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历史吧 关注:406贴子:2,114
  • 9回复贴,共1

中世纪的亚洲铁骑——古拉姆近卫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土耳其重骑兵


1楼2014-01-07 10:08回复
    概况
    古拉姆,是中世纪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一种军队,源于波斯文Ghulam,意为“经过训练的奴隶”,这是一种职业化的精锐军队,历史上的萨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塞尔柱王朝与花剌子模王朝等突厥—波斯帝国都曾组建过古拉姆部队。
    古拉姆一般又分为宫廷古拉姆和一般古拉姆。宫廷古拉姆负责保卫首都与中央政府,一般古拉姆则负责地方高官的安全。


    2楼2014-01-07 10:09
    回复
      历史发展
      起源
      奴隶兵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奴隶制时代,便有武装奴隶随同奴隶主军队征战,但经过高度专业化训练的军事奴隶却是伊斯兰教兴起之后的产物,这种方法的始作俑者是阿拉伯帝国,在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在身边蓄养一批奴隶侍卫,负责哈里发的个人安全,这便是古拉姆军队的最早雏形,在哈里发穆耳台绥木(Al-Mu'tasim, 833~842)时期,这种做法更加普遍,但后来这批奴隶兵逐渐做大,架空了阿巴斯王朝的权力。


      3楼2014-01-07 10:09
      回复
        创立
        公元874年,在中亚河中地区与伊朗高原兴起了波斯—塔吉克人的萨曼王朝,[1]萨曼王朝皇室作为古波斯显赫家族的后裔,在建国之后复兴了已经式微的古波斯文化,并将其与伊斯兰文化加以融合,形成了全新的波斯文明。萨曼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为了保证王朝的统一与稳定,就必须具备强硬的政治与军事手腕,因此,萨曼王朝在政治上不仅设立了邮政官制度[2],用来监察地方官员与守将的基本情况,而且将阿巴斯王朝时代的奴隶兵做法加以制度化、系统化与完善化,从而开创了古拉姆军事制度,成为大名鼎鼎的古拉姆军队的源头。


        4楼2014-01-07 10:09
        回复
          伽色尼王朝军队以民族多样化而著称,这支军队由突厥人、塔吉克人、波斯人、印度人、戴拉曼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等组成,马哈茂德可以凭借能力巧妙地将他们拧成一股绳,打造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在吞并花剌子模时,伽色尼王朝从河中地区的市场上买了许多奴隶。此外,一些地方指挥官也避开王室的控制购买奴隶兵。例如,在印度的阿赫默德·伊斯纳尔派代理人在突厥斯坦买古拉姆,在他反叛被发现之前,70多名古拉姆经过阿姆河上游和旁吉赫尔(Panjhir)被秘密运到印度。
          古拉姆在伽色尼王朝中起重要作用。他们接近统治者,对王朝内部的情况十分熟悉,有的古拉姆特别是宫廷古拉姆成为统治者的心腹。他们能左右朝政,操纵统治者的废立。据记载,马哈茂德的亲信之一阿亚兹(Ayaz)是伊梅克(Yimek)奴隶。马哈茂德死后,他在马哈茂德之子穆罕默德的废立上起了重要作用。宫廷古拉姆通常作为一个整体作战,但有时,他们中的一部分被派去同正规军一起远征。在战场上,他们通常占据关键位置,被作为精锐力量使用。除了作战外参加各种典礼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职责。

          式微
          13世纪起,古拉姆制度逐渐衰亡,这其中有三个原因,第一,越来越多的突厥游牧民转向定居化,并转而信仰伊斯兰教,使得各大帝国难以募集足够的兵源;第二,随着突厥各族定居化加速,突厥人从半农耕半游牧民族转型为农耕定居者居多,突厥人原先的剽悍尚武之风也相对减弱;第三,蒙古的入侵一度打乱了中亚与西亚的社会结构,使得古拉姆制度难以延续下去。
          在安纳托利亚,崛起于1299年的突厥奥斯曼帝国凭借卡皮库鲁、西帕希与耶尼塞里的强大威力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卡皮库鲁与西帕希虽然都是装备重甲的铁骑,但卡皮库鲁通过士兵晋升体系组建,西帕希通过军事地主组建,而耶尼塞里已经是步兵为主的军队。
          在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古拉姆被更为完善的马穆鲁克取代,马穆鲁克脱胎于古拉姆,最初也是对一切职业奴隶兵的泛指,后来随着时代演进,马穆鲁克也具备了一套严格的组织与训练体系,从而取代了古拉姆的地位。
          在古拉姆的发源地中亚与伊朗高原,1335年蒙古伊儿汗国被花剌子模的后裔起兵推翻,1369年突厥贵族帖木儿建立了威震亚欧的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军队的核心以突厥军事地主组成的塔克罕(Tarkan)为主,他们也是装备厚重铠甲的骑兵,但已经不再是古拉姆。
          只有在部分边缘地区,古拉姆才得以继续留存,比如德里苏丹国,这个由突厥—阿富汗军事贵族建立的国家仍保留着古拉姆军队。


