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寺吧 关注:4贴子:1,506
  • 6回复贴,共1

牧羊少年之年轻诗人知多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3-17 17:36回复
      胡适,“诗体大解放”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3-17 17:49
    回复
      别纠结啦就是复制粘贴的啦删改、凝练算我的尽量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一定的通俗易懂与、严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3-17 17:58
      回复
        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3-17 18:01
        回复
          提倡格律诗的是新月派。闻一多提出建设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为之实践。(《红烛》和《死水》。)
          其诗,爱国主义情感贯穿始终;表现了五四时期 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
          艺术表现,浪漫主义的。
          惯用模式,选择某一*形象来托物寄情。
          善,以*贴切的比喻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点对整个格律派产生过重大影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3-17 18:09
          回复
            新月社,徐志摩。
            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
            主要,个性解放、追求爱情。
            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3-17 18:15
            回复

              初,白话现代诗,带着乡村小清新气息。
              则以现代诗作为武器,无情的撕破了守旧派的无知的嘴脸。
              ----------郭沫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3-18 1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