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吧 关注:490,304贴子:5,843,812

【潮汕民间传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贴转集各类潮汕民间故事及传说。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11-15 00:31回复
    在【林鉴丞破潮汕风水】中,我们提到“李子长”下面这篇我们认识一下【画仙李子长】
    【李子长得宝】
      李子长小时候很穷,常到饶平、东里一带海边贩鱼卖。
      一夜,他梦见一个穿绿色花衫的姑娘,跪在他的床前边哭边恳求他说:“李子长,你救救我吧!”第二天天未亮他照例到海边去买鱼。走到一个大地塘边,迎面来了个赶墟卖水鸡的人,他鱼篓里传出一阵水鸡的叫声:“李子长,救救我吧!”李子长觉得这声音好耳熟,这才记起昨夜梦中的事,便二话没说,回头追上卖水鸡的人,向他卖水鸡,没想到那人开了个大价钱,这价钱恰好是他要买鱼的本钱。他想,还是救那水鸡姑娘要紧,就买下那只水鸡,把它放到大池塘里去。水鸡向李子长跳了三下,就游到水里去了。
      一次,李子长买鱼回来路过那个地塘,那只水鸡口里含着一颗珠子跳进他鱼筐里,把珠子献给他。筐子里那些死鱼全都变活啦。从此,他买的是死鱼价,卖的是活鱼钱,很快
      便发了财。”
      有个鱼贩子发现了李子长宝珠的秘密,欺负他年纪小,要抢他的宝珠,李子长慌忙把宝珠吞到肛子里。过后他急得直哭,那天夜里,地梦到水鸡姑娘笑眯眯地告诉他:“不要伤心,珠子下肚,以后你用手提笔能画活百物,用手洗鱼可把死鱼变活鱼。”李子长醒来一试,果然都是真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11-15 00:34
    收起回复
      【李子长画日晒谷】
      有一年夏至后,大雨接小雨,一连下了四十九天。田里稻穗发芽,屋内百物长霉,农民个个叫苦连天。
        有位老大娘,手里捧着发芽的谷子,哭哭啼啼来找李子长,李子长便画了一幅《太阳图》送给她。老大娘把《太阳图》挂在公厅上,公厅里顿时升起太阳,把湿谷子晒得直冒烟。一霎时,谷粒都给晒于了。
        李子长画日晒谷的事轰动了四乡六里,远近农民纷纷挑着谷子跑到公厅里晒太阳。
        有个地主,人们当面叫他李大爷,背后叫他李肿肚。这一天,他望着堆得象山一样高的发霉、发芽的谷子,正坐在家里发愁,得知李子长画太阳的消息后,便急忙叫狗腿去叫李子长为他画一个大太阳,限期一天画好。李子长一口答应,当夜画到鸡啼三落,才算画出来。狗腿一早便来把画拿走。
        李子长再三交代:“叫你大爷要大开谷仓,然后才能把画打开挂起来。”李肿肚很高兴,马上叫人大开谷仓,准备把“大太阳”打开挂起来。他想,这下好了,我这成千上百担谷子可霎时就晒干了;明天呀,再叫李子长画几条恶狗帮我守门,帮我收租,还画一幅风、一幅雨,今后要风就有风、要雨就有雨,全由我摆布!他得意地把画打开挂上去,不料一点阳光也没有,只见千千万万只麻雀从画里飞出来,一齐拥进他的谷仓,吃的吃,衔的衔,飞的飞。李肿肚不知怎么回事,吓得昏倒在地上,象一口死猪。
        等到奴才们拿着木棍竹竿跑进厅来,他还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奴才们往他脑门淋下冷水,灌了一碗参汤,才看见他的眼珠四下转动,开口问:“麻雀呢?谷呢?”奴才说:“麻雀飞了,谷子一粒也不剩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11-15 00:36
      回复
        【李子长画龙点精】
        李子长能画活百物,远近闻名。穷人来求,有求必应,官绅来买,难得半张。但也有例外的。谁?就是林鉴成。林鉴成是什么人呀?他是潮州知府,人家都叫他府太爷。府太爷就要卸职回老家享福去了,他想:做官三年,什么财宝都捞到了,就欠一幅李子长的画。所以就亲自上门找李子长要画,李子长破例应允了。
          林鉴成启程那天,李子长把画送到安南庙码头,亲手交给他。再三吩咐说:“船上千万不能着画。”船驶出韩江口,进了大海。林鉴成把满满一载金银首饰、古玩玉器玩够了之后,就想看画。他想:反正画已到了手,船已出了海,管你李子长什么吩咐不吩咐的。想到这里,就把画铺开来,里面画的是一条龙,张牙舞爪,维妙维肖。他自宫自语说:“李子长果然名不虚传!”再仔细一看,发现龙有眼无晴,想是李子长画漏了一笔,便叫家奴拿来笔墨,提笔在龙眼上点了个黑点。这一点,龙马上离画跃入海里,兴风作浪,把林鉴成的船弄翻了,林鉴成一家全葬身鱼腹了。
          消息传到潮州城,百姓拍手称快,都说李子长为民除了一害。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3-11-15 00:41
        回复

          ﹏₯㎕﹍
          bdhd://现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是真难啊!刚才看见一个逻辑推理题把我难住了……!986F. 875E. 764D. 653C. ________. 431A。空格横线处应该填啥??真心求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1-15 00:46
          收起回复
            太长没看                                          只要998 萌萌楼主带回家 既能么么哒 又能啪啪啪
                    --来自诺基亚神砖客户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15 00:46
            收起回复
              午夜路过挽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11-15 00:58
              回复
                有一本书专门讲潮汕神话的


