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帽吧 关注:1,099贴子:8,771
  • 29回复贴,共1

不喜欢纳兰词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拳师123


IP属地:吉林1楼2014-01-25 14:00回复
    不喜欢不等于纳兰词不好,我始终承认纳兰成德的词很好,好得很;不喜欢,只是因为纳兰词不是我喜欢的风格,而且没有今日小资男女们夸的那么好。


    IP属地:吉林2楼2014-01-25 14:00
    回复
      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讨厌纳兰词。说起来,我读纳兰词比同龄人都要早些,最早买《饮水词》还是在90年代中期。那时候纳兰成德和张爱玲还没有红得臭大街,这书不算太好买,要跑到天津的古籍书店去淘。尤记得买书的时候,书店的同志是从梁启超全集里翻出来的,当时很不解,现在想来,大约是这位同志误与《饮冰室合集》联系起来了吧。


      IP属地:吉林3楼2014-01-25 14:01
      收起回复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纳兰词忽然“时尚”起来了。在北京时每每见到小资男女,咕咚咕咚喝着一块钱一袋的速溶咖啡、听着《月亮之上》,一边哼哼唧唧地嘟囔“山一程,水一程”。每见及此,总忍不住生理上的反感。更见过自诩才子才女一口一个“纳兰,纳兰”却不知纳兰成德为何许人也(纳兰本名成德,后改名性德,但“性德”只用了一年左右,字容若,这个纳兰,和叶赫那拉那个“那拉”,满文是同一个字眼),提起“纳兰词”就眼泪汪汪却不知《侧帽集》《饮水词》的作者为谁,对着这些人,憋住笑常常要憋出内伤。当时郭老板还没有走红,“喝着咖啡就大蒜,喷着香水闻出人渣味儿”的快语尚无人发明,我也只有“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从此讨厌上了纳兰词,想想也有恨乌及乌,唐突前人的意思。好在纳兰成德一生最重知己,面对伪粉丝的吹捧,泉下有知,也不会怪我吧。


        IP属地:吉林4楼2014-01-25 14:02
        收起回复
          即使抛开伪粉丝的影响,纳兰词也确实不是我最喜欢的。以词而论,清代词人中,清初最喜吴伟业,诗词都堪称国手,清末朱孝臧也为我所推崇。王国维格外推崇纳兰词,其实他本人写得比纳兰还要好些。和纳兰成德同时代、年龄也相仿佛的曹寅,其实诗词写得都不差于他。晚年的曹寅格调还要更高些。胡适的观点胡扯的多,但评纳兰词“格调不高”,我是赞同的。周汝昌也认为纳兰词“名溢乎其实”。
          有人评纳兰词“意境不深厚,措词浅显”,是中肯之言。纳兰成德是清代词人中最聪明的,“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如玦。”“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宝贵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精巧,工稳,清新,别致,令人拍案叫绝。不过,一次如此是聪明,多处如此是风格,处处如此,就难免有才尽于此的嫌疑。略大一点的题材,他便捉襟见肘,驾驭起来很费力。“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平得很,见解也浅了许多。这还不是孤证:“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不仅结得平,而且“阴森潭底”居然能看出“兴亡满眼”,这感情的真实性也确实值得怀疑。比起朱孝臧的“似水清尊照鬓华,尊前人易老天涯。酒肠芒角森如戟,吟笔冰霜惨不花。 抛枕坐,卷书嗟。莫嫌啼煞后栖鸦。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高下立判。难怪启功先生要开玩笑“纳兰词学女儿腔”。
          清末流传“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以为诗坛双星,但这评价是限于旗人诗坛的。整个清代,诗词创作虽然不比唐宋的成就高,但大家国手并不少,纳兰成德在其中,只属于中上之才。他的作品才气很高,许多作品都可传世不朽,但由于经历和年龄的限制,他的学养和见识都有所不足,因此作品多飘逸,少厚重;多精巧,少古拙;多才气,少见识。称他为“北宋以来第一人”,确实有过誉的嫌疑。


          IP属地:吉林5楼2014-01-25 14:02
          收起回复
            同上。词方面,吴没有什么地位。诗歌都有一些争议。至于作者举出的几个比纳兰好的,除了朱祖谋外,皆非高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2-25 13:08
            回复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也是作者断章取义。王国维词也比不上纳兰词,王国维词太假太做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2-25 13:09
              收起回复
                独自闲行独自吟各有所爱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6-27 09:27
                回复
                  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无数的诗人词人,才子才女。这个数量实在是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成容若君也不过是其中渺小的一个罢了。虽然有不少溢美之词,说他才比苏黄什么的。但我觉得这不过是泛泛之称。清代词坛挺浮躁的,好像谁都能够自比坡老稼轩。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纳兰性德当然不算什么。
                  成君的才气如何,大家有目共睹。首先,他肯定是最年轻成名的一个。在他短暂的31年生涯里,而这时间还必须排除他无休止的跟随皇帝出巡和履行侍卫的职责——值班。他可不是真正意义上贾宝玉那样的“富贵闲人”。他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想必是少的,然而在这点时间里,他却创作出了数量非常可观的诗词,写作了《通志堂集》,编了著名的《通志堂经解》。不得不说是少年才子,非常罕见。
                  然而纳兰也有许多弊端。他是个满族人,虽然悉心学习汉族文化,甚至令有些汉族士子心悦诚服,产生“黄河楼头,不敢提诗”之感。然而他毕竟是个外族人,在他的诗作中,也确实有见特别白话的句子。甚至有一句“薄嗔佯笑道:若不是忒凄凉,肯来么?”这种甚至类似于戏剧的句子。
                  然而简单易懂就是不好么?这个问题我说了太多次了,实在是累死我了。只说,只有晦涩之句才是好的么……
                  纳兰还有一错处,他实在是太爱用典和化用了,(虽然他化用的句子一般都比原句超出许多许多甚至让这句子因此出名,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大街上抓个估计没几个知道是李商隐的句子。)有时候我都受不了他,虽然看着美丽。但是毕竟原来不是自己的东西,还是有点膈应。这是我对他唯一的不满之处,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为了啥。
                  纳兰词的整体水平,用王先生被讲烂的一句“北宋”,实在是太高估了。也怪不得纳兰被这么多人批评名不副实。然而朋友们,我们可以不要断章取义吗?排除王先生的自恋嫌疑,他这句话前头还有阿!这句话想必不是评价纳兰词的水平的,而是评价纳兰词的词风乃至他的心性的。
                  说到他的心性,恐怕王就此言不虚了。本人看中成容若先生的,正是他的人品心性。才子才女天下多的是,情圣自古以来也从不缺少。别人也不是写不出好的悼亡词。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今天没了纳兰一个,之后还有可能有另一个某某或者某某。然而就如同世界上有数不胜数的金发性感美国甜心,却永远只会有一个不可复制的玛丽莲梦露(我知道这比喻很奇怪,然而事实就是这样)纳兰致情致性,至诚至善,使他脱颖而出的,唯此心也!纳兰死时哀者甚众,他的朋友在其死后多年依旧极为思念他,甚至由此传出数段佳话。由此,纳兰能够长久不衰,也不是什么可令人惊讶的事吧?不过那些附庸风雅之辈实在是可恶,我也无话可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5-10 21:38
                  收起回复
                    妈妈呀,我竟然说了这么多废话。实在是闲的蛋筒了。不过,也确实是对纳兰的现状感到可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5-10 21: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