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富士康暗示不再为苹果公司代工iPad5和iPadmini2,而其中原因是富士康与苹果不和。这样一来,富士康不再是苹果iPad的代工商,而苹果的新代工伙伴还未见踪影。
就此,有分析称,富士康和苹果之间的矛盾源于富士康“不可信”和“不可靠”。前者意指富士康代工厂生产产品质量不过关。今年4月,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富士康遭苹果退货500万部手机事件,退货原因是产品外观标准等问题。后者所指乃是富士康同时拥有Android业务,而Android是苹果的劲敌,因此苹果决定疏远富士康。
其实富士康和苹果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身为全球最大电子外包厂商,富士康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也因此而令苹果公司难以驾驭。据新浪科技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甚至出现过未经苹果公司许可私自改变零部件来源的事件。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产品复杂性与日俱增,也令富士康疲于应对。例如,iPhone 5就曾由于工艺问题难以满足苹果公司的订单要求。
知情人士还表示,由于乔布斯一直对富士康情有独钟,所以淡化两者之间的矛盾,而库克上任之后,尤其是苹果越来越受到来自三星的竞争压力的影响,急需扩大产品线,因而更加看重分散风险,矛盾较之前凸显。
富士康一度是iPad和早期款式iPhone的唯一组装企业,多年以来,全球各地的iPhone和iPad几乎都出自富士康公司的组装线,其与苹果之间的共生关系由此打造而成。同时,有市场观察家猜测,富士康营收的50%来源于苹果公司。面对如今两方关系吃紧,多项合作不再的状况,富士康和苹果公司到底谁离不开谁?
实际上,仅仅就代加工领域来说,富士康的主要客户远非苹果一家,包括诺基亚、戴尔、惠普等知名品牌在内的诸多电子产品均由富士康代为加工制造。不仅如此,在电子生产领域,富士康除了生产自主品牌的配件如线缆、耳机和键盘等,还积极寻求与科技公司的合作研发,进行多元化发展。
就在今年5月初,《纽约时报》首先报道了富士康将减少对苹果公司依赖的计划,富士康对电视机市场正越来越感兴趣,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已收购了夏普液晶面板工厂的股份。
另外,今年上半年有媒体报道称富士康已经计划与火狐运营商Mozilla携手推出一款火狐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据比特网报道,Mozilla在上月的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13)上展示了采用Firefox OS系统的平板电脑原型机,这款原型产品正是由由富士康开发。同时富士康还计划招聘2000至3000名工程师,以支撑火狐OS平台上HTML5和云计算软件的开发。
而另一方面,苹果公司也将目光投向另一家代工企业--和硕联合。在过去一年中,当富士康专注于生产iPhone5之时,和硕却不断赢得苹果iPhone4S和iPadmini的合同。无疑,和硕的崛起终结了富士康多年以来对苹果公司移动产品的生产垄断,甚至有分析人士推断,和硕已经抢过本属于富士康的“苹果产品在华最大代工商”的头衔。
然而,瑞芯微电子公司副总裁陈锋在接受IBTimes中文网采访时表示,富士康仍然是苹果公司在华的最大代工商,和硕虽然接过了苹果公司部分产品的订单,仁宝、广达等公司都有可能成为苹果的选择对象,但是在产能、资源、以及产品生产质量上,尤其是在“高精尖”产业中,都难以和“老手”富士康抗衡。
正如有媒体报道称,和硕去年开始生产iPad mini,但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良品率较低,导致产量低于预期,而富士康最终拿下了不少订单。
陈锋认为苹果公司的确希望平摊风险,“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苹果对富士康的依赖性仍然较大,苹果公司不可能一下子离开富士康,只能一步一步慢慢进行。
同时,他表示对富士康来说,虽然他积极寻求与其他科技公司的合作,力求多元化发展,但毕竟,富士康公司还是以代工为主业,苹果公司作为产业中的龙头,仍然对富士康的经济利益的获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离开了苹果公司,富士康的营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富士康和苹果究竟谁离不开谁?虽然富士康与苹果之间矛盾凸显,但是就目前看来,他们都不会抛弃对方,各自寻找春天。
