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如意宝吧 关注:429贴子:1,099
  • 10回复贴,共1

金 刚 萨 埵 净 障 修 法 如 意 宝 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pic_ext="jpeg"


IP属地:辽宁1楼2013-11-07 21:31回复
    接着讲解仪轨。
      “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是题目的略称,全称较长,是“依具德金刚萨埵净除罪障成就二利之如意宝珠修法窍诀” 。
    “具德金刚萨埵”:“具德”是具有断、证的一切功德,“金刚萨埵”又名为不动如来,是密乘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本尊,在因地修行时,曾发愿凡祈祷他的人都能很快消除罪障,否则决不成佛,现已在东方琉璃刹土中成佛,故在旧、新一切密乘修法中都以金刚萨埵佛尊作为忏悔时的皈依对境。在大圆满《应成续》中普贤如来授记现在这个末法时代是金刚萨埵佛尊普渡众生的时代,阿底峡尊者曾说:“修学小乘、大乘、密乘最重要的都是忏除业障,在八万四千法门中,在忏除罪障上最有加持的就是密乘中金刚萨埵的修法。”法王如意宝1994年在青海取出的金刚萨埵伏藏仪轨中,莲华生大师在最后的一行小字上清楚地注明了该仪轨与汉地众生有特殊的因缘,将利益以汉地为主的广大众生。我们现在有幸值遇金刚萨埵的修法,是历劫中积累了无量福报的殊胜果报,密续中指出,若往昔不积累殊胜的福报,不但无缘见到金刚萨埵像和念其心咒,甚至连名号也不可能听到。
    “净除罪障”:众生沉溺在轮回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从无始时直到今天所犯下、积累起的数不清的十不善罪业和烦恼障、所知障。尤其在末法时代,随着真正的修行人和培植善根福报人的减少,真正的佛法开始隐没,影子佛法开始盛行,因此业障的黑暗越来越浓,三宝的加持越来越不容易感受到,于是各种违缘、灾难频频发生,现世感受惊恐、痛苦后,来世大多还将转到三恶趣去偿债还报,感受更大的痛苦,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以适应我们根机的殊胜方便,忏悔罪业,消去违缘、障碍。
      佛陀的三转falun,以及祖师们在此基础上创立和流传下来的宁玛、格鲁、净土、天台等等各宗各派,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众生证得最究竟的胜义法界,大乘的宗派都已点明了众生本来是佛,而使我们迷失了佛的本来面目、枉为众生、枉沉轮回的元凶就是无始以来的业障,因此修道的过程也就是净除业障的过程,即使已具有不可思议功德的登地菩萨也需忏除微细的业障,忏除业障的方法有从基础的事相忏悔到安住于大圆满智慧中的究竟无相忏悔的多种方法,这些各个次第的忏悔方法都已包含在金刚萨埵修法之中,我们如果已有相应的修证,即应安住于较高的金刚萨埵修法乃至于大圆满的智慧中,这样犹如朗日消霜雪,业障自然消除,但对于占绝大多数的根机不高的众生来说,较高的修法往往使他们不得要领,对实际的修行起不了多大作用。对于这类广大的众生最有效的莫过于基础的祈祷等的事相忏了,他们对事相忏的方法比较容易体会掌握,修法易得要领,往往在如理忏悔数日后,业障净除的验相便已现前了,这表明经过数日的精进不懈,已有一些使自己感受痛苦,甚至堕入恶趣的罪业已消除干净,继续修持后,各种违缘都将隐退消失,三宝的加持容易得到,再修其余的法时,也能很快生起功德。
      有的人因为自己学问高深,名声广大,或者曾做过很多供养,得到过很多赞叹而以为业障已经很轻,不必要再修金刚萨埵本尊,但业障的轻重主要并非从这方面观察的,如果业障已轻,他本来具足的智慧、悲心、出离心等都会现前,如果这些功德不具足,又认为业障很轻,则无疑已中了傲慢之毒,正说明他的业障之深重。而真正业障很轻的人,才会时时不忘忏悔,为一切众生的安乐精进不懈。
      “成就二利”,二利是自利和他利,自利是自己成就无上佛果,他利是普渡一切众生,使他们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如意宝珠”,世间上有一种很珍贵难得的如意宝珠,只要人们向他祈祷,便可消除饥寒、灾难,获得自己所需的财物和安乐。这个仪轨也同如意宝珠一般,人们只要虔诚念诵,不但能获得世间上的圆满,消除违缘、痛苦,还能获得出世间佛法功德的圆满。在仪轨后面的小字上,具体写着“今生能成办一切所愿之义,来世亦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自己所欲之净土” 。这是上师法王如意宝以大圆满的究竟智慧所观察出的因果关系,我们只要种下如理按仪轨修持的种子,必会获得上师所观察出的果。
      有人怀疑原先祈祷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现在又祈祷了金刚萨埵后,阿弥陀佛等本尊是否会不高兴,是否会怪罪下来?这是以狭隘的凡情猜度诸佛菩萨深广难测的圣智所闹出的笑话。须知诸佛本体为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金刚萨埵乃至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其实都是同一个佛,只是为了调伏不同根机众生的需要,才有了这么多的化现,这是从实相上说的。在世俗上,凡是修持善法,尤其是修持解脱道的人,诸佛菩萨都同声赞叹,因为诸佛菩萨示现的事业和目的就是引导众生断恶行善、闻思修法乃至最后出离轮回,现在我们众生最大特点是业障深重,深重的共业与别业就象无数条绳索把我们紧紧捆住,使世俗人心日渐恶劣,生活乏味,修法长久不见进展。即使具有福报,但是这福报也因业障所缚而很难现前;或者福报与苦报同时显现,因此现在见到有的人虽然物质享受富足,但精神却异常苦闷,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有的福报虽大,但因破戒而业障重的,后世只有到恶鬼道去做大力鬼、多财鬼等消业。因此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忏除业障,忏除业障最有针对性、最有效、最殊胜的方法即是祈祷金刚萨埵佛,这是金刚萨埵特殊的发愿力的缘故。待我们的业障渐薄后,人心就会向善,生活挫折就会消失,修法就容易产生出功德。到时祈祷阿弥陀佛等本尊,就能迅速与本尊的愿力相应,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等的殊胜果报。因此,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诸佛菩萨哪有不加欢喜赞叹的呢?
      又有人问:祈祷阿弥陀佛同样也可以净除罪障,为何还要再去祈祷金刚萨埵佛呢?在实相上,诸佛菩萨本是一个,因此祈祷阿弥陀佛肯定可以净除罪障,祈祷金刚萨埵肯定可以往生,但在世俗显现上,诸佛菩萨的愿力不尽相同,在我们还未达到现量感知诸佛菩萨本是一体的较高修法之前,应先祈祷金刚萨埵忏除罪障,待业障较轻后,再祈祷阿弥陀佛加持自己往生极乐净土,这是一条相对合理的修法之路。
      “修法窍诀”,这是以窍诀方式所作成的修法仪轨,是集上师瑜伽、本尊修法于一体的“总集宝法”,依此能很快生起修法的功德。
      欲忏悔罪障,必修具备四种对治力,即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治力,同时对大乘弟子来说,必须具足菩提心。《入菩萨行》在赞叹菩提心的功德时说:“何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菩提心的功德依此便可以想见。
      依止力又分二种:内依止力和外依止力,内依止力是相续中的皈依、发心,外依止力是如理观想本尊金刚萨埵。犹如文殊、观音与金刚手三大怙主融合在一体而能成办一切事业一样,这内外依止力(皈依、发心、观想)结合在一起后便为迅速忏除业障、获得本尊加持打下了坚固不摧的基础。


