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ted on Monday, 02 Sep 2013 07:41 (BST) 转自虎扑
你在80年代初期执掌迈凯伦。尽管在1978年后开始走下坡,但车队已经在1974(由埃莫森-费迪帕尔蒂)和1976年(由詹姆斯-亨特)赢得过世界冠军,并且是一支成熟的车队。当时你怎么看迈凯伦?
嗯,我很难不偏不倚的做出评论。嗯,当然,我70年代末正忙碌于运作自己的车队——我的车队参加F2和F3比赛,为宝马代工制造赛车——所以,我当时并没有太关注F1内发生的事情,即使,当时我的目标就是在不远的将来进入F1大奖赛。
迈凯伦在1974年由埃莫森-费迪帕尔蒂和1976年由詹姆斯-亨特赢得世界冠军,随后他们没能赶上地面效应技术的浪潮,有了失败的几年,但他们只是衰弱并没有退出。然而,我知道当有一辆强大赛车时,迈凯伦车队能干什么,埃莫森和詹姆斯手中的M23赛车也诠释了强大的表现。
关于布鲁斯-麦克拉伦自己,我并不真正认识他,我们的职业生涯没有明显的交集,但,当然,我们曾一同参加F1比赛。我在1966年开始为库普车队效力,同一年,他带着自己的Bruce
Mclaren赛车队进入F1——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得体的对称。
在收购迈凯伦的最初几年,你对车队进行了难以置信的改组——不仅仅是引入了F1历史上首个碳纤维底盘。你那些年对于F1的态度是什么?
我总是,并且依然有无情的竞争性。当我在1981年重返F1后,我想要做我自己的事情,而没兴趣遵循已有的约定俗成。
这一方式似乎有些勇敢——或者愚勇——但,与当时的许多事情一样,这是必要的。没有时间后退,对局势进行细致的分析。在与约翰-巴纳德共事数月后,他让我相信全碳纤维单体横造结构可行,我对于我们的能力有信心。所以我们就奋力向前了。
一旦我们建立起团队,尝到最初成功的滋味,我想我能更有效的度量出什么让我们出类拔萃——标准话的准备,聚焦细节——找寻最好的因素,通过无尽的准备,分析和研究让它们变得成功。这没有秘密——许多艰苦工作支持下的巨大野心。
迈凯伦那个时代的故事总是被温馨的回忆起来,但当时车队内部的情况如何?
忙死啦!人们总是忘记我们当时只是个小车队。在1980年代,在我们搬到Albert
Drive之前,我们依然在Boundary路的工厂工作,如果你看看今天车队的规模,你真的没法想象那里能作为车队的总部。但当时,该工厂也设立了新的标准。
在那里我们快忙疯了——我们当时依然只有大约80人,每个人都干超过1份的活,我们彼此都认识,并一起工作。这是很好的时光。当时,真的感觉我们正在与全世界作战——我想战斗精神在今天的公司依然显而易见。我们总是准备着为我们的信仰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