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百万条理由拒绝这部《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这还是儿童文学吗?”
我困窘了,不只是我一个人发出了这样的讨伐声。
不是我妖言惑众,它走得太远了,太离经叛道了,彻头彻尾地颠覆了我们儿童文学的理念。我远远地睨视着它,摇了摇头,我不相信它是出自于我们的同类之手,我怀疑它是一个外星人遗落在我们地球上的一本书。不会是距离太阳约有十二光年的鲸鱼座γ星上的一本童书吧?
先看看它那骇人的外观吧!
我没有见过德文原版书,手头上的这本中文版的《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是既大又厚又重。大到什么程度呢?它与中文版“哈利•波特系列”是一样的710毫米×1000毫米、16开本,但却比“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厚的一本《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还要厚出6页之多,拿在手上,如同拿着一块沉甸甸的砖头。
单单是这个长度,就够让人匪夷所思了。一部儿童文学的作品,怎么可以写得这么长?不要忘记了,当年J•K罗琳曾屡遭拒绝,就因为“哈利•波特的故事对孩子来讲,是太长太长了”。
它还有更多破戒与出格的地方。
长也不怕,如果是《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那样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故事,哪怕是它再长出一倍,也照样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问题是,它颠覆的东西太多了。甚至连孩子们最基本的阅读习惯也给颠覆了。故事讲得好好的—它也讲故事—突然说中断就中断了,也不管你愿不愿意,就插进来了一大段百科全书式的注释。比如,故事讲到主人公被一只巨鸟的利爪抓住,你正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它却停下不讲了,换了一种字体,紧接着就是一段密密麻麻的长达561个字的百科全书的引用:“救生恐龙:救生恐龙也叫馒游救生恐龙,属于正趋于灭绝的恐龙家族,像查莫宁地区的运河龙与霸王鲸赖克斯那样。估计全世界现在大约只有几乎又救生恐龙了,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地大幅度减少……”
你受得了这种折磨吗?它就这样讲讲停停,停停讲讲,完全不在乎一个本来是一气呵成的故事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假如把这部百科全书从它里面剥离出来,完全可以装订成册,出成另外一本书。
我们熟悉的儿童文学不见了,但它又确实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1999年作者还因此书而获得了德国的格林文学奖。
它告诉我们,儿童文学还可以这么写。
尽管它抛弃了我们儿童文学所有的教义,但当你适应了它的叙述风格,克服了最初几页的不适、惊恐与不知所措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手里如同在翻动着一本鲸鱼座γ星的童书,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全书是以蓝熊船长的回忆录的形式展开的,不过,主人公不是人,是一头蓝熊,这头蓝熊一共拥有27条命。从书名中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本书里讲了蓝熊的13条半命,也就是半生。所以,这本书可以看成是这头蓝熊的”我的前半生”。
什么叫一条命?一条命相当于一天、一个月还是一年?书中都没右交待。但读着读着,我们就会渐渐地明白了,一条命实际上就是蓝熊的一次死里逃生。
一开始,蓝熊是作为一个来历不明的弃婴,躺在一个小核桃壳里朝着我们、不,是朝着查莫宁地区漂来的。这时的查莫宁,不论是对它还是对我们来说,都还是一片未知的大陆。渐渐地就不对了,出现了生灵,出现了颠覆我们想像力的生灵,一个个把我们的想像力推向极限的奇迹接踵而至。蓝熊死里逃生,最后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生命太宝贵,不能任凭命运支配。
因为是许多年以后的回忆,所以每当出现一个生灵或是奇迹的时候,蓝熊船长就会把故事停下来,翻开一部百科全书,唠唠叨叨甚至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念上一小段或是一大段的解释,然后再接着讲下去。
一开始,我还有点手忙脚乱,因为我不得不在“故事”与“释义”两者之间跳跃。“故事”是一种感性的思维,而“释义”则显然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这就像是读上几行小说,再读上几行词典。
“这还是儿童文学吗?”