    IP属地:辽宁5楼2013-11-07 21:33
    回复
      下面是发菩提心。
        人们修法的目的有三种,或是为得到轮回中的世间利益,如平安、长寿、升官、发财、升天等,属人天乘佛法;或是希望自己能从轮回中解脱,属小乘佛法;或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属大乘佛法。我们所修学的如禅宗、净土宗、华严宗、中观、唯识,以及新、旧密宗等等都属大乘佛法,修学大乘与前二乘不同的是必须发起菩提心,亦即立下度化一切众生成佛的誓愿,否则不可能得到大乘的功德。
        从修法的利益上讲,为自己一个人获得解脱与为了让一切众生获得解脱这两者相比,因为后者心量极度广大,因此同做一件善事,所获的功德也会产生出天壤之别。发菩提心后而作一次念诵、修法等,其功德实际已远远超过发菩提心前只为自我利益修法时念修一亿次甚至更多的功德。尤其在现在,只为自己修念金刚萨埵仪轨,因为所获的功德甚小,不足以化除天下众生的厄难,因此大家应尽量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来修这个法。
      一切等空诸有情 为得安慰竟乐地
      身口意之诸精勤 皆当不离菩提道
        为了使象虚空一样无边无际的众生能解脱轮回的苦难,得到最究竟的慰籍,愿我的身、口、意永远不离菩提大道,精进行善、修法。
        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两种,胜义菩提心是出世的智慧,初学者首先应学习发起的叫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为得安慰竟乐地”是发愿菩提心,愿一切众生脱离轮回,获证佛果。“身口意之诸精勤,皆当不离菩提道” ,是发行菩提心,即从今后一切身口的行为与意的心念,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作,乃至吃饭、穿衣、睡觉都不离开菩提之道,具体如《华严经·净行品》所示,因本仪轨以上师金刚萨埵作为自己的皈依处,故一切的身口的行为与意的心念都以忆念祈祷金刚萨埵、忏悔罪业为主,如走路时观想金刚萨埵在头顶,吃饭时观想金刚萨埵在喉间享受供养,洗脸时观想金刚萨埵以清净、白色的甘露洗净了自己与众生的业障,如此等等。
        我们作为释迦牟尼佛、金刚萨埵、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诸大菩萨、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弟子,应该努力向他们学习,把眼光放远,放宽,尽量为众生着想,尽量生起菩提心,而不要斤斤计较于今生的名、利、享受。事实上,也正是在发起了真正的菩提心后,今生的名、利、享受反倒会纷纷不期而至。
        这个颂词共念三遍,在念第一遍时,观想自己已生起了愿菩提心;在念第二遍时,观想自己已生起了行菩提心;念第三遍时,观想愿、行菩提心都已非常坚固。