          6楼2014-01-07 10:11
          回复
            组成
            各大突厥王朝与波斯王朝的古拉姆军队一般以骑兵为主,步兵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骑兵中又以重装骑兵居多。因为中亚与西亚地区向来有披挂重甲的传统,而马匹在这里又充当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因此,占据极高社会地位的古拉姆官兵自然以全副铠甲的重骑兵居多。

            中世纪中亚各大突厥—波斯王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一改以往中亚西域诸国邦国林立的局面,并努力发展经济与文化,从而创造了辉煌的突厥—波斯—伊斯兰文明,因此具备了雄厚的财力保证,古拉姆成员各项物资由国家统一发放,从而确保了成建制重骑兵的组建。不过在部分地区也有例外,比如12世纪中东的一些割据势力,由于国力有限,无法承担大部队的开支,因此这些地方古拉姆官兵的装备也就粗劣简陋的多。


            7楼2014-01-07 10:11
            回复
              装备
              古拉姆重骑兵作为王牌部队,其装备完全由国家发放。古拉姆重骑兵最为常见的防护装备当属重型片甲,这种铠甲在公元9—13世纪流行于突厥—波斯—伊斯兰世界。重型片甲做工精良,防护力高,但重量较重,只有经过高强度训练的战士才可以穿戴上并且活动自如,而古拉姆作为优秀的职业军人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古拉姆平时最为注重的训练当属力量型训练,根据突厥军事史料记载:“古拉姆士兵每日都要进行反复的举重、搏击、骑术与射箭练习。他们有一种训练方式比较特殊,这种练习中,他们站成一排,每人单手举起一柄木制的榔头,之后在教官的口令之下统一地向下挥锤,其动作之整齐划一,令人赞不绝口”。
              同时,此书对古拉姆军容也有明确的记载:“伊利克.纳赛尔选择在礼拜日检阅自己的古拉姆部队,当他走出撒马尔罕的宫殿时,战士们早已列阵待命,他们的军容威武整齐,他们的战马英姿勃发,他们人和马都披上了厚重的铠甲,军队雄浑威武,铠甲金光闪闪,利剑波光粼粼,像珍珠一般映射出耀眼的光芒,任何队伍在他们面前都要相形见绌”。精制刀剑一直是古拉姆的标准武器之一,不过他们还配备了洋葱状的铁战锤,作为对付重装敌军的破甲利器。


              8楼2014-01-07 10:11
              回复
                战法与战术
                在土库曼的传统战术里,一个善于游斗的优秀战士至少要配五匹马以保证他们游击战的机动力,古拉姆骑兵所用的马相对较少,但他们的马更健壮,奔跑能力更强,因此古拉姆骑兵可以换上更厚的盔甲,配上弓,长矛,剑等多种武器成为更多功能的(既可以远射也可以冲锋近战肉搏)优秀骑兵。古拉姆骑兵的骑射技能当然也会,虽然他们更喜欢站定了射箭。一个熟练优秀的古拉姆骑兵据说在2.5秒里可以连放五箭,这就意味是如果敌人骑兵离古拉姆骑兵有三十码,就算敌人骑兵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5公里也有充分的时间让古拉姆骑兵在敌人冲到面前之前放出五箭(对比下艾尔金库特的英国长弓手,他们的射速大概是5秒钟一箭,古拉姆骑兵的射速是他们的近十倍。
                古拉姆骑兵如此高速的射击频率与他们平常的严酷训练有关,作为古拉姆骑兵,不仅要具备远射技能,而且长矛,剑,锤矛等武器的使用也很关键.由于训练太严苛,因而许多领主宁愿选择比较专业的奴隶(比如战俘)之类的,也不想选择那些专业的自由人。但事实上,效果并不好,许多成为近卫的古拉姆骑兵有时候在面对十字军骑士冲击的时候甚至会因为紧张问题而忘记了他们曾做过的严酷训练,尽管突厥复合弓在中等距离上对甲的穿透力依然很强,但由于他们被训练的过于追求射击速度因而精度反而无法保证。塞尔柱突厥重骑兵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十字军骑士接近后,依靠自己的重甲与破甲利器与十字军骑士进行战斗。古拉姆通常还会采用侧翼迂回包抄的战术,以新月阵形打击敌人的侧面,这种战术对士兵的体能、意志力与配合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古拉姆以重甲骑兵居多,所以能够良好的运用这一战术并不容易。


