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之士吧 关注:808贴子:2,134
  • 0回复贴,共1

论语为政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么,开始吧。
论语为政。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通俗解释。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那说说这一句,这句话可以分两段来说。
第一段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对于这句话,我其实想说的有很多。首先说说原文所想表达的意思,对于祭祀与你无关的鬼神,这样的行为就是谄媚。这句话通俗点来说,你不是出家人,却去祭拜佛祖,这就叫谄媚。我记得中庸里有句话是君子素其位,什么事是和自己有关的,什么事是和自己无关的,我相信这个是可以分得清楚的。祭拜鬼神,无非就是祈求保佑,但是无端端地去祭拜一个和你八竿子打不着边的鬼神,就是无事献殷勤了。
之后,说说从这句话延伸出来的东西,一点我个人的感想。中国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这个毛病就是喜欢拜神。为什么我说这个是一个毛病呢?因为中国人拜神都是祈求神佛让自己身体健康啊、事业顺利啊、学业高升啊之类的等等。
都是希望神佛保佑自己往好的方面走。且不论这个世界上存不存在神佛,即便存在,我想问一个问题,就凭你这样偶尔拜一拜,神佛就保佑你,那么那些道士、和尚都不得白日飞升么?我想表达的东西很简单,现代的很多人都只是祈求,而不懂得去忏悔。换言之,很多人喜欢不劳而获获,而不愿意付出。这个可以从拜神看得出来。
我不知道这样的心态是怎么来的,但我知道,神佛只是一尊像,哪怕你把头嗑烂了,很多东西也是不会改变的。与其抱有侥幸,不如踏踏实实做事。与其祈求神佛保佑,不如自己发愤图强。最怕的是,人做错了,不是去忏悔,不是去改过,而是祈求虚无缥缈的存在去保佑。
第二段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句话通俗解释就已经解释得很好了。但是我还是想说说,什么叫义和勇。义,在我们如今来看,这个字的意思并不清晰。对于很多人来说,义的意思和侠义、义气是联系在一起的。义,先代的解释很明确,我舆宜为。这四个字怎么理解呢?就是他人和我都符合道理的举动。这就是义。见义不为说的就是看到了他人和我都应该要去做的事没去做。
之后说说勇。勇,气也。什么叫气,在中国气这个字的解释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个勇,气也的气更多的是一种气节。
如果你认为孔子这句见义不为无勇也的认识是说见到歹徒行凶,不见义勇为,或者见到有人抢劫,不见义勇为,诸如此类的是无勇的话,那么你是错的。
义的意思我解释过了,他人和我都觉得符合道理的事。什么叫符合道理,在中国,礼、法、情这三样东西就叫道理。打个比方,公交车让座,符合礼貌,这就是义。对于在公交车上应该让座的时候不让座,这叫见义不为,就叫无勇。勇并不是让非让你勇斗歹徒,或者去玩超刺激的风险游戏,勇是一种内在的气。
结合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一句话,联系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一起理解,或许你会懂得更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的24则到这里就算是说完了,对于为政这一篇,我还是从人本身出发去讲解的,或许很多地方去网上的解释会不一样,但是还是那句话,我只是为思考多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向。为政讲完后,会插一节课来说说其它内容,然后再继续回到论语八佾上来。至于其它内容暂时还没有想好,欢迎提出建议。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


1楼2014-03-13 20: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