      IP属地:辽宁7楼2013-11-07 21:34
      回复
        部主金刚萨埵尊 明现洁白皎月色
          再在月垫上观想出皎洁月色的洁白上师金刚萨埵佛尊。皎月色代表功德圆满、加持圆满、修法圆满。
          我们一下子难以观起金刚萨埵像来,因此在开始时应该在自己面前安放一张标准的佛像(如稍大一些的照片),以恭敬、渴慕心注视本尊的各种圆满的身相、优美的仪态、殊妙的装饰,然后闭眼默想,在有不甚明了的地方时再开眼注视,开始时可以观想头足手等局部,逐渐连成一体。同时了知真正的金刚萨埵报身佛无处不在,目前虚空中就肯定安住有金刚萨埵,而且现在观想的佛身并不是观想后才有,而是本来如此,【注:这点非常重要,观想的时候金刚萨埵不是缓缓从远处飘来,也不是从上空缓缓而降,而是本来就有。】自己的观想只是使本来如此的佛像在脑海中逐渐明显而已。配合以这样的定解,就能较快地把金刚萨埵清晰地观想成功,而印在心中。
          现在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基浅薄,在刚开始进入修法时,对双身的本尊相难以理解,多以凡夫染污的分别心去观想双身相,非但得不到加持还造下了恶业,因此法王这个仪轨观想的是单身的金刚萨埵。
        一面二手持铃杵 圆满报饰跏趺坐
          金刚萨埵是一面二臂的寂静本尊,右手持金刚杵在心口,左手持铃在软腰间,铃代表智慧,杵代表方便,金刚萨埵手持铃杵代表智慧与方便的一味一体。
          “圆满报饰”指报身佛所具有的十三种饰物。五种绫罗衣服:小飘带(从头冠吊于背后)、飘带、(无袖白色)上衣、(红色)裙子、腰带,八种珠宝饰物:五佛冠、耳环、项链、舍母朵(中长项链)、朵夏(长项链)、臂环、手镯、脚环。
          报身佛的金刚跏趺有外、内、密、极密的多层含义,这次仅从外层含义而言,金刚跏趺坐表示殊胜了义的法界本性,远离四边、八戏,不会堕入轮回和涅盘的边,报身佛仅以金刚跏趺坐就有许多度化众生的密意,在闻思《大幻化网》等法要后就会逐渐明了。


        IP属地:辽宁9楼2013-11-07 21:34
        回复
          无始以来至今生 身口意造诸罪堕
          如同已服恶毒药 深生追悔发露忏
            就象已误服了毒药,过一会儿毒性发作而将惨然死去,因此产生了强烈懊悔一样,我们对无始以来所造的身口意罪业深生恐惧、责悔,将能回忆起的一切罪业在上师金刚萨埵及诸佛菩萨前一一发露,励力忏悔。
            身口意的罪堕包括十不善业(身的杀生、偷盗、邪淫;口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的贪、嗔、邪见)、五无间罪、四重、八背舍、盗窃三宝财物等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根本和支分罪。
            在忏悔时,已找到了具强大力量的依止对境后,接着就要将自己的罪业在依止对境前毫不隐瞒地呈白出来,就象要给病人动手术,必须先把病人抬到手术台上、无影灯下一样,不然遮遮掩掩,或只是口头上轻描淡写地敷衍一下,轻飘飘地念几句心咒,便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下面是三、恢复力。
            恢复力又名律仪力,即发誓今后纵遇命难,也不再作先前的罪业。如《三十五佛忏悔文》说:“后当永断禁”,《极乐发愿文》也说:“若无禁心不清净,纵遇命难不善业,从今不作心誓守” 。
          今后纵遇命难时 亦绝不造诸恶业
            我们已认识到了过去造下恶业的严重后果,在上师金刚萨埵前忏悔了以往的一切罪业后,今后再也不敢去做任何的恶业。在发下这样的誓愿后,过去一切的恶业都可清净,一切的善根都将恢复。真正认识到了恶业所要感到的无穷后患的人,如果给他一个选择,要么吃毒药,要么造恶业的话,他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吃毒药,因为吃毒药只有一时尚堪忍受的痛苦,而造恶业所带来的痛苦无边无际而又难以忍受。我们也应该具有这样的认识和决心,谨慎守护身口意三业。
            下面是第四、对治力。对治力是上述三力之外一切对治业障的力量,包括祈请、发愿、念咒、回向、随喜、吉祥偈、安住胜义本性等。


          IP属地:辽宁11楼2013-11-07 21:35
          回复
            索达吉堪布开示:金刚萨埵是百尊之尊
            相关帖子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339379746


            IP属地:辽宁15楼2013-11-07 21: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