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镇因镇政府驻地而得名。此地春秋时称为“柯”,处齐国西部边境,因地近泽,故名。古时“柯”、“阿”二字通假,故亦称“阿”。汉设东阿县。南北朝时东阿县治东迁。此地仍沿称阿城。置阳谷县,阿城属之。隋镇域内叠路头村附近原为阳谷县城所在地。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遭黄河水患而迁离。元开“会通河”,穿镇而过,并设阿城上、下二闸,委闸官驻镇专司河水蓄、泄事宜。上闸位于上闸村,保存尚好。下闸已经毁坏殆尽。清朝时期,阳谷县丞驻镇开衙理事,称“县二堂”,民国初年于此设义和乡。1929年重新区划为阳谷县二区,区公所驻阿城镇。1939年9月,成立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流动于阿城附近村庄。1947年秋,设置徐翼县,县政府一度驻阿城镇海会寺内。1949年8月,徐翼县建制撤销,阿城镇仍回属阳谷县。建国后,先后于此设阳谷县第二区、阿城区、阿城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阿城镇。2001年3月撤乡并镇,原范海镇并入阿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