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吧 关注:887贴子:6,079
  • 4回复贴,共1

纪晓岚的女儿在山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容摘自铁血历史论坛,原作者:眼镜老哥兵


1楼2014-01-24 10:32回复
      这个全国闻名的纪大烟袋,于山东的一个偏僻的小农村有着深厚的牵连,因为他三个女儿中的两个是这个村的媳妇,在离这个村不到二十公里的另一个村,还有纪晓岚的挚友忘年交。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朝举行戊辰科会试,全国各地的举子们纷纷相聚北京,比纪晓岚年长一岁,以乡试头名身份进京赶考的山东举子袁守侗,结识了在应天府乡试夺魁高中解元的纪晓岚,还有前来赶考的举子卢召弓,张松坪等人,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在北京相会相识,兴趣相近志趣相投,使他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彼此成了好朋友,过从甚密。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学问,取长补短,赏花饮酒,吟诗填词,兴之所至,其乐融融,友谊长达几十年。
      纪晓岚通过与袁守侗的交往,结识了其弟袁守诚,由相识到相知,情投意合成为挚友,以至由挚友成为至亲。原来当他们都已身居高位,成为朝廷重臣之时,他们的子女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那时的婚嫁是十分讲究的,第一条便是要“门当户对”。当时纪晓岚虽是四品的学士,但身居要职,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每日伴君左右,身世显赫,而且其文名大震,天下传扬。
      而山东长山焦桥的袁家,在当时更是举国闻名的簪缨之族,正处在发展的鼎盛期,袁守侗是户部尚书,袁守诚也官为内阁侍读学士,他家其他兄弟在京,在地方为官的为数众多,家族势力炙手可热。他们家的亲戚也都是达官显贵。袁守诚的祖母是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执芳的女儿,袁守侗的妻子是官居一品的王阁老王鱼洋的孙女,可见袁家之显赫势力。
      由于袁家的权势和富贵,纪晓岚便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袁守诚的两个儿子,同袁守诚结成了儿女亲家,把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山东德州的好友卢见曾之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想到一场震惊朝野的大案,将这三家又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乾隆二十三年,时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被诬陷为贪污罪,乾隆震怒,将卢见曾下入死牢,家产查封,子孙连坐,纪晓岚也因泄露消息,被罢官免职,充军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因为纪晓岚的通风报信,纪晓岚的女儿,也就是卢见曾的儿媳,带着九岁的儿子卢荫溥,幸免于难,逃到山东长山焦桥袁家,投靠到袁守诚的两个儿媳家避难,在两个姨妈的庇护下,卢荫溥在长山焦桥读书三年,最终中得进士,使家冤得以昭雪,卢荫溥后也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在他身陷危难之时,是长山焦桥的两个姨妈掩护他度过危险,并助他读书成才。
      除了亲家袁守诚,挚友同僚袁守侗,在距离焦桥不到二十公里的长山孝妇河河畔,还有纪晓岚的一位忘年之交,他就是年长纪晓岚二十四岁的治印名家聂际茂。
      聂际茂,号松岩。他出生在长山孝妇河畔的一个耕读之家,从小资质颖慧,勤奋刻苦,博览群书,他从十岁起就学习治印,酷爱篆刻,后拜高师学习技艺,终于名声大振。当时,许多书画家和文人墨客,以得到他所刻制的印章为幸。但是聂际茂生性高傲,以印交友,若话不投机,就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他一样拒绝。
      聂际茂是在北京翰林院编修宋弼[山东德州人]家中,结识纪晓岚的,当时纪晓岚还没有入仕,正准备参加殿试。纪晓岚对这位布衣朋友大加赞赏,而聂际茂也对纪晓岚的文采佩服不已,于是,二人一见如故,似萍水相逢,就结成了忘年交,后来,聂际茂还被纪晓岚聘为家庭教师,教授纪晓岚的子女读书三年,后因家事返回山东。
      后来,纪晓岚高官得做,并负责修订四库全书,他推荐了几位文坛朋友入仕为官,做了四库全书馆的编修,他曾多次诚恳的举荐聂际茂,但都被聂际茂婉言拒绝了,聂际茂性情高傲,他要靠自己的本事考中科举做官,绝不依附他人,损坏自己的人格尊严。可惜的是,他不是科举试场上的幸运儿,虽努力拼搏,屡败屡考,但也只是到六十岁时才考中了个贡生,后来虽然考中了举人,可是当喜报送到村中时,聂际茂已经去世两天了。
      令人感叹的是,二人的交往在患难之时见到了真情。乾隆二十三年,纪晓岚因为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乾隆震怒,纪晓岚被罢官削职,充军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直到乾隆三十六年才被赦免回京,纪晓岚刚刚回京时,门庭冷落,心情寂寞,只得每日赏砚赋诗抒怀。远在山东的聂际茂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深理解这位从居庙堂为高官的显贵,一下跌为发配充军之罪犯的老朋友的心情。正当纪晓岚体味人世间世态炎凉之时,已经72岁高龄,分别16年的聂际茂,不顾年老体衰和炎夏酷暑,不怕路途遥远,毅然从山东骑毛驴千里迢迢赶到北京,老友聂际茂的到来,使纪晓岚如久旱遇甘霖,喜出望外,百感交集。
      纪晓岚和聂际茂的忘年挚交,是文坛泰斗与艺术家之间的高境界的聚首,君子之交淡如水,48岁的纪晓岚感激涕零,他知道,回报老友最好的方式是回报心情,“诗为心声”,唯有以诗做回报才能体现出对老友的深情,纪晓岚饱蘸感情的翰墨,写出了《松岩老友远来省予偶出印谱索题感赋长句》,迸发出“谁知古道淡已久,形骸虽隔心相于”,“如今始识天下士,此人此艺今皆无”的感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山东这个偏僻的小农村,有纪晓岚挚友同僚,有他的热血骨肉,有他的血脉延伸,有他的亲情与友情,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珍贵人文史料。


    2楼2014-01-24 10:35
    回复
      竟然还有这事


      IP属地:山东3楼2014-02-01 16:52
      回复
        感慨一下。。。。


        4楼2014-02-01 23:26
        回复
          喜闻乐见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2-11 0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