而更能突出,凝聚画面中的视线,在拍摄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目标时,可以派上用场。「线」则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不同的长度或角度,能给予不同的方向动态感,引导观看者的视线。最常用到的三角形构图,就是「面」的使用,能带给观看者稳定的感觉。在了解点、线、面后,就能进一步的把这些元素套用在对称或对比上!
构图的要素-点
在照片的构图中,「点」是最基本的要素,而我们经常拍摄的人物或特写照片可以说也是「点」的一种,在构图上,「点」具有集中视线的功效,所以通常于拍摄赋予强烈印象的目标时会用到。利用点的要素来构图进行拍摄的时候,随着点的放置位置不同,照片给予人的印象也会有所不同。将其放在中央的话,就能够赋予安定感,但是当它脱离中央的时候,最好依照重力的法则将其放置在下方才会比较好。若是照片中的点要素不只一个的话,必须记得考虑点与点之间的摆放,只有赋予节奏感的放置方式才能够成为一张好的照片。

▲F8,1/200秒,ISO 100,-0.3EV在悬崖上的一棵树成为集中视线的点要素。

▲F6.3,1/125秒,ISO 400,0EV当点的要素有很多,要以有节奏感的放置进行才会有效果。
▲F4,1/400秒,ISO 100,-0.6EV将点的要素放在中央,就会赋予安定感。

▲F8,1/320秒,ISO 100,0EV当点的要素脱离中央时,将其放置在下方最具效果。
构图的要素-线
和点的要素一样,「线」在照片的构图中是最基本的。只不过线会随着长度和角度的不同,并给予方向性的动态感觉。另外,线要素当中的曲线具有柔和而且具有节奏感的特性,照片中的曲线则能自然而然地诱导观看者的视线,所以会让视线自然集中在主要目标上。

▲F8,1/125秒,ISO 100,-0.3EV,斜线或对角线构图的照片会强调照片的动感。

▲F8,8秒,ISO 100,-1EV。
构图的要素-面
大家最常使用的三角形构图其实是可以给予观看者安定感,且拥有表达出自然远近感的优点。相反地,倒三角形构图则是在拍摄动态感的照片时经常被用到。在「面」当中的四角形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给予平面且单调的感觉,因此,在进行拍摄时,只要将拍摄角度稍稍改变而形成远近感的话,就可以有效地拍摄出更具立体感的照片。

▲F6.3,1/250秒,ISO 100,0EV,三角形构图,赋予安定感和自然的远近感。

▲F8,1/640秒,ISO 100,-0.3EV,倒三角型构图,照片中强调动感时使用。

▲F5.6,1/640秒,ISO 100,0EV,改变拍摄角度以获取立体感。
对称和对比
拍摄照片的时候,如果我们可将反覆的模式或左右对称的目标纳入,就能让观看者感到舒适和安定的感觉。因此一般拍照时,只要使用对称的构图就可以获得相当好的效果。

▲F8,1/200秒,ISO 100,-0.6EV。

▲F5.6,1/500秒,ISO 100,-0.3EV,左右或上下对称的构图照,必须要正确地在画面上化为二等份且形成对称,才能成为效果佳的照片。
相反地,拍摄无色墙壁上的砖块或邻接蔚蓝大海的防波堤等颜色强烈对比的目标的话,即会赋予照片强烈的感觉和动态感。此一对比构图在看到的第一眼就会给观看者强烈的印象,但若是选错题材的话,很有可能也会拍出四不像的单调照片。

▲F4.5,1/40秒,ISO 100,-0.3EV。

▲F9,1/200秒,ISO 100,-1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