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沿海迁界,现今很多历史书是不谈的,即便谈到也多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仿佛无足轻重、无关大雅。然而沿海迁界的重大性是被严重低估的了:其残暴程度,可以说是骇人听闻,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一个重大事件,在世界历史上也绝对能算的上一个重大事件。沿海迁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程度是空前绝后的。
沿海迁界,具体点,满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濒海三十里左右,到濒海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和越界的,杀无赦。满清政权分别于1660年(顺治十七年)、1672年(康熙十一年)、1678年(康熙十七年)三次下达迁界令。使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沿海迁界的过程,按照地方志等资料的记载:
“州地以大路为界,南路以州前岭为界,松山、后港、赤俺、石坝近城亦在界外。道旁木栅,牛马不许出入。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
“越界数步,即行枭首。”
“着附海居民搬入离城二十里内居住,二十里外筑土墙为界,寸板不许下海,界外不许闲行,出界以违旨立杀。武兵不时巡界。间有越界,一遇巡兵,顿时斩首”
“每出界巡哨只代刀,逢人必杀。……截界十余年,杀人以千记。”
沿海迁界,具体点,满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濒海三十里左右,到濒海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和越界的,杀无赦。满清政权分别于1660年(顺治十七年)、1672年(康熙十一年)、1678年(康熙十七年)三次下达迁界令。使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沿海迁界的过程,按照地方志等资料的记载:
“州地以大路为界,南路以州前岭为界,松山、后港、赤俺、石坝近城亦在界外。道旁木栅,牛马不许出入。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
“越界数步,即行枭首。”
“着附海居民搬入离城二十里内居住,二十里外筑土墙为界,寸板不许下海,界外不许闲行,出界以违旨立杀。武兵不时巡界。间有越界,一遇巡兵,顿时斩首”
“每出界巡哨只代刀,逢人必杀。……截界十余年,杀人以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