                IP属地:广东8楼2013-11-15 01:16
                收起回复
                  太长没看                                          只要998 萌萌楼主带回家 既能么么哒 又能啪啪啪
                          --来自诺基亚神砖客户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1-15 01:16
                  收起回复
                    好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3-11-15 02:07
                    收起回复
                      有空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11-15 07:15
                      收起回复
                        太长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3-11-15 07:27
                        收起回复
                          楼主tj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1-15 12:46
                          收起回复
                            没人看我更了自己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3-11-15 23:21
                            回复
                              【潮州后七贤之一-林大钦】
                                (小时候在安路街、在市场边听走江湖讲故事,其中就有人讲过林大钦和翁万达。这篇故事也是从他们那里听来,但当中有些对句忘了,就从百度找来,一找才发现有许多人写他们,我好踌躇,最后还是决定以自己所掌握的来写,有类似情节甚至相同都很正常,但保证文笔各不相同。垂鉴。)
                                明正德年间,林大钦降生在现潮安县金石乡,家里本来很贫,但林大钦自小聪明好学,他天天去书堂趴窗看人读书。有一次学生考试,坐在窗边的那个学生写了一篇好作文,知生莫若师,先生黄石庵知道他这个学生一定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就强逼问这学生文章是谁写的?该生最后只好老实交代,是窗外的小孩替他写的。这个人就是林大钦。黄石庵听后大吃一惊,便找来林大钦,问清他家里的情况后,就决定免费收他为徒。从此林大钦得以正式走上入学之路,这一年他才七岁。
                                跟随黄石庵先生,林大钦进步很快,不出两年就能背读全部四书五经。十岁时,他父亲有一次带他到县城办事,林大钦在父亲朋友家里看见苏询、苏轼、苏辙写的书,就立即喜欢三苏的文字,朋友就慷慨地将这些书送给他。林大钦此后潜心学习苏文,博得三苏精髓。有一天老师在山上看见两只羊爬上山,就出了一个对子考他:“山羊上山两头山,羊叫咩咩咩;”要林大钦对出下句。林大钦想了一下,就对上了:“水牛下水四面水,牛吼哞哞哞。”黄石庵点头称妙,心里更加喜欢他。后来黄石庵见山里农民在砍竹,他又出对:“利刀削竹,逢节必透力;”林大钦也看见樵夫在砍柴,就对:“钝刀伐木,遇目要落势。”。
                                十岁的林大钦基本就学完了书塾里老师教的书,在乡间享有“神童”美誉,都说他长大必成大器。翌年乡闱,各地学子都到省里参加乡试。林大钦初出茅庐,跃跃欲试。此去路途迢迢,他因家穷,没有书童,他父亲放心不下,就陪伴他上省城,当他书童,背上书囊。路途遥远,要爬山淌水,有些地方林大钦过不去,他父亲就背上他。后来在路上被同到省城的考生看到,就戏谑他:“以父为马。”林大钦反击说:“望子成龙。”
                                林大钦这一次果然得了乡试第六名,省城宗师评论他的试卷“操笔为文,屈注奔腾。他日必中魁首。”意思是说他笔下如泉涌,抑扬顿锉,日后定能中状元。年纪小小的林大钦名字就传开了。十五岁那年,他被邻近乡银湖一户财主请去当先生,说好每年五两薪银,但到了年底,这财主欺他人小,不但不付钱,还反咬一口说林大钦是来他家里读书。林大钦据理力争,财主最后跟他说:“便罢,我做个对给你对,你若是对得上,我就将银子给你,对不上就回家去。”林大钦答应了。财主随出对:“银湖院后虎耳草。”林大钦一时想不出,就只好回到金石。但来到金石宫时,有龙眼花从树上掉到他头上,他立即想出下句,就再跑回银湖找那财主,对曰:“金石宫前龙眼花。”这个对对得妙,用“金”对“银”,“宫”对“院”,“前”对“后”,“龙”对“虎”,“眼”对“耳”,“花”对“草”,各方面都比财主胜一筹。但财主还是不认帐。林大钦无奈只得将他告上县衙。知县听了双方说辞,随对林大钦说:“我出一对,你对得上来,就说明你是他的老师,就判他薪银加倍给你。对不上来,就是小学生,分文全无。”林大钦说“好”。这日阴天下雨,县衙里很暗,知县案上点着一支灯,知县随道:“一支灯,审条案,分分明明,照见东西南北。”林大钦想了一下,抬头看着财主,说:“五两银,课一馆,寒寒冷冷,耐过春夏秋冬。”知县拍手称妙,就判财主还加罚给了林大钦十两银。
                                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久,林大钦真真正正被请去孙畔乡书塾教书,住在祠堂的书塾。有一天,他刚好自己做完饭,门外探头探脑来了一个乞丐,向他讨饭。林大钦皱着眉头对他说:“乞丐兄,我做的饭不多,分一点给你吃,你吃不饱我也吃不饱。这样吧,我指条明路给你,包你今天又吃好又吃饱。”乞丐说:“你取笑吧?自己都吃不饱,怎么还能让我吃饱?”林大钦说:“我自有办法。”说着放下碗筷,到屋里拿出纸笔,写了一副对联交给乞丐,说:“今天乡里孙员外做生日,肯定请了许多达官贵人。你拿这副对联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乞丐将信将疑,但还是去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3-11-16 0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