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孩危机,警钟早已敲响(一)从“夏令营中的较量”到“千年警世钟”,警钟长鸣1993年我(孙云晓)发表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时,中国孩子(其中以男孩居多)的表现就在我心中压上了沉甸甸的问号。行军路上,中国孩子乘背包带断落之机,纷纷将背包扔进马车,日本孩子即使生病,也坚持自己背包走到底。野炊时,一些中国孩子抄着手啥也不干,肚子一饿就向领队哭冤叫屈,日本孩子自己炒菜熬粥,吃得狼吞虎咽。中日孩子之间的鲜明对比刺痛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中国孩子的娇气,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与其说暴露了孩子的弱点,不如说暴露了中国教育的弱点,暴露了民族未来的隐患。父母乃至整个社会对独生子女的溺爱束缚了孩子们的手脚,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剥夺了孩子们体育锻炼的机会。因为怕承担风险和责任,学校连运动会都不敢组织,更别说夏令营和野外探险了。教育成了戴在孩子身上的沉重枷锁!《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的发表,引起了震撼全国的教育大讨论。2000年,我(孙云晓)又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续篇——《千年警世钟》,介绍了我在日本长野参加的中日青少年登黑姬山探险活动:登山之前,日本孩子准备充分,中国孩子缺东少西;日本孩子悄然入睡,中国孩子亢奋嬉闹。登山途中,中国孩子引吭高歌,高谈阔论,日本孩子默默不语,埋头走路;日本孩子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中国孩子却总想休息。日本孩子不到目的地决不把水喝光,中国多数孩子半路上早已壶干杯尽,口干舌燥地望着人家有滋有味地饮水。这一次,虽然中国的7名中学生成功登顶,一样取得了胜利,但仍暴露出许多问题。这胜利的基础并不牢固,因为错误的教育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学校绝对不敢组织孩子组织这样的野外探险。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孩子仍然在品尝失败教育的苦果。由于长期缺乏锻炼,中国孩子的身心发育严重受阻,而相比较女孩而言,男孩可能受到了更严重的影响。(二)“西点男孩”热招,又一记警钟2008年暑假,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是一家以“鞭刑”等“体罚教育”闻名的培训机构,训练方式借鉴美国西点军校,实行准军事化、封闭式“魔鬼”训练。西点只招收6~13岁调皮捣蛋、父母难以管教的男孩。到了西点,这些调皮的男孩子就只能在记忆里重温昔日的“美好时光”了,西点残酷的惩罚措施颇具震慑力。这里最具威慑力的惩罚工具就是鞭刑。如果孩子犯了严重错误,无论春夏秋冬,孩子都必须脱光上衣接受鞭打。说谎,挨鞭子;成绩明显下降,挨鞭子;不注意安全,挨鞭子。黄连、辣椒酱,也是这里的教学法宝。说脏话,吃辣椒酱;咬手指甲,吃黄连。除此之外,西点男孩们还要接受严酷的训练,如烈日下练队列、蛙跳200米、起蹲50个、1500米跑、俯卧撑60个、仰卧起坐60个、折返跑、爬楼梯、武术等。西点宣称“为打造成功男子汉奠定基础”。西点宣称“不打不成器”、“棒子底下出孝子”。西点收费不菲,平时每月2500元,暑假特训班42天6000元。西点饱受批评,因为《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学生。在“体罚教育”频遭诟病的今天,这样一所有些残酷、收费颇高的机构,其招生情况却异常火爆。先后有200多个男孩被送到这里受训,除本地孩子外,还有来自黑龙江、河南、山东等地乃至意大利、匈牙利的海外华裔孩子。2008年暑假班更是火爆,需要入学的男孩太多,“西点”不得不打出“招生已满”的招牌予以婉拒。除了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以外,还有其它一些类似的男孩训练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行走学校、男子汉训练营等等,都说明了男孩危机的严重性。为什么父母会趋之若鹜?是否真如西点校长万国英所说:“现在学校里普遍阴盛阳衰,男孩子"娇、骄"二气太重,缺乏阳刚”。难道真有如此多的男孩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尽管对西点的某些教育方式我们并不认同,甚至坚决反对,我们认为体罚和羞辱绝非我们要找的答案,但它对男孩教育危机的认识却不是夸大其词。事实上,几年前当我们的头脑中刚刚冒出“拯救男孩”的想法时,心中也一度充满疑惑,“男孩真的到了需要拯救的地步吗”?但是,越来越多的事例、数据和研究让我们坚信,男孩亟需拯救,这绝非耸人听闻。关注男孩教育,拯救男孩未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