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哈切夫斯基吧 关注:145贴子:1,622

与其他兵种的协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苏波战争都证明,各兵种必须密切协同动作。协同动作就像一个乐队的演奏,根据作品的格调,有时是以这种乐器为主,有时又必须以另外一种乐器为主。有时还要有独奏。不过,只要是合奏,就必须有一种乐器领奏,其它乐器配合。作战的“乐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楼2013-12-21 21:43回复
    在开阔地,尤其是荒漠地,坦克不仅起主导作用,而且常常要独立作战,在布有各种障碍物的起伏地上,坦克仅起辅助作用,或者暂时不能使用。这时摩托化步兵和工兵就要起主要作用。只有炮兵,像乐队的低音一样,到处都用得上,甚至有时还要加强。


    2楼2013-12-21 21:43
    回复
      无论是音乐会还是战斗,它是否成功,都要看指挥人员是否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全面,是否能使各种乐器及时起到作用。一个乐队的乐器越多,种类越杂,越能弥补某些乐器的不足之处。兵团指挥官拥有的技术兵器越多,越容易克服作战中的困难,但是指挥官的任务却更加繁重了,因为他没有像乐队指挥所掌握的那样的乐谱。指挥官只能依据上级的指示和个人的经验,并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情况、地形性质和所属部队的变动情况,来正确选择开始战斗的时机。


      3楼2013-12-21 21:43
      回复
        指挥官往往不能一眼看清他的整个“乐队”。指挥官常常要在敌人威胁之下和在恶劣天候中指挥自己疲惫不堪的军队。同时,他还往往难以得知,他所选定的“乐器”此时此刻是否已作好“演出”的准备。


        4楼2013-12-21 21:44
        回复
          一个乐队演奏的机会越多,队员们的音乐造诣越深,乐队的演出水平也就越高。诸兵种合成兵团也是如此,每个兵种的动作越熟练,完成受领的任务越快,战果也就越好。


          5楼2013-12-21 21:44
          回复
            苏波战争证明了《军队指挥》条令中的一条原则:指挥官与其部属能互相了解,协同行动的军队具有配合行动的丰富经验,战斗力就会大为提高。一切协同行动的部队均应互相了解彼此的战斗能力。


            6楼2013-12-21 21:45
            回复
              上级长官应责成所属各兵种部队随时注意支援在当前战斗中起主导作用的兵种部队。支援坦克大兵团作战的部队,要使坦克的火力和突击力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以使坦克在突破敌人阵地后能向深远纵深发展进攻,彻底破坏敌人的抵抗能力。坦克兵团为执行受领的任务和清除各种障碍物所需要的部队,均应归坦克兵团指挥。


              7楼2013-12-21 21:45
              回复
                这时,坦克兵团与这些部队之间应保持可靠的顺畅的通信联络。通常,只有坦克与自行火炮,乘坐汽车的摩托步兵和工兵之间通信联络比较顺畅。


                8楼2013-12-21 21:45
                回复
                  协同动作,就是要顾及每个兵种的利益,要有互助精神,而首先要准备为共同的事业作出自我牺牲,在下面的几节里,具体谈谈装甲兵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9楼2013-12-21 21:46
                  回复
                    “步兵的任务是,立即利用坦克冲击的效果,迅速前进,发展胜利,直到将敌人阵地全部占领并肃清敌人为止。”


                    10楼2013-12-21 21:46
                    回复
                      在现代武器威力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进攻者的步兵如无掩护,就会遭到很大损失。战争充分证明这条原则的正确性。但是对俄战争开始以后,这一原则就不易实现了,因为在战争的最后几年坦克数量不断减少。结果步兵的任务已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相差不多。坦克也常采取一九一七年时的使用方法,因为装甲兵用于独立遂行任务,数量未免太少。


                      11楼2013-12-21 21:46
                      回复
                        这样,坦克不可避免地变成了为步兵服务的辅助兵种。坦克行程大和能从行进间射击这些优点,几乎全部用不上了。


                        12楼2013-12-21 21:47
                        回复
                          关于普通步兵和摩托步兵独立执行任务问题,不拟在此赘述,只着重谈谈坦克与步兵的协同问题。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由于这两个兵种的性质不同,两者之间常常发生争论,彼此不理解,甚至是互相指责,但这并不能责怪任何一方。这两个兵种只要都能以善良的愿望出发,经过长期合作,就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13楼2013-12-21 21:47
                          回复
                            为能使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充分发挥其战斗能力,必须赋予较大的任务纵深。在机动作战的条件下,这些师常常要通过尚有残敌据守的地域。因此,在远离战线的地方,特别是翼侧,常常要与进行抵抗的敌人发生战斗。战争刚开始时,乘坐普通汽车和摩托车的摩托步兵处境是很艰难的,因为他们的汽车通行力较差,而且也没有装甲防护,不能紧跟坦克迅速前进。


                            14楼2013-12-21 21:48
                            回复
                              在波兰战局中,只有几个连乘坐薄装甲的半履带式车辆。后来,每个坦克师编了一个乘坐装甲输送车的摩托化营。这些营首先是用于与坦克协同动作。为此还专门采用了一种战术。乘车步兵负责对小股敌人进行射击,遇到敌人猛烈抵抗即行下车。这跟骑兵的情况很相似,骑兵有时成乘马队形,有时成徒步队形,马匹是骑兵行军中和战场上的运输工具。


                              15楼2013-12-21 2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