                9楼2014-01-07 10:11
                回复
                  经典战役
                  公元893年,萨曼王朝与喀喇汗王朝在锡尔河与费尔干纳的会战,此时喀喇汗王朝尚未改革,其军队还是由各个部族提供的武装,而萨曼王朝则是一支劲旅。双方交战后,萨曼王朝古拉姆使用古波斯的阶梯冲击战术,步兵随后压上,一举将喀喇汗大军全部击溃。
                  公元931年,喀喇汗王朝收复失地战争,喀喇汗君主萨图克·布格拉汗此前大力推行改革,将喀喇汗军队打造成一支不亚于波斯铁骑的劲旅,在收复塔尔萨坎特的战役中,喀喇汗军队首次排列了新月剪刀阵型,喀喇汗古拉姆重骑兵侧翼围攻,将排成阶梯阵型的萨曼波斯军击败。
                  公元969—971年,于阗国联合高昌回鹘等组成大军攻打喀喇汗王朝的陪都喀什噶尔,于阗联军最初利用喀什噶尔防务空虚的时机占领了数座城镇,并缴获了珠宝、骏马、舞象等战利品,将其献给北宋王朝。但不久喀喇汗组织兵力反扑,很快便收复所有失地。翌年于阗联军再次来袭,时任大汗的阿里·阿尔斯兰汗率军出战,一举将于阗军击退到英吉沙、叶尔羌一线。这场会战中古拉姆骑兵发挥出色,他们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将于阗的步骑混合大军压制住。
                  公元990—999年,喀喇汗王朝攻打萨曼王朝会战,以992年布哈拉战役最为出名,这场战役阿里·阿尔斯兰汗与哈桑·布格拉汗通过出色的战略规划,制定两翼横断的方案一举围困萨曼王朝首都布哈拉,萨曼王朝的布哈拉防御部队仓促应战被打败,而喀喇汗军队一鼓作气消灭了萨曼王朝的有生力量。在布哈拉战役中,喀喇汗的古拉姆重骑兵再次以侧翼围攻战术展现出出色的军事素质。
                  公元995年,喀什噶尔地区会战,于阗联军趁喀喇汗攻打萨曼王朝的间隙,大举进入喀什噶尔,阿里·阿尔斯兰汗率主力火速赶回救援。战斗中,喀喇汗的古拉姆骑兵直接全面强攻,使得于阗联军完全溃败。
                  999—1004年,喀喇汗灭萨曼王朝、灭于阗战争,已经落日余晖的萨曼王朝与于阗再也无力抵抗喀喇汗大军的兵锋,被喀喇汗灭亡。
                  1001—1026年,伽色尼王朝君主马哈茂德17次入侵北印度,伽色尼的古拉姆重骑兵对抗印度诸侯组成的联军如收割稻草,印度方面无论由刹帝利阶层组成的精英武士,还是低级种姓组成的混杂军团,都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对抗伽色尼的古拉姆骑兵,尽管刹帝利武士个人技艺十分优秀,甚至远高于中亚战士。
                  1055年,巴格达战役,巴格达哈里发早已被由德莱木人(戴拉曼、德拉米等)建立的布韦希王朝挟制,他们由以高素质的重步兵出名。塞尔柱王朝君主图格鲁克扩张到了巴格达,与布韦希王朝发生冲突。在巴格达郊外,布韦希军队凭借盾墙、双尖枪、标枪与利斧的威力组建了一道坚固的移动城墙,塞尔柱骑兵正面多次攻击均以伤亡惨重败退,图格鲁克遂下令灵活的轻装投射兵与骑射手绕道布韦希军侧翼,以不停的放箭扰乱敌军,布韦希防线终于出现松动,图格鲁克遂下令古拉姆重骑兵发起冲锋,将布韦希军队消灭。
                  1071年,曼齐克特战役,这场战役中,塞尔柱王朝的古拉姆重骑兵与他们的轻装骑射手相互配合,击败了拜占庭帝国的大军,突厥古拉姆重骑兵在与拜占庭铁甲圣骑兵的对抗中丝毫不占下风。
                  1192年,塔劳里平原会战,古尔王朝君主穆罕默德率领大军与印度诸侯展开会战,战斗中古尔军队一度无法攻破印度大军的防线,穆罕默德下令精锐古拉姆出战,古拉姆配合步兵弓箭手,一举将印度大军拦腰斩断,分割歼灭。


                  10楼2014-01-07 10:12
                  回复
                    奴隶兵,出身是奴隶,当兵后就应该不算奴隶了。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1-07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