就此,有分析称,富士康和苹果之间的矛盾源于富士康“不可信”和“不可靠”。前者意指富士康代工厂生产产品质量不过关。今年4月,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富士康遭苹果退货500万部手机事件,退货原因是产品外观标准等问题。后者所指乃是富士康同时拥有Android业务,而Android是苹果的劲敌,因此苹果决定疏远富士康。
其实富士康和苹果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身为全球最大电子外包厂商,富士康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也因此而令苹果公司难以驾驭。据新浪科技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甚至出现过未经苹果公司许可私自改变零部件来源的事件。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产品复杂性与日俱增,也令富士康疲于应对。例如,iPhone 5就曾由于工艺问题难以满足苹果公司的订单要求。
知情人士还表示,由于乔布斯一直对富士康情有独钟,所以淡化两者之间的矛盾,而库克上任之后,尤其是苹果越来越受到来自三星的竞争压力的影响,急需扩大产品线,因而更加看重分散风险,矛盾较之前凸显。
富士康一度是iPad和早期款式iPhone的唯一组装企业,多年以来,全球各地的iPhone和iPad几乎都出自富士康公司的组装线,其与苹果之间的共生关系由此打造而成。同时,有市场观察家猜测,富士康营收的50%来源于苹果公司。面对如今两方关系吃紧,多项合作不再的状况,富士康和苹果公司到底谁离不开谁?
实际上,仅仅就代加工领域来说,富士康的主要客户远非苹果一家,包括诺基亚、戴尔、惠普等知名品牌在内的诸多电子产品均由富士康代为加工制造。不仅如此,在电子生产领域,富士康除了生产自主品牌的配件如线缆、耳机和键盘等,还积极寻求与科技公司的合作研发,进行多元化发展。
就在今年5月初,《纽约时报》首先报道了富士康将减少对苹果公司依赖的计划,富士康对电视机市场正越来越感兴趣,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已收购了夏普液晶面板工厂的股份。
另外,今年上半年有媒体报道称富士康已经计划与火狐运营商Mozilla携手推出一款火狐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据比特网报道,Mozilla在上月的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13)上展示了采用Firefox OS系统的平板电脑原型机,这款原型产品正是由由富士康开发。同时富士康还计划招聘2000至3000名工程师,以支撑火狐OS平台上HTML5和云计算软件的开发。
而另一方面,苹果公司也将目光投向另一家代工企业--和硕联合。在过去一年中,当富士康专注于生产iPhone5之时,和硕却不断赢得苹果iPhone4S和iPadmini的合同。无疑,和硕的崛起终结了富士康多年以来对苹果公司移动产品的生产垄断,甚至有分析人士推断,和硕已经抢过本属于富士康的“苹果产品在华最大代工商”的头衔。
然而,瑞芯微电子公司副总裁陈锋在接受IBTimes中文网采访时表示,富士康仍然是苹果公司在华的最大代工商,和硕虽然接过了苹果公司部分产品的订单,仁宝、广达等公司都有可能成为苹果的选择对象,但是在产能、资源、以及产品生产质量上,尤其是在“高精尖”产业中,都难以和“老手”富士康抗衡。
正如有媒体报道称,和硕去年开始生产iPad mini,但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良品率较低,导致产量低于预期,而富士康最终拿下了不少订单。
陈锋认为苹果公司的确希望平摊风险,“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苹果对富士康的依赖性仍然较大,苹果公司不可能一下子离开富士康,只能一步一步慢慢进行。
同时,他表示对富士康来说,虽然他积极寻求与其他科技公司的合作,力求多元化发展,但毕竟,富士康公司还是以代工为主业,苹果公司作为产业中的龙头,仍然对富士康的经济利益的获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离开了苹果公司,富士康的营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富士康和苹果究竟谁离不开谁?虽然富士康与苹果之间矛盾凸显,但是就目前看来,他们都不会抛弃对方,各自寻找春天。
![](http://hiphotos.baidu.com/%CB%BC%C3%DC%B4%EF1234/pic/item/33dc15e53901213f399a504d54e736d12d2e95ca.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