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p1吧 关注:5贴子:159
  • 1回复贴,共1

旧文,贴来存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年风雨录还没看完,我本是不该提早写这篇评的,只是怕积攒太多,就像刚才的眼泪一样流掉了。
我总觉得,不该有这么惨烈的故事。贵圈也好,民国也罢,这故事都不该进行到这一田地。生不容易,死不容易,这次作者连一个“暖”的表象也不愿意留了,每个人都只剩下那副残喘遗像。
看过这么多贵圈的文,虽鲜少有HE的,却也不曾有过这样决绝又逼仄的。像是无数个人一起试图撬开那晦气潮湿的棺材盖,可最后还是被钉死在了那尊棺材里。那是吃人的时代,是政治的时代,却不是文人的时代。
可是哪里有过文人的时代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大抵就是这样的了,时代如此,且看你做虻或犬罢了。我曾为悟空传写过,说,要么活着死,要么死了活。屈原说九死,可人这一生哪里担得起九死,为了所好,死一次也就足够了。文人,若不肯做那蜷缩的虻,就只能那样焦虑的徘徊在这黑暗里了。可文人确是注定做不了一呼百应的英雄的,只能做那独扛一面残旗的孤将罢了。
我曾经无数次想,今何在死时该是怎么样的。他可能活得久些?这几年来,他不那么一副恨不得啮碎了自己的心得样子了,说不定是能的。那时候可还有人记着他,我会在哪看到他的讣告,可还有人握着他当年通过键盘传给我们的勇气和力量?他那时候,还是否在写着呢?
我还记得写九幻废稿烧起来的那个片段,现实中的九幻自然没有这么惨烈的一幕。可那些审核,那些背地里的勾当与封杀,恐怕却是确有其事的罢。那群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看着北边的样子,和自己逐渐潦倒的模样,是如何继续前行的呢。穆如寒江终将扛着那面紫金大旗归来,即使只有一人,也要守得住这天启王城。
总有无数人说屈原死的不值当,我猜他们大概都是北方的人。荆楚蛮夷地方,生即是生,没有什么将就着活下去的名头。屈子说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这态度再自然不过了,就是这样啊,有些人是不能去被这浊世污染的。
沧浪之水浊兮。文人们一如江南君,浊水淖足,甘做虻虻,终究没什么不好的。一如潘君,曾君,却始终在做些无用的文章。前者乃是功臣,后者,呵,后者大概算得狗臣了。
我又想起鲁迅先生那篇药的结尾,那只像箭一般飞窜走的乌鸦,那大概不是别的,是那个时代用鲜血涂抹大地的人的不甘的心罢。
2013.11.7 凌晨1:15 于寝室


1楼2014-01-09 13:21回复
    回去记得把另外一篇打出来


    2楼2014-01-09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