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俩人吵架是苏萌考上大学以后,最终的结果是二人三年没说话。很多人说这段分手主要要怪苏萌,从高考发布成绩之后苏萌到韩家劝韩春明,然后苏萌离开韩家时所说的不可理喻之类的话,认为她变心了。其实联系前面一系列的剧情发展,可以判断出,这次吵架二人都有原因,但是主要的原因其实在韩春明身上。
起因应该从涛子调到五金公司后,三人在一起喝酒那算起。蔡晓丽提起苏萌要考大学时,韩春明态度很自然,很高兴,还说苏萌“百分百能考上”(第五集29分17秒),当蔡晓丽祝愿苏萌能考上大学,因为这样韩苏二人的差距就“彻底拉开了了”,二人就“永远不能在一块了”,蔡晓丽就有机会了。说完这句话以后明显可以看出韩春明表情的不自然(第五集29分40秒至29分52秒)。蔡晓丽后来又提到不应该和春明说,但是“我是为你好,我怕你到时候受不了。”韩春明也是一脸的苦笑,回答了一句:“她说的有点道理啊。”(第五集30分43秒至30分47秒)当晚韩春明偷偷到苏萌的屋外,看到苏萌在努力复习,通过当时的捂脸的动作(第五集33分31秒至33分40秒),加上背景的配乐,明显感到了韩春明的落寞。
高考成绩发表,郭大爷说苏程二人都考上大学,韩春明的表情除了惊讶,口气中也多少带出些不自然(第五集34分17秒)。晚上韩春明一个人蹲在院外,双手抱胸,头埋在怀里。苏萌出门打醋和韩春明对话,韩春明的心不在焉。苏萌回过头告诉春明她考上大学后,韩春明那份高兴的不自然(第五集35分35秒),然后马上把话题引向生日礼物上。这段剧情也能看出韩春明患得患失的心里。
韩春明送苏萌贴盒作为生日礼物,在苏家门外发现苏程两家人在一起庆祝。后苏萌及家人因不懂贴盒的价值并未重视,苏萌最后将贴盒送给了奶奶装杂物,韩春明在门外将这一切都听在耳朵里,神情黯然(第五集38分16秒)。在防空洞里韩春明想起蔡晓丽饭桌上说的话,又回想之前和苏萌发生的点点滴滴,最后流泪,加上前面发生的剧情,应该是感觉到了苏萌考上大学后二人的差距,觉得自己和苏萌没有什么希望了。就连他最喜欢的职业收破烂,在孩子卖黄铜夜壶时那种爱答不理的状态也能看得出来。
苏萌去韩家劝韩春明,全文听下来,苏萌说的都是好话,都在说欣赏韩春明,劝韩春明表现自己的能力。但是有两句话说的刺痛了韩春明的内心。第一是提出“俩人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二是提到程建军。第一次看到这段剧情的时候,我也感觉是苏萌的问题。但通过看第三遍,加上前后剧情的串联,可以发现。两个问题都是苏萌的无心之失:俩人差距大,最早从蔡晓丽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就不是什么好话,也直接导致了韩春明患得患失的心里。但苏萌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这才有了这句“差距越来越大。”包括后面苏萌说的“即便咱俩以后不在一起了,我也不希望看到你不学无术的样子。”她只是希望韩春明更好,她的意思是要韩春明通过努力缩短俩人之间的差距,这跟蔡晓丽说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至于苏萌说韩春明吊儿郎当,不务正业,不学无术。是因为那个年代,从文革时期的破四旧开始,没有多少人知道古董文物的价值。而且韩春明是以收破烂的幌子在收集古董,这在当时是不能被多数人接受的。而提到程建军的事情,后面的话苏萌刚说出来就被打断了。通过苏程两家聚会,长辈提到程建军时,苏萌那不自然的表情(第五集37分11秒)可以联想到,苏萌后面的意思应该是说:“你学学人程建军,你俩都是初中毕业,一块下的乡,人家都能通过恶补考上大学,你比他强,你也能考上……”但不小心触痛了韩春明的痛脚。起来一通不学无术的典故,什么叫相提并论,又是知之为知之,这一通观众看着是挺过瘾,感觉是韩春明怒斥贬低自己的苏萌,其实要我说来,这只不过是程建军三个字的副作用,韩春明恼羞成怒罢了。气走苏萌时韩春明的“哥们考不上大学用不着你来教育我。”“拿我和程建军相提并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只不过剧情中有一段韩春明躺下磕到头的喜剧情节冲淡了这一点,也突出了韩春明,贬低了苏萌。
后面韩春明自己也说了“我就是一混蛋”“我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我后悔死了”但是韩春明“就算后悔也不会去认错”“我就看着他们俩怎么飞”蔡晓丽也说“有的人没死心”韩春明的回答是“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我不能扯人后腿吧”说完自己的语调都降了三分。可见韩春明是后悔,但也是死鸭子就剩嘴硬了。涛子说“他就是一死心塌地的情种”为后文埋下伏笔。所以,77年那次二人分手,主要的责任是在韩春明身上,苏萌的责任只是对韩春明的职业及志向的不理解。但这不是苏萌的原因,因为不光他不理解,几乎所有人都不理解,包括春明的家人。而韩春明也从来没对任何人提起过。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提请大家注意,苏奶奶评价程建军时对苏萌说过一句话:“你记住了啊,看不透的人最好离他远点。”这也是这段长达三十年恋情的一个原因(第五集15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