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

误解程度:★★☆
误解关键词:1、偶像电影 2、动漫改编 3、青少年主题系列
关键词解释:
1、偶像电影:诺兰的电影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说出来很尴尬,蝙蝠侠系列我前不久才看完的,看完便不可自拔,又报复性的连续看了好几遍,无论从情节、场面还是表演上,处处无不体现着精致!关于偶像,这电影代表着两种,一个是以诺兰导演为偶像的;另一种则是存在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的,将蝙蝠侠做为偶像的。前者的诺兰迷估计是从《盗梦空间》开始追随的,说实话,《盗梦空间》固然精彩,可是我就是受不了一群群的伪“高智商”电影迷一次次的拿它来标榜,我着实看不出哪里高智商了,要高智商也是导演和编剧的事,是他们将电影情节复杂化剧情化,换做某导演,你信不信他能拍出《蝙蝠侠的小时代》?后者的纯粹个人英雄主义倾向我不知做何解释,是否类似我在我13岁时还幻想着做类似超人一样的拯救世界或像幻想着哪天我有超黑暗魔法毁灭世界这种的?我想为此部正名的是,这是一部属于诺兰特有的剧情电影,一切为了剧情!
2、动漫改编:这部属于成人式动漫改编电影!
动漫改编的电影有很多,大家熟知的有《变形金刚》、《蜘蛛侠》、《X战警》等等,也是大家熟知的无脑剧情和绚烂画面的电影!这无疑划分了一部分的观影人群,还是举我为例,这我会觉得很孩子一起喜欢一部电影会头痛,为那些跟父母一起来看电影的孩子动不动的“要去尿尿”感到深恶痛绝。可看过后我感觉这是一部“成人动漫改编电影”,应该严格与《喜洋洋》等大作区分开来的电影,电影里关于人性与伦理的道理,恐怕有些家长本身都很难理解的,说到底还是诺兰的电影,一切为剧情服务!
3、青少年主题系列:上年纪的人伤不起
其实上年纪的人最爱标榜,特别是80头出生的处于尴尬边缘的80后,以为什么年纪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或许会看《飞屋》,因为喜欢平凡的感动,或许还会看《变形金刚》找回童年的记忆,可《蝙蝠侠》这种有着浓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电影似乎不适合正在苦苦拼搏的一代人,或许《蝙蝠侠前传1》可以告诉你关与“成长”、“克服恐惧”等成功学最核心的激励理论?
楼主自语:如果有一天,我会老去,请把我埋在,高德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