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茶铺吧 关注:118贴子:2,596
  • 51回复贴,共1

要不我们来说道说道藏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学术,不考据,不系统,轻松欢乐的扒一扒


IP属地:广东1楼2014-03-09 11:13回复
    我本来想说:藏茶才是真简单。
    但素,赶在我还没下这个结论 之前,脑袋里面依次闪过绿绿红红的大团结们耀武扬威、千茶一面的康砖们张牙舞爪、沉厚扎实的牛皮包们虎视眈眈……我是知难而退的,所以我立即收回了这句话。
    另外呢,又想到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到处丢人,我又默默的对这个贴子的主题作个小小更改:
    欢乐的扒一扒那些我喝过的、看过的、听过的藏茶


    IP属地:广东3楼2014-03-09 12:31
    收起回复
      曾经我只喝老茶。到什么程度呢?湖南茯砖要十五年以上的,青黑砖要二十年以上的,四川茶得三十年起步。
      其实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得出,我喝的老茶都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像三十年的花卷、五十年的天尖这些孤品,我就没喝过。所以这话不算张狂,就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再加上年轻人喜欢得瑟。
      当然我现在改了,只要是好茶来者不拒。而好茶的标准是:我喜欢喝。
      我湖南喝黑茶从黑玫瑰这个黑茶新生代开始(捂脸,这个起点……),喝藏茶最早接触的是90年代的牛皮金尖和98年的北川茯砖。
      牛皮茶是藏茶最具典型的代表,它蕴藏和表达了藏茶的源头,彰显了它的身份和身价:它们来自那片广袤而神秘的高原。成群结队的牛羊们为它们披上结实的外衣,勤劳骁勇的藏民赋予它们生命。
      当一包刚从藏区运送过来的金尖牛皮包首次摆在我的眼前,我只想说一句话:这是个神马玩意儿!
      而当人们千辛万苦把牛皮剥开,掏出半条半条的篾篓,再挖出大块大块的茶的时候,立刻我就被征服了:这个茶,我喜欢!
      大片大片未经切碎的黑叶,手指长的细梗,有如梅花瓣般炸开的茶果。太符合我对藏区人民剽悍粗犷的想象了!于是我隆重的请出了那把从未用过的大陶壶(太重了,装上水一只手几乎拎不动),烧水煮沸、洗茶润杯,再冲泡出汤,满足的喝下。
      那是刚从牛皮里掏出来的茶啊!还带着新新鲜鲜的牛皮味儿。到现在我都很敬佩当年的我居然如此欢欣鼓舞的把那道茶冲了十来泡而且全部满足的喝下去了。由此证明:我是有多么的爱金尖,爱藏茶啊!啊!


      IP属地:广东4楼2014-03-09 14:29
      回复
        鉴于被某位筒子鄙视了,所以半夜爬上来更两更……话说有在天涯混的吗?在那边潜太久,语气被全部带过去了啊!!!


        IP属地:广东6楼2014-03-15 23:43
        收起回复
          最近被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是:康砖和金尖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从学术上来说,是个很严谨的问题,因为它们的选料做工都会有相应的标准;但是我们的主旨是轻松易懂,所以相关的资料我也不搬了,从我的角度来说一说。
          康砖和金尖是四川黑茶非常典型的品种,主要供应地区是藏区。那么它们的区别可以大致用以下几点概括:


          IP属地:广东7楼2014-03-15 23:46
          回复
            大致来说,金尖比康砖梗略多一些,康砖的叶多一些;金尖压砖略松散,康砖压得紧一点;所以金尖柔和甜润,康砖浓郁茶味重。
            1、它们的规格
            金尖原始规格是5斤每块,每块外包黄纸;每条4块,整条共1张内菲纸(基本都是这样;特例是沐川茶厂的永福牌金尖,每条会放5至10张内菲不等,没有规律)。
            康砖原始规格是1斤每片,单独黄纸包装,每片包1张内菲;每5片再外包黄纸成一大块;每条20片,20张内菲,4大块。
            这里是小半块金尖,大概1斤半左右;它的周边是比较圆润的

