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流氓罪的取消一般视为同性恋去罪化的标志,那到底什么是流氓罪?
据百度百科解释:流氓罪指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行为。 1997年修订《刑法》,流氓罪被删除。
流氓罪包括: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行为。主要有出于流氓动机,成群结伙,打架斗殴,在公共场所肆意挑衅、无事生非、骚扰破坏、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调戏猥亵妇女幼女,一贯诱骗和玩弄妇女,聚众淫乱玩弄男性少年,鸡奸幼童或以暴力胁迫方法鸡奸他人,损害他人取乐等。有人将其概括为霸道型、淫乱型、取乐型3种类型。
可见,在通篇流氓罪的描述里,我们并没有看到“同性恋”这一词语,因此我就对“同性恋曾入罪化”这一点表示怀疑。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可以说并不是一个法治社会,我们在一些陈述中可以看到,虽然同性恋并未明文公示为罪行,但“某些地区仍然将同性恋按流氓罪审判”,但这是一个司法问题,而并完全是同性恋问题。在七十、八十年代,并不仅有同性恋被当作流氓罪处置,更有大批“流氓罪”冤假错案。
中国最后一个“流氓罪”犯人叫牛玉强,他一直服刑到2000年,30年前,18岁的他因为和朋友抢了一顶帽子并打了一架,被法院以流氓罪判处了死缓。
可见,以流氓罪被废止来标志同性恋去罪化并不妥当,因为没有一条法律法规曾将同性恋入罪化。
在与一些老一些的男同性恋交谈时(其中不乏因流氓罪被关押过的),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仅是因为“同性恋”而被逮捕,更因为他们是“坏的同性恋”而被逮捕,什么是“坏的同性恋”?我接下来说说自己的见闻和经历。
据百度百科解释:流氓罪指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行为。 1997年修订《刑法》,流氓罪被删除。
流氓罪包括: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行为。主要有出于流氓动机,成群结伙,打架斗殴,在公共场所肆意挑衅、无事生非、骚扰破坏、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调戏猥亵妇女幼女,一贯诱骗和玩弄妇女,聚众淫乱玩弄男性少年,鸡奸幼童或以暴力胁迫方法鸡奸他人,损害他人取乐等。有人将其概括为霸道型、淫乱型、取乐型3种类型。
可见,在通篇流氓罪的描述里,我们并没有看到“同性恋”这一词语,因此我就对“同性恋曾入罪化”这一点表示怀疑。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可以说并不是一个法治社会,我们在一些陈述中可以看到,虽然同性恋并未明文公示为罪行,但“某些地区仍然将同性恋按流氓罪审判”,但这是一个司法问题,而并完全是同性恋问题。在七十、八十年代,并不仅有同性恋被当作流氓罪处置,更有大批“流氓罪”冤假错案。
中国最后一个“流氓罪”犯人叫牛玉强,他一直服刑到2000年,30年前,18岁的他因为和朋友抢了一顶帽子并打了一架,被法院以流氓罪判处了死缓。
可见,以流氓罪被废止来标志同性恋去罪化并不妥当,因为没有一条法律法规曾将同性恋入罪化。
在与一些老一些的男同性恋交谈时(其中不乏因流氓罪被关押过的),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仅是因为“同性恋”而被逮捕,更因为他们是“坏的同性恋”而被逮捕,什么是“坏的同性恋”?我接下来说说自己的见闻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