我困窘了,不只是我一个人发出了这样的讨伐声。
不是我妖言惑众,它走得太远了,太离经叛道了,彻头彻尾地颠覆了我们儿童文学的理念。我远远地睨视着它,摇了摇头,我不相信它是出自于我们的同类之手,我怀疑它是一个外星人遗落在我们地球上的一本书。不会是距离太阳约有十二光年的鲸鱼座γ星上的一本童书吧?
先看看它那骇人的外观吧!
我没有见过德文原版书,手头上的这本中文版的《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是既大又厚又重。大到什么程度呢?它与中文版“哈利•波特系列”是一样的710毫米×1000毫米、16开本,但却比“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厚的一本《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还要厚出6页之多,拿在手上,如同拿着一块沉甸甸的砖头。
单单是这个长度,就够让人匪夷所思了。一部儿童文学的作品,怎么可以写得这么长?不要忘记了,当年J•K罗琳曾屡遭拒绝,就因为“哈利•波特的故事对孩子来讲,是太长太长了”。
它还有更多破戒与出格的地方。
长也不怕,如果是《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那样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故事,哪怕是它再长出一倍,也照样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问题是,它颠覆的东西太多了。甚至连孩子们最基本的阅读习惯也给颠覆了。故事讲得好好的—它也讲故事—突然说中断就中断了,也不管你愿不愿意,就插进来了一大段百科全书式的注释。比如,故事讲到主人公被一只巨鸟的利爪抓住,你正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它却停下不讲了,换了一种字体,紧接着就是一段密密麻麻的长达561个字的百科全书的引用:“救生恐龙:救生恐龙也叫馒游救生恐龙,属于正趋于灭绝的恐龙家族,像查莫宁地区的运河龙与霸王鲸赖克斯那样。估计全世界现在大约只有几乎又救生恐龙了,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地大幅度减少……”
你受得了这种折磨吗?它就这样讲讲停停,停停讲讲,完全不在乎一个本来是一气呵成的故事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假如把这部百科全书从它里面剥离出来,完全可以装订成册,出成另外一本书。
我们熟悉的儿童文学不见了,但它又确实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1999年作者还因此书而获得了德国的格林文学奖。
它告诉我们,儿童文学还可以这么写。
尽管它抛弃了我们儿童文学所有的教义,但当你适应了它的叙述风格,克服了最初几页的不适、惊恐与不知所措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手里如同在翻动着一本鲸鱼座γ星的童书,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全书是以蓝熊船长的回忆录的形式展开的,不过,主人公不是人,是一头蓝熊,这头蓝熊一共拥有27条命。从书名中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本书里讲了蓝熊的13条半命,也就是半生。所以,这本书可以看成是这头蓝熊的”我的前半生”。
什么叫一条命?一条命相当于一天、一个月还是一年?书中都没右交待。但读着读着,我们就会渐渐地明白了,一条命实际上就是蓝熊的一次死里逃生。
一开始,蓝熊是作为一个来历不明的弃婴,躺在一个小核桃壳里朝着我们、不,是朝着查莫宁地区漂来的。这时的查莫宁,不论是对它还是对我们来说,都还是一片未知的大陆。渐渐地就不对了,出现了生灵,出现了颠覆我们想像力的生灵,一个个把我们的想像力推向极限的奇迹接踵而至。蓝熊死里逃生,最后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生命太宝贵,不能任凭命运支配。
因为是许多年以后的回忆,所以每当出现一个生灵或是奇迹的时候,蓝熊船长就会把故事停下来,翻开一部百科全书,唠唠叨叨甚至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念上一小段或是一大段的解释,然后再接着讲下去。
一开始,我还有点手忙脚乱,因为我不得不在“故事”与“释义”两者之间跳跃。“故事”是一种感性的思维,而“释义”则显然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这就像是读上几行小说,再读上几行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