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之士吧 关注:808贴子:2,134
  • 0回复贴,共1

论语为政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么,开始吧。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通俗解释。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叫孝。当然,孝的方式有很多种,孔子对每一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孔子所说的孝的理解。孔子在这一段里,用了十四个字来表示何为孝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生,事之以礼,活着的时候按礼制侍奉。死,葬之以礼,死去了之后按礼制埋葬。葬之以礼,祭祀的时候按礼制祭祀。我曾经说过,礼,是一个很深刻的东西。不逾礼是一种道德操守,守礼是一种道德行为。孔子这样说,想表达的只有一样东西,就是合乎礼制。合乎礼制就是一种道德,就是一种孝。当然,在现在来说,中国很多传统的礼制都因为繁琐和复杂被逐渐简化甚至消失,所以在很多人现在来理解,合乎礼制和孝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在先代的中国,礼制里对孝是有很严格的规定的。
另外,孔子的这一句话还有一种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孝道不会因为人是活着或者死去而有所改变。这句话,我记得我曾经说过,不在重复解释。
下一句。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通俗解释。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对于常规的解释,我个人是并不赞同的。当然,我不打算反驳常规的解释。
下一句。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通俗解释。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一段常规解释相对来说已经很清楚了。联系上一句的父母唯其疾之忧一起来说。
在中国文化里,有这么一句,养儿防老。很多人也有这样的认为,就是孝就是赡养老人,只要给老人足够的物质生活就是尽孝了。当然,我不反驳这一观点,毕竟在现在中国,很多人连赡养老人都做不到,我实在是不能去说在物质上满足老人生活的人是不孝的。也关于孝,我记得我曾经说过两次。当然,在这里也不再重复,不过联系上一句一起来理解,所谓孝,并不只是单单的赡养老人,还需要关注他们的身体。
说到这里,我想说,有时间抽空看看中央台关于孝心的公益广告,或许从中你会得到一些启发。一个广告并不长,不会浪费你太多的时间。
下一句。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通俗解释。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这一段,除了这种解释之外,还有另一种版本的解释。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最不容易的就是对师、长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弟子需要替师、长去做,有了酒饭,让师、长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这也就是对弟子服其劳的一种解释。这一段,不论是那种版本的解释,也是强调了一层意思,就是内在的尊敬。当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对自己父母和颜悦色是很困难的。因为现代人有一个通俗的毛病,就是对陌生人保持足够的礼貌,对自己熟悉亲近的人反而没有礼貌。这个毛病不能说不好,但是也说不上很好。因为,这样的毛病会让你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给了陌生人,而把自己坏的一面留给了你的家人或者朋友。也当然,你的家人和你的朋友并不会介意坏的一面的你,因为不论你是论和,他们依旧是你的家人和朋友。
说到这里,重点说说对父母的态度,我相信很多人回家都有这样的一种习惯,父母问你什么,你总是爱理不理,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沉默。但是对于其他人,你可以做到知不无言。这就是孔子所想表达的和颜悦色,一种对于父母应该有的尊敬。我不知道这样说,算不算得上解释的清楚,但是我相信有听的自然理解。
说到这里之后,差不多就告一段落了,那么结合这四句对孝的话,来做一个解析。第一句,孝是一种合乎礼制。第二句,孝是一种关注。第三句,孝是一种爱护。第四句,孝是一种敬重。通俗地来说,孝在中国是一种合乎于人之常理的内在感情,这种感情包括关爱、陪伴、敬重。
有时候我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因为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就是这么几句,却有很多人都做不到。也许,不到自己做父母的那一刻是不会理解曾经你的父母生养你的辛苦的,也不会明白对自己孩子的那一种关爱的心情。当然,这并不包括一些特殊的父母,例如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这种思想是不对的。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好好静下心去想一想,父母从小到大为你做过的事和你到现在为父母做过的事。人都会要求公平公正,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那么你有没有想过,父母对你付出的和你为父母付出的是否又做到了公平?当然,我这样的说法或许并不正确。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


1楼2014-02-26 20: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