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吧 关注:4,893贴子:98,984
  • 17回复贴,共1

【一周之师】第三期:格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诗从文,无意不作,无情不作。
你们动笔,或者动键盘之前,你想的是什么呢,发泄内心的情绪,或者叙述一个事实,或者阐明一个看法。
众所周知,从来不会做没有缘由的事,也不会莫名做没有缘由的诗,现在我们把因人,因事,因物等等这些缘由而发的这个行为,把它叫做 “格物”


1楼2014-01-21 14:41回复
    什么时候需要我上说一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1-21 14:49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论诗,都知道古诗词现诗歌,古诗绝律古词韵辞,平仄之分曲调之节,现代诗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很明显的,文学表达的发展慢慢没有了形式,无论是 论诗,还是论文,有其意象,方有其“格物”,不管是亦诗亦文,其实皆成,文学大同。
      这个不同于 “少式灵觉”的灵感乍现,感觉而发,也不同于“虾式狂想”的联想把握,天马行空;它更侧重强调诗文的意义。
      .
      那么如何格物?


      3楼2014-01-21 14:58
      回复
        +1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1-22 09:21
        回复


          7楼2014-01-22 09:54
          回复
            楼上的太坏了!只会加一和发表情!没事,今晚窝给你写。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1-22 15:11
            回复
              《五柳炸鱼》
              出外吃饭点餐最爱——五柳炸鱼。五柳丝,酸甜可口;炸鱼柳,外酥里嫩。单提起名子,就逗得虾咽口水。
              一次饭桌上聊起,正说这“五柳炸鱼”,原非本地特色菜,是当时来佛山打拼闯荡的外乡人带来的。那时的大厨大多出自那处,便影响了本地人的喜好。这是外乡人用好手艺在佛山打下一席之地的佐证。
              文化的相互交融从来不是单纯的。可能是一强一弱,强者侵蚀弱者;或二者合并,和谐出一派新气象……俯低身付出的,今日成了一道菜肴被记载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那么下一代,又会有怎样的记忆?


              9楼2014-01-22 23:13
              收起回复
                《炉火》
                “围着火炉吃西瓜”单想想那气氛就令人着实羡慕。“火炉”,那散发出的热量叫温暖,是上寄宿学校以来最奢华的事了吧!虽然没有西瓜来增添情调,单看看那炉火就令人无比震撼。
                因热量而生的股股气流似乎可以看得见,一波波的冲进眼里,令人想不眨眼都难。那无形之中的气势似水一般,攻坚强莫能胜之。泛着红光的火炭似珠宝般透亮,倘若夹出来,就成了灰色,不时发出“次次”的响声。
                凤凰涅盘重生后,所余下的物质就如同炉火烧尽后剩下的堆堆炭灰,而所谓新生就如同这热量吧,以一种新的形式永存。一丝温暖蔓延开来~~~~~~~


                10楼2014-01-24 19:5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老师好~


                  IP属地:吉林11楼2014-02-03 17:39
                  收起回复
                    我只是想来凑够十五字的你看够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2-05 0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