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苦在乎吧 关注:149贴子:18,694
  • 3回复贴,共1

【文化】中国四大名亭 转自佚林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醉翁亭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记的就是此亭。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 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 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帮自号曰醉翁也。"醉 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 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现在冯公祠前面的一副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事隔数年之年,欧阳修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吟》,"宫声在迭","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琴声勾起了欧公对当年在亭是游饮往事的追忆,即作诗以赠。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属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 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不止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 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醉翁亭、宋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泉旁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风底。亭中有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曰"玄帝宫",登台环视,但见亭前群山涌翠,横叶眼底;亭后林涛起伏,飞传耳际,犹如置身画中。
    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多次遭动,但终不为人所忘,曾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如今,此处千载胜境,更加壮观诱人。



1楼2007-10-30 09:33回复
    ●湖心亭

    湖心亭位于杭州外西湖,古称振鹭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据说是北宋苏东坡所筑三塔的旧址。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改称清喜阁。 
     “春水绿浮珠一颗,夕阳红湿地三弓”。这是对湖心亭景色的绝妙写照。它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同称“湖中三岛”。在西湖中形成所谓“蓬莱三岛”的鼎足之势。
      湖心亭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翘角飞檐,外观两层,黄色琉璃屋面,显得堂皇而又庄重。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荫从中有“虫二”碑,相传为乾隆皇帝所题,影射“风月无边”四字。在湖心亭眺望西湖,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就是所谓“湖心平眺”,清“钱塘十景”之一。游人来此,看去恰似“蓬莱宫在水中央”。


    4楼2007-10-30 09:37
    回复
      最喜欢陶然亭这三个字~~~


      5楼2007-10-31 09:59
      回复
        谢谢普及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1-26 2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