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沟镇吧 关注:23贴子:219
  • 8回复贴,共1

『渔沟镇』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情概况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2000多年)的古镇,因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 为镇里沟多,渔翁聚集而得名.她位于淮阴区的最北面,淮泗路穿镇而过,渔沟镇以来就被人们称为是邪(斜)地,只因为她有五个门,东门,西门,南门,大北门,小北门.所以你从哪个方向看她,她都不是很正. 渔沟,据说在唐朝罗成打的白玉关就是现在的渔沟镇.渔沟,在古代她还叫角城 ,她曾经很繁华.古泗水到三汊口分两支入淮,西支为汊流,叫做小清河,东支为主流,叫大清河,据古地图和古籍记载,渔沟正处于大清河的北岸。传说当时大清河盛产鱼虾,并且味道鲜美,因 此 吸引了许多捕鱼人来这里定居,来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较大的村落。因为附近有不少由大清河冲刷而成的沟壑,所以这里便被人们戏称为渔子沟,这也许就是渔沟地名的由来吧。古代的大清河北通济水,南入淮河,是沟通南北的一条主要水道,因此渔沟也就必然成为官商客旅的驻足之所,所以渔沟很早就兴起了。秦代渔沟是南北交通的驿站,相传秦将蒙恬 率10万兵过渔沟时在渔沟镇骡马街上掘建过一口八角琉璃井,汲水饮兵,秦始皇封之为“御 井”。三国时袁术兵过渔沟受此井之益,曾树井碑赞扬蒙恬掘井解三军之渴的事情。从地下发掘看,晋代渔沟已成为有相当规模的集镇,甚至建有城池,名“角城”,是东南粮道的重要关口。唐代渔沟建有砖石城池,有5个城门,据说罗成等攻打的白玉关即是渔沟。南宋时 ,淮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宋金的界河,因而渔沟也有过小小的争夺,南宋的武翼大夫耿世安就战死于此,渔沟之名也第一次见于正史。黄河全流夺淮之后,大清河终于在16世纪淤断 了,渔沟一度丧失了水路交通要冲的地位,再加上黄淮连年决口,民不聊生,渔沟渐趋衰落。清乾隆间,开凿疏浚了渔沟附近的包家河、民便河等可以通航的河道,雍乾间又对经临渔 沟的御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不仅路面平坦,且宽达3丈6尺,成为名副其实的通京大道。《淮阴风土记》这样记述,“值南北使节经临,冠盖络绎,朝发王营,暮宿渔沟,上距桃源之古城驿恰为中站。”渔沟又一次成了连接南北的通途。咸丰中巡检屠湘波因渔沟地理位置重要,将涧桥巡检署迁于渔沟镇,对渔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晚 清和民国初年,漕运转海,邮驿制度废止,陇海、津浦铁路通车,改变了渔沟的交通状况,渔沟开始衰落。渔沟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位于江苏淮安市淮阴区西北部16公里处.现有18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5.6万人,辖区总面积达97.53平方公里,是淮阴区面积最大的乡镇。镇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人,周边人口27万,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325省道穿境而过,距市中心只有20分钟路程,向东10分钟上淮宁高速,20分钟上京沪高速,向南8分钟上盐宿高速,交通极为便捷。200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98个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


IP属地:江苏1楼2013-08-29 11:13回复
    历史传说
    据说很早以前渔沟镇很热闹,洪泽湖里有一只乌鱼看中了这块宝地。一天,大乌鱼来到渔沟镇,就地一滚,变成了一条乌泥街道。乌鱼头贴地就像一块铺路的青石巨板。过往的车 辆从上面碾,来去的行人在上面踩,结果才两个来月,就把乌鱼全身鱼鳞踩了个精光。乌鱼只要这样受苦九九八十一天,就能够修炼成精,作怪害人。话说已过了六十多天,乌鱼已初 具人形。每天晚上都出来变成一个老太婆,满镇瞎逛,碰巧还偷鸡摸狗地饱吃一顿。这天,大乌鱼又出来游逛了。可巧,让张果老给碰上了,张果老放眼一望,只见好端端的一个集镇 ,让一团瘴气给搅了,再一细看,原来是一条就要成精的大乌鱼在此作怪。当晚张果老就在渔沟镇的一个客栈里住了下来。第二天,他推着自己的神驴变成的小车,在这条乌泥街上来 来回 回地走着。你说还未成精的乌鱼哪能承受得了这神驴的重压呢?因此,没有几天,乌鱼头上就被张果老的小车碾了一道深深的沟。不用说,乌鱼给碾死了。从此以后,人们就称这条街 为渔沟街,称这个镇为渔沟镇。


    IP属地:江苏2楼2013-08-29 11:14
    回复
      历史遗迹
      镇内有秦朝大将蒙恬在此挖凿的八角琉璃井,水是咸的,据说通东海;隋炀帝下江南住过的地方--骡马街,据说这条街上到了夏天没有蚊子,还有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到过此街,而且专门为他建了个七拱桥(据当地人说这个桥是个不祥之地,经常闹鬼,驾驶员开车到那的时候都要点根烟以防万一,尽管如此那里还是经常出事故不知道出过多少次车祸),镇内还有一所三百多年的学院--渔沟中学(渔沟小学)其前身是临川书院.


      IP属地:江苏3楼2013-08-29 11:14
      回复
        渔沟教育
        渔沟的教育发端较早,《淮阴风土记》云:“渔沟自明代中叶,民间自为书院,子弟 兴学,人物如林。”古代书院大多建在府州县,只有一些交通经济发达或风景秀丽的集镇才建有书院。传说渔沟明代就建有临川书院了,是永乐年间江西临川人吴少甫告老还乡路经渔 沟时兴建的。但据县志记载,渔沟有书院始于康熙三十二年,是渔沟首富吴瀚出资在本县县令管钜的帮助下建立的。书院名曰临川,是因为管钜是临川人,以“志不忘”。初建时有房屋22间,嘉、道时,书院经风雨剥蚀烂破不堪,吴氏子孙吴朝观与其弟昌基、族子安 静重建于三元宫之西。光绪三十二年,西学兴起,书院多改学堂,临川书院亦停止课士,次年9月,吴钟骥、吴涑、吴琳中、吴其就书院、向善堂、延寿庵三处房屋改建为私立渔沟小学堂,时有初等1班,高等2班,学生100多人,清未状元实业家张謇题写了校匾。有校舍70余间,20年代改为1~6年级,时有校舍教室18间,办公室3间,学生宿舍若干。占地60多平 方米,设有足球场、两个网球场、乒乓馆、花园等。初小学生不到200人。30年代改为私立渔沟中学,后曾3次成为县中,现在的淮州中学当时是其分校。


        IP属地:江苏4楼2013-08-29 11:15
        回复
          虎,安徽的镇子


          5楼2014-11-15 13:14
          回复
            6+1=1的镇子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4-05 10:01
            收起回复
              我河南的听说你们安徽灵璧很牛逼鹿邑老君台都没你钟馗灵璧牛逼,钟馗敢在老子面前牛逼找死,都是谁干的站出来给老子看看你类脸有多白多厚看看能不能疙鬼子几发炮弹,不出来吗陪你玩玩,听说你们祖坟找人看过嘿嘿😊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10 0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