            这是1片05年的康砖,比较方正

            再来个同年代的金尖和康砖的对比图。这两个是长得比较标准的,金尖松康砖紧。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区别都有这么大。
            允许我再发散性思维一下下:茶叶真的是老的好。金尖康砖茯砖,不管哪个品类,用的料都是越老越精细,明显的区别!我个人的理解是以前的人们荣誉感强,没有市场意识,而且产量也并不大,能够做精;后来慢慢的有利益追求了,产量也大了,就不能那么认真的做事了。对于用料(主要针对是安化黑茶),我有一个比喻是:以前买1斤菜只要择出来3两炒了吃,现在的1斤菜得炒出1斤半才行,怎么可能炒出来的东西还一样?


            IP属地:广东8楼2014-03-16 00:08
            回复
              3、当时的供应地(这个连四川茯砖也一块儿说了吧)
              金尖是供给牧区的;康砖是供给城区的(拉萨);茯砖是供给寺庙的(包括牧民买来上供)。通俗的说,金尖是牧民喝的,康砖是拉萨人喝的,茯砖是喇嘛活佛们喝的。
              所以目前来看,金尖和茯砖的存量较大而分散,年份老,有牛皮包装;而康砖就是实打实从储备库里面拉来的,一批批很标准,但是年份不长。
              牧民们出一趟集市不容易,往往是把几年量的金尖(和茯砖)都一次性买回来(国家也会发的);这个量就包括了自己家喝的、要送人的、要敬佛的。而他们又只喝新茶,那么没喝完的就包起来了,有存在自己家的、也有抬到寺庙去的。这样就有许多茶都流传下来了,基本都是牛皮包,这样对茶其实也算是一种保护。我想象不到一个条茶直接放个五十年是什么效果。
              而城市的居民,就算他们是在西藏拉萨,也有随时上街购物的习惯,喝多少买多少(我4月份去西藏的时候,在拉萨街头发现了新鲜的黑布林和芒果,叹为观止);因此民间是没有存茶的;国家储备库也是随时在调整的,不会存太陈的茶(我也很好奇太陈的茶都调整去了哪里,但是无果)。
              所以现存金尖和茯砖的年代可以追溯到50年代,而且品类繁多,欣欣向荣。
              而康砖目前最早就是80年代的。年份较久的批量康砖有:85年的云南盐津康砖(为毛云南有,这个值得另开一贴)、86-88年的筠连康砖;据说有80年代的雅安茶厂康砖,8过我没见过。
              因此上:同年份的康砖比金尖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用料稍微好那么一点点,更多的是物以稀为贵。


              IP属地:广东10楼2014-03-16 00:26
              收起回复
                4、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它们的口感……见仁见智吧,萝卜青菜都各有所爱呢!
                我个人比较喜欢金尖,因为它符合我的口感要求:甜,柔,润,清。
                康砖酽醇,茶味浓,药香也浓。
                不能带个人感情色彩来说,同年份的康砖和金尖,在同样的转化条件下,康砖会比金尖要出色得多。哎,其实康砖贵那么多也是有道理的啊!!


                IP属地:广东11楼2014-03-16 00:31
                收起回复
                  OK,今天到此为止,各位晚安好梦。
                  明天我们来八茶厂


                  IP属地:广东13楼2014-03-16 00:36
                  回复
                    真的好久……好久……好久没来搭理这儿了!!!!不要被取消了才好,毕竟留了这么多好资料在这里啊!


                    IP属地:广东14楼2014-07-15 18:09
                    回复
                      其实这个贴子最好玩儿……哪天兴致来了再更一更


                      IP属地:广东15楼2015-01-01 22:32
                      回复
                        看到这有点太监的感觉刚看出兴趣来,没得了,拉出去谈小JJ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5-01-13 22:34
                        收起回复
                          嗨,红梅来看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10-11 19:12
                          收起回复
                            嗯这个比较好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8-02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