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走过必留下回忆吧 关注:312贴子:32,268
  • 8回复贴,共1

胡笳十八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胡笳十八拍》传为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所做。



IP属地:浙江1楼2013-10-04 22:27回复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女儿。
    蔡邕博学多识,精通经史,喜好数术、天文,擅鼓琴、绘画,长辞章、精篆隶。中国书法史上的飞白体就是蔡邕所创。蔡邕两个小故事传世至今:
    一次,蔡邕看到有人用梧桐木当柴烧饭,他听到木头爆裂的声音,连忙把木头从火里抢出来,他人不解,蔡邕答曰:这是一块做琴的好木头。不久,把这块木头做成琴,果然音律悠扬。可惜的是琴尾烧焦了,遂取名焦尾琴。该琴与楚王的“绕栋琴”、司马相如的“绿绮古筝”并称中国古代音乐界的“三大名器”。
    还有一次,蔡邕赴宴晚到,听到里面的琴声有杀气,大惊:此有杀心!”遂跑掉了。仆人告诉主人:“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主人亲自追上去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知了他,大家都很吃惊。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他一进一退。我内心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 从这件事情上足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琴师啊!”


    IP属地:浙江2楼2013-10-04 22:30
    回复
      蔡邕之女蔡琰(文姬)颇像乃父多才,传说蔡文姬6岁时,蔡邕弹琴时断了一根琴弦,文姬说第一根琴弦断了,蔡邕很惊奇,就故意有弄断了一根,文姬答“第四弦”,其音乐才能可见一斑。
      然而蔡文姬又是个不幸的女子。初嫁卫仲道(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的后人),夫早亡。东汉末年战乱中,被掳至胡地,作了匈奴左贤王的王妃,饱尝了异族异乡生活的痛苦。在胡地12年,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文姬还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学会了吹奏“胡笳”。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朝权臣后,闻知蔡邕之女流落南匈奴,念及蔡邕当年对自己的教诲,派周近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蔡文姬赎回东汉。 蔡文姬一面思念故国家园,一面难舍膝下两个娇儿,柔肠寸断,有喜有悲, 回首12年胡地生活,写下了洞彻心扉、流传千古的《胡笳十八拍》——中国十大名曲之一。

      南宋人绘《文姬归汉图》


      IP属地:浙江3楼2013-10-04 22:33
      回复
        归汉后的蔡文姬,嫁给屯田都尉(官名)董祀不久,董祀犯法被判死罪。蔡文姬到魏王(曹操)府里去求情。侍从把蔡文姬求见的情况报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就与大家协商一同相见,大家都表示愿意相见。蔡文姬披散头发,赤着双脚,跪在曹操面前,替丈夫请罪。她的嗓音清脆,说得伤心。座上许多人是蔡邕的朋友,异常感动。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免了董祀的死罪。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保存吗?” 蔡文姬感慨地说:“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经大乱,一卷未存。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后来,蔡文姬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了下来,送给曹操。


        IP属地:浙江5楼2013-10-04 22:38
        回复
          蔡文姬和董祀琴瑟相谐、白头终老,还生有一儿一女,女儿长大后嫁给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司马师被后来的晋朝追封为景皇帝),如此说来,蔡文姬还是司马师的岳母呢。一代才女有此归宿,让人在悲悯之余稍感欣慰。
          再看后人对蔡文姬的评价:
          当上皇帝的曹丕对蔡文姬的诗赋文章十分赞赏,曾对弟弟曹植说:“文姬的文章真好,咱们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呢?”【曹植】感触颇深地说:“人家的文章是用血泪写的,而我们的文章是用墨写的。”
          唐朝人【李颀】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南宋【朱熹】:“蔡文姬受辱虏庭,诞育胡子,文辞有余,节烈不足,又另当别论。”朱熹老儿在此以节烈之名羁绊古人名节,实在是一人之言累国人千年名分,很可悲。


          IP属地:浙江9楼2013-10-04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